图1和图2反映了20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的两次历史性巨变。其共同点是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 B.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
C.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 |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 )
A.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B.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彻底完成 |
C.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 D.我国开始朝着社会主义道路迈进 |
以下是“中国妇女解放大事记”,从中可以反映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为提高妇女地位,我国政府进行的努力有( )
①利用舆论阵地,进行宣传和引导
②依法保障妇女的各项平等权利
③迫令放足,女子获得受教育权
④注重女性保健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结论相符的是
A.中国抗战胜利洗雪百年国耻 | 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
C.抗美援朝取得伟大胜利 | D.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
某报纸报道:“……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的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报纸中报道的政权( )
A.是第一次反帝斗争的胜利 | B.改变了亚洲地区版图格局 |
C.拉开国共产两党合作的序幕 | D.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诞生 |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包括( )
①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②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③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④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观察以下四幅图片,下列对这四幅图例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
A.图1反映的现象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
B.图2反映的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
C.图3反映的历史事件大大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 |
D.从图1到图4反映了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曲折性 |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巨大跃进是从铲除专制政治到奠基现代民主政治。……第二个巨大跃进是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到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其中,“铲除专制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和“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分别是指
A.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 |
B.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和“依法治国”被载入宪法 |
C.大革命、《共同纲领》和“依法治国”被中共十五大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 | B.重庆政协会议 |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
历史学名著《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这三次“革命”是指
A.小农经济的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确立 |
B.秦朝建立、中华民国成立、新中国成立 |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
D.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
“里程碑”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一个词语。《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里程碑”的定义是
①设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
②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下面所列历史事件可以称为“里程碑”的有( )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这段话出自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B.《论联合政府》 |
C.《共同纲领》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
B.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对于团结一切力量,彻底完成民主革命和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起了重大的作用。主要因为它
A.确立了国家性质 | B.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方针 |
C.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 D.规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