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1980年摄于北京故宫的一幅照片。图中红旗轿车前的牌上写有“在不影响我处工作情况下,观众使用车照一次收费两角”字样。若给此照片取一标题,较为合适的是
A.市场经济春风吹进皇宫 |
B.民族汽车工业重获新生 |
C.传统经济观念根深蒂固 |
D.自主经营观念深入人心 |
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单位:元),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
B.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
C.我国已基本实现小康 |
D.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刚刚起步 |
中国对联、西方谚语中,有不少是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为背景,反映了当时历史风貌,为研究历史提供了非常珍贵有价值的资料。下表中对联、谚语的内容与反映的史实对应正确的有几个?
谚语或对联 |
反映的相关史实 |
西方谚语:“宁要三个魔鬼打架,不要一个天使掌权” |
伏尔泰分权制衡思想 |
罗马谚语:“举证之所在,胜败之所在。” |
《十二铜表法》灵活实用,重视调解民事纠纷 |
“灌输益部成尧甸;疏凿岷源绍禹功” |
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 |
“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剩。”横批:“已经过去。”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阅读“某生产队粮食产量、分配收入等情况对比表”。导致表格中数据变化的根源在于( )
时间 |
粮食产量 |
人均口粮 |
人均分配收入 |
交售粮食 |
1976年 |
35000斤 |
230斤 |
32元 |
— |
1979年 |
132300斤 |
800斤 |
200多元 |
30000斤 |
A.农业生产技术改进 B.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GDP增长率的变化情况,GDP增长率在1961年、1979年和1993年变化较显著。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三年GDP增长率变化显著的共同因素是( )
A.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 |
B.国家政治制度发生变革 |
C.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 |
D.国家产业结构出现重大调整 |
1979~1981年,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5000万亩,有计划地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还收,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这些政策( )
A. |
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
B. |
加快了私营企业发展 |
C. |
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 |
健全了市场经济体制 |
1978年,安徽小岗村18户农民率先包干到户。此后,四川、贵州、甘肃等地的包产到户也在摸索中发展。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指出,一些地区的群众要求包产到户,“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这反映了党和国家( )
A.决定实行农村多元化经济所有制
B.尝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顺应并肯定了群众的要求与探索
D.引导全国各地农民走向共同富裕
易中天《中国梦》说“大同、小康、治世,是传统社会中国人的‘天下梦’。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和个人幸福,是当代中国人的中国梦。”改革开放以来,为实现“中国梦”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有( )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国家加强对经济的计划干预 ④加入WTO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
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
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
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
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 )
A.农村所有制的变革 | B.农村经营方式变化 |
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 D.大伙儿对他的背叛 |
1984年4月30日的美国《时代周刊》刊发了一篇题为《CHINA’S NEW FACE》的主题文章,封面图片是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拿着一瓶可口可乐,面带微笑。这体现出当时的中国( )
①对外开放融入世界 ②民众生活发生改变
③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我一直深信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及(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材料中说的“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指的是
A.发挥市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B.推动国民经济均衡发展 |
C.发挥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D.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