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80年代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是
A.唐胥铁路 | B.淞沪铁路 | C.京张铁路 | D.京汉铁路 |
图为“上海-吴淞”铁路。1876年由怡和洋行承建,该铁路于1877年被中国政府购得后捣毁。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的统治 |
B.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双重压迫 |
C.清政府推行“铁路国有”政策,维护中国铁路路权 |
D.清统治者思想愚昧保守,不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 |
观察图4:该铁路通车,开创了中国人独立自主设计建造铁路干线的历史,而主导开创这一历史的就是
A.郭守敬 | B.詹天佑 |
C.袁隆平 | D.邓稼先 |
观察下列图片,它们最能反映
A.科技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
B.国际互联网的扩展速度令人不可思议 |
C.数字化模拟技术和通讯手段的大飞跃 |
D.环保和节能意识已经开始深入人心 |
洋务运动“使洋商垄断收入锐减,中国少外流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中国之航权,唯贵局是赖”。引文中的“贵局”应该是
A.江南制造总局 | B.轮船招商局 |
C.铁路矿务局 | D.福州船政局 |
轮船招商局成立后,在华的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三次(分别为1877年、1883年和1889年)签订“齐价合同”: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确定水脚(水上运输费用)收入和货源分配方案。这说明轮船招商局的成立
A.开启中国水上运输近代化进程 |
B.借鉴了国外先进管理方式 |
C.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国的权利 |
D.没有摆脱对外资企业的依赖 |
“窃泰西各国,越重洋数万里来至中土……不啻出入户庭至于遣将调兵,处分军事,虽悬隔山海,而如指掌,则尤以……之枢也”材料表明当时利于列强侵略最为便捷的是
A.报刊 | B.火车 | C.轮船 | D.电报 |
1872年,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张贴了沪上第一张交通告示,内容包括“凡马车及轿子必须于路上左侧行走”“凡小车必由左边往来,唯不许走路旁相近之路中心行走”“凡马车于十字路口必得走慢”等。这说明( )
A.租界当局拥有制定交通规则的权力 |
B.上海交通领域出现了最新科技成果 |
C.交通规则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 |
D.上海交通开始与西方近代文明接轨 |
下列图片中的发明反映了人类文明交流的发展趋势是
A.在经济全球化方面的物质条件日渐增多 |
B.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交往与合作更加紧密 |
C.在时间、范围、信息量、交流方式方面不断改善 |
D.在交通和通讯手段方面呈现工业化趋势 |
阅读1934年长江流域四大航运公司轮船吨位数(百分比)对比示意图。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 )
A.外国控制并垄断中国的内外贸易 | B.中国水运交通近代化开始起步 |
C.洋务企业在列强排挤竞争中求生 | D.外国资本扩张制约中国社会发展 |
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
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变人们的出行状况 |
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
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 |
19世纪70年代,上海有人写了一首《咏火轮车》的竹枝词:“轮随铁路与周旋,飞往吴淞客亦仙。他省不知机器巧,艳传陆地可行船。”这首竹枝词不能反映的是
A.新旧交替时期的认知 | B.上海人的自豪感 |
C.近代交通工具的快捷 | D.交通运输业发达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