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开始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理论探索成就的是( )
①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②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③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④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70年代末,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针对
A “文化大革命”评价问题 B 平反冤假错案问题
C “两个凡是”问题 D “以阶级斗争为纲”问题
1991年底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
A.戈尔巴乔夫背离社会主义的政治改革 |
B.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策略的影响 |
C.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 |
D.各加盟共和国日益严重的分离倾向 |
1929-1933经济危机既给资本主义国家沉重打击,又提供了一个机遇,其含义是
A.趁机加强中央集权,稳定资本主义 |
B.法西斯趁机上台,建立极权政治,以称霸世界 |
C.危机迫使各国改革内政,形成新的运行机制 |
D.危机迫使各国为缓和社会矛盾走上福利国家的道路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相比,最大的转变是
A.分配方式的转变 | B.市场范围的扩大 |
C.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 | D.所有制形式的转变 |
20世纪50年代以来,印度在经济建设中取得的成就不包括
A.建立起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 B.初步迈入发达国家行列 |
C.高科技方面的成就令人瞩目 | D.实现了粮食的基本自给 |
建国后,各种运动不断,这在当时人们取名中留下深刻的印记。例如:向小康、王建国、李文革、周跃进等。如果这四人按年龄从大到小排序,那么居第二位的最有可能是
A.王建国 | B.向小康 | C.李文革 | D.周跃进 |
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分别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二者是最根本的相同点是 ( )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 B.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
C.始终注意反地“左”倾错误思想 | D.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
2008年8月8日北京将举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其实早在1908年《天津青年》杂志就提出了“奥运三问”:中国何时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何时能夺得奖牌?何时能在中国举办奥运会?100年前“奥运三问”的提出实际上反映了
A.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尚未开展 | B.清政府尤其重视体育事业 |
C.中国闭关锁国,中外交流困难 | D.人民对国衰民弱的现状强烈不满 |
1992年,欧共体12国正式签署《欧洲联盟条约》,请根据所提供内容判断,以下对欧洲一体化的目标和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条约规定:在欧盟内部要求实现资本的自由流通,真正实现统一市场,并使经济政策完美地协调起来。
②条约规定:最迟于1999年1月18日在欧共体内发行统一货币,实行共同的对外与防务政策,扩大欧洲议会的权力。
A.增强了欧洲在世界上发挥更大作用的政治意愿和自信心 |
B.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际经济、政治和安全事务的发展 |
C.其经济目标是在密切协调成员国经济政策和实现欧洲内部统一市场的基础上,形成共同的经济政策。 |
D.其政治目标是扩大欧洲的影响,实现共同的防务,取代联合国 |
20世纪20年代,苏维埃俄国的一份报纸对该国实施的一项政策发表了社论,用了这样一个标题“道路已经指明,我们循着方向正确前行”。该政策最有可能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 D.“农业集体化”方针 |
有人说:在屈辱的近代,我国因为落后没能赶上第一、二次科技革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搭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快车。能证明此观点的是 ①“两弹一星” ②“万能蒸汽机” ③杂交水稻“南优2号” ④有轨电车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 |
以下对我国法制化的历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
B.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轮番而治的两大原则 |
C.“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
D.20世纪80年代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
2008年9月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各国股市受到重创,巨幅下跌,冰岛、巴基斯坦濒临国家破产,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在此情况下又引发了人们对全球化的再思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发达国家受到的损失最大 |
B.发展中国家处于完全不利地位,面临最大的经济风险 |
C.为了维护本国金融安全,不要对发达国家开放金融市场 |
D.发展中国家应该尽可能减少对发达国家的金融依赖程度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