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
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 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 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罗斯福新政期间,通过了《国家工业复兴法》,要求各工业企业制定并遵守公平经营规章,其实质是
A.限制工业企业进行自由竞争 |
B.由国家干预经济 |
C.工业企业按国家计划进行生产 |
D.消除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
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进行政策调整,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其主要目的在于
A.刺激社会消费 | B.改善劳资关系 |
C.缓和社会矛盾 | D.重塑政府形象 |
在巴黎和会上,威尔逊提出“不论平时和战时,在领海以外,海洋上的航行有绝对自由……”。其真实目的是
A.维护公海航行自由 | B.限制德国潜艇的发展 |
C.打破英国海上优势 | D.维护美国海上霸权 |
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中国的改革开放告诉我们( )
①经济体制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②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能够适应不同民族和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需要
③突破传统的束缚是经济体制调整和创新的前提
④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表是1913年—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地位。(1913年数字是按1939年9月17日以前的疆界计算的)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有
|
1913年 |
1928年 |
1932年 |
1937年 |
||
|
世界 |
世界 |
世界 |
欧洲 |
世界 |
欧洲 |
工业总产值 |
5 |
5 |
3 |
2 |
2 |
1 |
机器制造业 |
4 |
4 |
2 |
1 |
2 |
1 |
电力 |
15 |
10 |
7 |
4 |
3 |
2 |
煤 |
6 |
6 |
4 |
3 |
4 |
3 |
钢 |
5 |
5 |
5 |
4 |
3 |
3 |
——王斯德《世界现代史参考资料》
①计划经济取得伟大成就 ②斯大林模式具有优越性
③重工业发展速度快 ④农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③②④ |
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苏兹贝格谈话时说道:“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问的分歧克服了,如果 它们之间建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
A.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 | B.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 |
C.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 | D.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 |
当今上海“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这主要是由于
A.长江三角洲的开放 | B.上海完成住房制度改革 |
C.上海城市交通的改善 | D.20世纪90年代以来浦东的开发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下列因素对这一趋势有重要影响的是( )
①欧共体的成立 ②日本经济实力的壮大
③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④苏联军事力量的削弱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修订了11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890种,有50种商品由过去的免税改为征税。在当时的形势下,美国的这种做法( )
A.有力地刺激了美国产品的出口贸易 | B.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 |
C.为摆脱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的模式 | D.加快了美国摆脱危机的进程 |
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去设计这场考试的场
景,可能出现的是 ( )
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
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这“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
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 |
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
下图呈现的是北京市民使用的购货证和购粮证,票证的流行说明我国当时
①实行计划供应体制 ②日常生活用品短缺
③购销矛盾非常突出 ④城乡差别逐步扩大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跨入21世纪,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人一个新阶段的是( )
A.中国正式申请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 |
B.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 |
C.香港主持召开2001年《财富》全球论坛 |
D.博鳌亚洲论坛正式落户中国 |
对当今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三大区域集团是:
①欧洲联盟 ②北美自由贸易区 ③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④世界贸易组织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