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3年度《人类发展报告》指出:“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衡的,它加深了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的鸿沟。”我国学者认为:“西方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受到主要按西方国家意志制定的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的影响和制约。但是,发展中国家无法选择逃避,毕竟全球化能够提供发展的机遇。以下各项,对于上述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的过程是西方主导的 |
B.发展中国家面临日益严重的挑战 |
C.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
D.发展中国家应该回避全球化过程 |
对当今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三大区域集团是:
①欧洲联盟 ②北美自由贸易区 ③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④世界贸易组织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自1981年起,中国多次获得一个国际组织的贷款,用于改良农田、建立商品粮基地和发展教育事业等。1998年6月18日,该国际组织宣布批准向中国提供总额6亿美元的中长期贷款,以帮助中国的农业和能源建设。根据以上事实判断,这个“国际组织”应是
A.联合国 |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C.世界银行 | D.亚太经合组织 |
下表为我国l957—1960年间城乡居民人均年消费量(公斤),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
粮食 |
植物油 |
猪肉 |
||||
1957年 |
203 |
2.4 |
5.1 |
||||
1960 |
163.5 |
1.85 |
1.55
|
当美国人用1万元买下庞地克牌汽车时,3000美元是给韩国装配工人的,1750美元是付给日本制造零件厂商的,700美元是是给德国设计师的,400美元是付给广告商的……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美国汽车离不开其他发达国家 | B.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的特征 |
C.韩国工人的工资比较高 | D.美国汽车行业的利润在下降 |
下列属于有效地利用经济手段解决战争危机的事件是
A.1935年美国中立法案 | B.1941年美国对日本石油禁运 |
C.1962年美苏古巴导弹危机 | D.1973年阿拉伯国家提高石油价格 |
世界两级格局的瓦解与前两次大的国际格局的变动,原因相同的是
A.受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 | B.受世界大战的影响 |
C.受不平等条约的影响 | D.由少数国家操纵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共同特点是
A.都是欧洲国家参加的政治军事集团 | B.都是战胜国组成的军事政治集团 |
C.都是由大国控制的政治军事集团 | D.都是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 |
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
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1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
A.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
B.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 |
C.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的税收 |
D.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 |
列宁在二月革命后回到俄国,并发表重要演说。一位支持者在整理他这一演说的内容时共列举了四条,其中错误的是
A.要坚决以革命的方式推翻沙皇统治 |
B.无产阶级需要夺取政权,然后去实行土地革命 |
C.要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
D.提出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
世界各国一般都会为重大军事行动制定一个计划或命名一个代号。以下军事史上的经典计划或代号,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霸王行动” ②“施里芬计划” ③“海狮计划” ④“沙漠风暴”行动
A.②③①④ | B.②①③④ | C.③②①④ | D.①②③④ |
在某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表现出团结一致的精神,他们以石油为武器,对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施禁运,这次战争是指
A.巴勒斯坦战争 | B.“十月战争” | C.“六日战争” | D.苏伊士运河战争 |
萨达特墓碑上写着这样的铭文:“萨达特总统,是战争的英雄,和平的英雄,他为和平而生,为原则而死。”说他是“和平的英雄”主要是因为
A.主持巴以和谈,帮助建立巴勒斯坦自治政府 |
B.与以色列签署“戴维营协议”,实现双方和解 |
C.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维护民族利益 |
D.接受“土地换和平原则”,正式启动中求和平进程 |
下列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战争的性质相同 |
B.德国和日本都是战败国 |
C.战后都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 |
D.最终都是正义战胜邪恶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