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电视的起源与发展
高中历史

下图是汉魏时期“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局部)。学者认为这是拉弓射箭时使用的护臂。《史记·天官书》载:“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据此,则该织锦

A.表明中国丝织业技术已登峰造极
B.说明汉魏流行的字体是隶书
C.表达出为军国大事祈求祥瑞的意思
D.体现了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的思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围绕司母戊鼎的名称一直争议不断。随着更多同时期青铜器的发现,专家多认为应当释读为“后”。2011年,国家博物馆将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鼎还是那个鼎,有什么好争 B.更名是求真求实之精神的体现
C.历史研究就应随时代而变化 D.教科书都没改,一定是假消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万历年间“瓷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   )
①流动人口众多   ②制瓷业发达    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④资本主义萌芽迅猛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分)人口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
材料:明中叶后期,玉米、番薯自海外传入我国。它们不但高产,而且不与稻、麦争地,加之栽种培植极易,清朝时在我国普遍种植。雍正帝时,实行“摊丁入亩”,将人头税纳入田地税中征收,人头税取消。大量隐匿人口得以上报和统计,也刺激了人口的大量生产。乾隆帝说“百余年太平天下,休养生息。天下户口之数,视昔多至十余倍。以一人耕种而供十数人之食,盖藏已不能如前充裕。生之者寡,食之者众”。晚清学者汪士铎指出,由于“人多之害,山顶已殖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犹不足养,天地之力穷矣”。
——摘编自陈权清《清代人口的增长与危机》
清朝前期(1644年─1840年)是我国古代人口增长最快的一个时期。阅读材料,说明这一时期我国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法国著名汉学家谢和耐在一书中说:“13世纪的中国在近代化方面进展显著,比如其独特的货币经济、纸币、流通证券,其高度发达的茶盐企业。……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诸领域,中国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它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仅仅看作蛮夷之邦。” 法国学者埃狄纳称宋朝为“现代的拂晓时辰”。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13世纪的中国在近代化方面进展显著”和宋代处于 “现代的拂晓时辰”的观点的合理性。
材料二 在我们要讲的唐宋明清五个朝代里,宋是最贫最弱的一环,也是最没有建树的一环。……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若论制度,宋代大体都沿袭着唐旧。只因宋初太祖太宗不知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他们种种措施,自始就不断有人反对。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反对的也只晓得唐制不如此而已,并未能通览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宋朝在政治制度上“没有建树”的主要原因。据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从秦汉到唐宋政治制度演变的基本趋势。
材料三   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
——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
宋代至清代我国书院性质状况表

(3)根据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概括古代书院学习内容。根据《宋代至清代我国书院性质状况表》概括我国古代书院发展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 1  1876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

国家
代表性展品
美国
大功率发电机、电动机,电话,留声机等
中国
丝绸,茶叶,银器,雕花瓷器,景泰器等

 
表 2 2010年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

国家
代表性展品
中国
载人航天技术,助残机器人,可食用环保包装材料,多媒体信息技术等
美国
将日光转化为电力,屋顶花园,再生竹制成的地板等

 
比较表1、表2,提取有关中美科技发展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分)海洋是各国经贸文化交流的天然纽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图》

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也反映了中国在历史上的强大时期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注重平等的经贸往来,与欧洲的殖民主义做法完全不同。
——《拓展海上丝绸之路复兴海洋文明》(凤凰网2014年9月17日)
材料二 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从西班牙国王……(到)俾斯麦或伊藤博文,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
——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材料三 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一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愿通过扩大同东盟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同东盟国家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节选2013年10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重要演讲
(1)据材料一简析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怎样的“海路”。结合史实说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的主要原因。这一“海路”反映了我国古代怎样的对外政策。(8分)
(2)指出材料二中欧洲殖民主义与古代中国完全不同的做法,并对此加以评价。
(3)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进见中国乾隆皇帝,以下是当时英国的礼单和中国的回礼单:礼单一(英国):天文仪器有天体运行仪、地球仪、望远镜、透镜、气压计等,工业设备有蒸汽机、棉纺机、梳理机和织布机,军事装备有步枪、装备有110门火炮的巨型战舰模型等。礼单二(中国):珐琅、珍宝、玉器、漆器、花缎、画册、鼻烟壶、扇、签、普洱茶48团,茶膏9匣和各色食品等。
——据《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材料整理
请回答:
比较礼单一、二,提取两项关于18世纪末中、英社会文明进程的信息,并予以说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代政治人物王世懋在其著述中描绘了景德镇因烧制瓷器而火光烛天的情形,称之为“四时雷电镇”。这被个别历史学者认为是“工业超时代发展的征象”,实际上他是以此来指责“当地居民穿凿地脉,以致没有人登科中举”。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政治人物的著述不足以成为史料
B.著述不属于实物资料所以可信度低
C.史料研读须正确理解作者的本意
D.历史真相因为年代久远而无法探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759年,一位清朝官员说:“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统计所买丝货,一岁之中,价值(白银)七八十万两,或百余万两”,“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从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有
①江南地区的丝织业十分发达      ②丝绸是当时东西方贸易的重要商品
③中国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④国内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已经形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农民生活艰辛
B.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C.土地兼并严重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选项是某历史学习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史话”时引用的内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汉朝以后,铁犁、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B.唐制瓷业技术高超,已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C.宋代“市”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形成街市
D.明清两朝推行“海禁”政策,禁止海外贸易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99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面对空前严峻的就业压力,有网友建议穿越历史回到明代的南京去找工作。不可能经历到的是

A.到丝绸手工工场当工人
B.到徽商票号做收银员
C.创办珐琅彩瓷烧制作坊
D.做批发棉纱、回收棉布的大商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宋史·地理志》记载统计的宋代各地贡绢州数量列表如下,这一现象说明(  )

分布地区
贡绢州数
该路州数
贡绢州所占比例
华北地区
49
68
72.1%(占全国总州数21%)
四川地区
21
62
33.9%
江南地区
24
93
15.8%(占全国总州数10%)

A.华北地区丝织业分布较普遍            B.华北地区的丝织业最为发达
C.政府征收赋税以丝织品为主            D.我国经济重心已经开始南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
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
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电视的起源与发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