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上添花”、“丝丝入扣”等成语都是对中国古代纺织工艺的赞誉。下列对古代纺织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A.商周时期丝绸产品远销欧洲 |
B.唐代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 |
C.明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 |
D.清朝官营手工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
侯家驹先生在所撰写的《中国经济史》中指出:“从中国经济史看来,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素,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寡。……中国古代政府的‘干预’更具有强权掠夺的性质,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从中获取巨额财富……”下列经济情况与材料中观点相符合的是
A.闭关锁国 | B.朝贡贸易 | C.市坊制度 | D.官营专卖 |
下列对“晚清中国参加国际博览会之展品和会场布置场景概况表”的分析正确的是
名称 |
展品概况 |
展场布置概况 |
1876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 |
绸缎、雕牙、银器、漆器、铜器、景泰器、玉器、古玩、绣货、瓷器、丝、茶、六谷、药材 |
有木质大牌楼,上书“大清国”三字……两旁有辕门,上插黄地青龙旗,“与官衙一式,极形严肃”,进牌楼,正中置有庙宇式橱柜;会场布置……“无一外洋楼款式者” |
①呈现的是一个传统农业国家形象
②反映向西方学习的成果显著
③富有很强的“王朝”色彩
④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明代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中超过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这主要是因为
A.私营作坊技术水平高 | B.官府资金投入不够 |
C.商品经济的发展 | D.雇佣劳动关系的出现 |
下列关于中国丝织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
②唐代开始丝绸远销欧洲
③中国被称为“丝国”
④丝是元、明、清时期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有学者认为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工育蚕技术。下列各项中最能支持该观点的是
A.甲骨文中出现象形字“丝”和“蚕” |
B.《诗经》里对人工育蚕进行了描写 |
C.钱山漾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含有家蚕丝的绢片 |
D.山西夏县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半个茧壳 |
《青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花瓷的出现要早于青瓷、白瓷 |
B.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使瓷器与书画的结合更为紧密 |
C.青花瓷是一种彩瓷,景德镇是其重要产地 |
D.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内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 |
《礼记.典记》载:“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这段材料反映了当时的手工业性质是( )
A.家庭手工业 | B.私营手工业 | C.官营手工业 | D.工场手工业 |
商代青铜冶铸技术日臻完善,留下了众多青铜礼器。这表明商朝人已将其用于他们最看重的
A. | 经济生产 | B. | 政治活动 | C. | 艺术审美 | D. | 日常交往 |
《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 )
①频繁更换工种 ②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
③职业是世袭的 ④是临时工人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①③ | D. | ③④ |
传统文化是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灵感源泉。《青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花瓷的出现要早于青瓷、白瓷 |
B.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使瓷器与书画的结合更为紧密 |
C.青花瓷是一种彩瓷,景德镇是其重要产地 |
D.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内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 |
2007年12月,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中打捞出部分青瓷和白瓷。出水时瓷器釉色清亮,仿佛新出窑一般。据此形成的以下认识,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中国的制瓷技术始于南宋期 | B.南宋时期的青瓷和白瓷都是从海外进口的 |
C.青瓷和白瓷是中国著名的传统瓷器 | D.南宋的青瓷和白瓷全部产于景德镇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