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织工对》记载:“余僦居钱塘之相安里,有饶于财者,率聚工以织。……进而问之,……工对曰:‘吾业虽贱,日佣为钱二百缗,吾衣食于主人,而以日之所人,养吾父母妻子,虽食无甘美,而亦不甚饥寒。’”材料主要说明( )
A.雇佣关系出现 | B.家庭手工业发展 |
C.自然经济解体 | D.重农抑商政策破产 |
史载:“佛山针行,向称大宗,佣工仰食以千百计。自有洋针,而离散殆尽矣。”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 B.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
C.自然经济的不断解体 | D.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
阅读下列表格:
年代 |
唐元和初年 |
北宋治平年间 |
南宋初年 |
元中统四年 |
明朝永乐初年 |
铁年产量 |
207万斤 |
824.1万斤 |
216.2万斤 |
584.4万斤 |
957.5万斤 |
表格能够说明的根本问题是( )
A.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B.中国冶铁业在产量和技术上长期领先
C.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D.中国古代王朝对冶铁业的重视和扶植
《中国经济制度史论》中说:“中国传统手工业各大部门都曾有过工场雇佣工人操作生产的记载,唯独棉纺织业没有任何手工工场的确切报道”。古代社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历代政府都禁止棉花的私营 |
B.家庭作坊对规模生产的阻碍 |
C.棉花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 |
D.外来棉纺织品的强有力竞争 |
明清时期,杭州东街(现建国北路)的丝行在每年正月十六日开张,四月的小满一过,近到笕桥、乔司(方言“茧桥”“缫丝”的谐音),远到南浔、湖州,投售土丝的蚕农摩肩接踵……。东街的土丝收购价一高,德清、海宁的蚕农摇船赶来了……。从中可以得出:( )
A.商品经济已影响农村 | B.杭城丝织业十分繁荣 |
C.杭城经济文化生活丰富 | D.资本主义萌芽始现 |
明末,某地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家庭作坊几百家,并有“桑植满田日,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的民谣。这说明该地( )
A.手工工场普遍建立起来 | B.手工业实行专业化生产 |
C.农业生产地位降低 | D.农工商业协调发展 |
我国古代的纺织原料最早是用( )
①麻 ②葛 ③蚕丝 ④棉花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历史学者王家范曾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这里的“它”指的是( )
A.田庄手工业 | B.民营手工业 |
C.家庭手工业 | D.官营手工业 |
明正德《松江府志》记载:松江“俗务纺织,不止乡落,虽城中亦然,里媼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闲,织者率日成一匹,有通宵不寐者。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已空,其衣食全赖此。”材料反映了
A.私营手工业居主导地位 | B.小农经济走向衰落 |
C.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 |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瓷器(china)深受世界人民喜爱,所以,中国被称为China。更有学者指出,China是“秦”的音变(Qin→China)。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 )
A.在考古学上取得突破,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 |
B.利用计算机等先进科技手段,进行广泛调查,得出科学结论 |
C.调查中外著名历史学家意见,用民主方式解决这一学术问题 |
D.弄清最早用China称呼中国者先获悉了“秦”还是“瓷”的信息 |
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某种手工艺品代表该时期手工业的最高水平,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商周/铁器—唐宋/陶器—明清/瓷器 |
B.商周/漆器—唐宋/青铜器—明清/瓷器 |
C.商周/青铜器—唐宋/瓷器—明清/棉布 |
D.商周/玉器—唐宋/漆器—明清/玻璃 |
据《中国陶瓷史》记载:“盖自汉末以来,直至西晋为止……考之史册,陶瓷之业,除一二例外者外,似无多大之进展。”下列技术进步属于这一时期“例外者”之列的是( )
A.秘色瓷的出现 | B.青瓷的烧制 | C.青花瓷的出现 | D.彩瓷的制作 |
下图是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重量仅48克。据此,可以判断其主要用料是 ( )
A.麻 | B.丝 | C.棉 | D.化纤 |
在西方人眼中,两千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
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③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④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A.①②③ | B.②④ | C.①③ | D.②③④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