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甄说:“吴丝衣天下,聚于双林,吴、越、闽、番至于海岛皆来市焉”。嘉庆《嘉兴府志》卷4记,平湖县的乍浦镇,“番舶凑集,居民成市”。两则材料反映了( )
A.政府对民间贸易约束比较少 |
B.国内市镇已同国外市场建立联系 |
C.国内长途贩运贸易比较兴盛 |
D.我国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趋势 |
下面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它反映了一种新的生产关系产生。据推断这里的某时期某地可能是( )
职业 |
自耕农地主 |
佃农 |
工场工人 |
商人工场主 |
占人口比 |
24% |
36% |
30% |
10% |
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太湖地区 D.明代苏杭地区
历史学者王家范曾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等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这里的“它”指的是
A.官营手工业 | B.民营手工业 |
C.家庭手工业 | D.田庄手工业 |
明代《织工对》记载:“余僦居钱塘之相安里,有饶于财者,率聚工以织。……进而问之,……工对曰:‘吾业虽贱,日佣为钱二百缗,吾衣食于主人,而以日之所人,养吾父母妻子,虽食无甘美,而亦不甚饥寒。’”材料主要说明( )
A.雇佣关系出现 | B.家庭手工业发展 |
C.自然经济解体 | D.重农抑商政策破产 |
据记载,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作坊多配有专门“技工学校”,工匠要根据不同的工种接受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习。秦代《均工律》中就规定“工师善教工,故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由此可知,古代官营手工业
A.注重新技术的研究与传承 | B.强化了对技术市场的垄断 |
C.注重保证官营产品的质量 | D.具有严密的产品制作工序 |
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入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农民“迁业”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
B.国家重农抑商政策调整 |
C.封建自然经济日益解体 |
D.手工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 |
《盐铁论·水旱第三十六》记载,“卒徒工匠,以县官日作公事,财用饶,器用备。家人合会,褊于日而勤于用,铁力不销炼,坚柔不和。故有司请总盐、铁,一其用,平其贾,以便百姓公私。”该记载主要强调
A.官营盐铁业的主导地位凸显 |
B.盐铁业中已出现社会分工 |
C.封建政府重视盐铁业发展 |
D.官营盐铁业有助于国计民生 |
下图是现存于国家博物馆的西周大盂鼎,造型雄伟凝重,威仪万端,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一字。其作为史料最重要的价值在于
A.青铜冶炼技术 | B.青铜造型艺术 |
C.铭文书法艺术 | D.铭文具体内容 |
《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组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稍(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是
A.在私营作坊工作 | B.职业世袭 |
C.频繁地更换工种 | D.临时工人 |
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赡(人名)初造墨,遇异人传和胶法。……赡死,婿董仲渊因其法而加胶,墨尤坚致,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这表明当时民间手工业( )
A.开始超越了官营手工业 |
B.手工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 |
C.在官府压制下艰难发展 |
D.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 |
下图是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A.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 |
B.官府对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有严格限制 |
C.手工生产能确保产品质量 |
D.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 |
《盐铁论》载:“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县官鼓铸铁器,大抵多为大器,……不给民用。民用钝弊,割草不痛,是以农夫作尉,得获者少,百姓苦之矣。”由此可见“铸铁官营”的弊端在( )
A.管理僵化,造成官吏腐败 |
B.产品低劣,影响农业生产 |
C.价格昂贵,加重农民负担 |
D.原料匿乏,市场供应不足 |
观察下图,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丝织业中心多沿丝绸之路分布 |
B.四川地区一直以来是丝织业重心所在 |
C.唐宋时期民营丝织业水平超过官营 |
D.元明时期丝织业重心转向东部地区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