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中共七大预备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中指出:“决议案上把好事都挂在我的账上,所以我要对此发表点意见,写成代表,那还可以,如果只有我一个人,那就不称其为党了。”毛泽东的这些言论最能说明毛泽东思想是( )
A.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 B.中共革命实践的产物 |
C.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 D.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
“怎样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一门科学,值得好好研究。”毛泽东提出这一论述是在( )
A.抗日战争时期 | B.解放战争时期 |
C.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 | D.文化大革命时期 |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的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革命实践,为中国革命在城市遭到失败后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材料描述的理论是( )
A.新三民主义 | B.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
C.城市中心论 |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毛泽东同志通过一系列文章表达了他对中国革命及其建设的主要观点。以下言论出自抗战时期的是( )
A.“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 |
B.“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又必须是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
C.“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
D.“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 |
毛泽东认为:“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正是基于这一认识,他在20世纪20年代创造性地提出了( )
A.土地革命路线 | B.“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
C.国共合作方针 |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有三次历史性的飞跃,形成三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共同特征表现为( )
①科学地认识中国国情,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
②都科学地解决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③三大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④共同宗旨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我们现在还没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怎么办呢?可靠的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段论述应出自毛泽东的( )
A.《新民主主义论》 |
B.《论人民民主专政》 |
C.《论十大关系》 |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
“因为强大的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反动同盟军,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为此,毛泽东提出了( )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 B.统一战线理论 |
C.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D.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
“我们的国家现在是空前统一的。……迅速地改变了旧中国的面貌。……没有矛盾的想法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天真的想法。……在现阶段……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的敌人。”毛泽东的这段论述应出自( )
A.《论十大关系》 |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D.《新民主主义论》 |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发表的主要著作有
①《论十大关系》 ②《论人民民主专政》
③《新民主主义论》 ④《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那个时候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先生评价历史事物的方法是( )
A.阶级分析法 | B.“三个代表”理论 |
C.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 D.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看历史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中共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研究主题,他们可以查阅( )
A.《湘江评论》 |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C.《论联合政府》 | D.《论十大关系》 |
1930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任务第一步是,争取工人阶级的大多数,发动农民群众和城市贫民,打倒地主阶级,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国民党政权,完成民权主义革命,由这种斗争的发展,跟着就要执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他对这一思想进行系统阐发的论著是( )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C.《新民主主义论》 | D.《论十大关系》 |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还是很大的一部分……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毛泽东旨在
A.批评新经济政策不合时宜 |
B.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 |
C.强调应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 |
D.重申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