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选考一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高中历史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

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兼相爱、交相利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来源:诸子百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田亩实数收税。这一税制改革( )

A.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体现
B.加速了土地兼并的进程
C.促使土地所有制逐步发生变革
D.成就了鲁国的霸主地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孔子这句话中的“礼”的含义是( )

A.礼仪礼节 B.政治制度 C.风俗习惯 D.国家政权
来源: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近代一些大国先后崛起,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与下列特色标题所指国家对应完全正确的一组是“先声夺人称大国”、“手伸五大洲”、“亚洲诸国的梦魇”、“后发制人称霸世界”
    

A.法国,俄国,英国,德国
B.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日本,美国
C.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美国,德国
D.英国,俄国,美国,德国
来源:工业文明的兴起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白银资本》统计数据:美洲在17世纪和18 世纪分别生产了42,000吨和74,000吨,各有27,00C吨和54,000吨运到欧洲,两个世纪合计81,000吨。在欧洲获得的白银中,大约一半(39,000吨)又转手到亚洲,这些白银最终主要流入中国。对这组数据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中国的封建经济仍然在不断发展 B.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各地的经济交流
C.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欧洲需要更多的资本 D.中国客观上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来源:工业文明的兴起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法等国的早期殖民扩张 ①给当地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②加速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③为资本原始积累创造了条件 ④使资本主义市场最终形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④
来源:工业文明的兴起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历史加快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洲际贸易是近代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与文化联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三角贸易兴起于16世纪,在17一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因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且其主要商路连接成三角形,故称"三角贸易"。满载着枪支、纺织品、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程";到达非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商船到达美洲后,以这些黑人换取蔗糖、咖啡、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回欧洲,此乃"归程"。一次三角贸易的航程,大约需时半年,可做三笔生意,获得数倍的利润。利物浦等城市因此兴盛起来

--据艾里克·威廉斯《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等

材料三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马克思《资本论》
英国资产阶级将被迫在印度实行的一切,既不会使人民群众得到解放,也不会根本改善他们的社会状况,因为这两者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但是,有一点他们是一定能够做到的,这就是为这两者创造物质前提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⑴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人在三角贸易中充当的角色,并说明三角贸易兴起的历史背景。
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角贸易的历史影响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列宁在谈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时指出:“臭名昭彰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
——据《列宁全集》
材料二 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请回答:
(1)分别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并结合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作简要说明。
(2)上述两则材料的观点有什么局限?你认为应如何评价历史上的改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485年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贫穷者望绝廛(房舍),致另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争亩畔以身亡,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官职)均给天下之田,还以生死为断,劝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材料二  (490年)王畿(京师平城)之内,颇为少雨,关外诸方,禾稼仍茂。苟动之以礼,绥之以和,一岁不收,未为大损。
材料三 正光(521年)以前,时惟全盛,户口之数,比夫晋(西晋)之太康.倍而已矣。
材料四 正光后,四方多事,加以水旱,国用不足,预折(预先折算)天下六年租调而征之。百姓怨苦,民不堪命。(注:北魏分裂于534年)——《魏书》
请完成:
有的史学家认为北魏的衰落根源于孝文帝“深慕华风,锐意模仿改革……崇尚文治之风,消灭雄武之风”。请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北魏孝文帝实施均田制的原因、结果.以及北魏后期的情况,说明上述观点是否正确。

来源:历史上的重大历史改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许多改革都注重移风易俗,甚至以此作为改革的象征。孝文帝改革鲜卑旧俗,说汉话,穿汉服,用汉姓,与汉族通婚,实行全盘汉化;日本明治政府以公历取代农历,元旦代替春节,改革服饰、发式和饮食习惯,实行全盘西化。完成下列问题:
(1)孝文帝实行全盘汉化和日本明治政府实行全盘西化的目的分别是什么?归纳说明为什么历史上的许多重大改革都把移风易俗作为革新的重大举措?
(2)有人认为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使一个有着近千年历史的纯粹的鲜卑族、鲜卑文化、鲜卑语言很快消亡;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西化措施使日本传统文化濒于崩溃。针对在改革中要不要移风易俗的争论,谈谈你的观点。

来源:历史上的重大历史改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是人类社会迅速向现代化迈进的重要阶段,埃及、日本、中国为了追赶现代化浪潮都先后进行过改革。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①19世纪埃及、日本与19世纪末的中国分别进行了哪些追赶现代化浪潮的改革?
②上述三国改革的最终结果有何差异?
③我国著名学者钱乘旦认为,东方许多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在多数情况下,现代化都是从模仿西方的技术开始的。试结合19世纪埃及和日本改革的相关史实说明这一观点。(4分)

来源:历史上的重大历史改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恩泽子弟,瘁序不教之以六艺,官司不考问其才能,父兄不保任其行义,而朝廷辄以官予之,而任之以事。——王安石
材料二 宋代士人迷恋科举,有谚语道:‘‘做官做不到宰相,考试考不中状元,白做了。,,
材料三 下图中左图为正在假寐的考生做了一个考取状元的白日梦。右图为考场有人看守,每位考生被单独隔开。

请完成:
(1)材料一中提到当时宋朝实行的选择人才的制度是   (    )

A.科举制 B.恩荫制 C.世卿世禄制 D.贡举制

(2)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中左图反映的问题是否相同? 反映了什么问题?
(3)王安石变法中对科举制度是如何进行改革的?
(4)为了培养人才,王安石还对教育进行了改革,主要内容有哪些?
(5)这些措施的实施对王安石变法有何影响?
(3)说说两次改革对本国政治体制的形成各有何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物是形象的历史。人们从商周的青铜器不仅看到了那一时期的各种器皿、兵器和工具,而且了解到当时的冶炼技术、生产水平、文字、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种情况。观察下列商鞅变法时期的三幅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相关问题:

(1)从图1和图2中的牛耕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2)你从材料图2、图3中可以获得商鞅变法的什么信息?
(3)据图2中的牛耕图,一般史学家认为这是农民在私 田上进行耕作,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给商鞅变法一个合 理的评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农”问题是党中央高度重视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发布均田令规定: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还者听逐空荒……诸宰民之官(各地的地方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付。卖者坐如律。
——《魏书·食货志》
材料二 废除农奴制,农民有人身自由和一般公民权,地主不能买卖和交换农民,农民又拥有财产担任公职.进行诉讼和从事工商业的权利。在全部土地归地主所有的前提下,农民可以使用一定数量的份地,但必须向地主缴纳赎金。
——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有关法令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简要指出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颁布后,农民地位的变化。法令对俄国近代化产生了怎样的深刻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古今中外历代统治者为什么重视解决“三农”问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共9分)
1872年,新政府宣布停止使用以月亮运行为基础的历法(太阴历),而同西洋各国一样,明确实行以太阳的运行为基础的太阳历。而且确定一天为24小时,一周为7天,将此作为全国的共同时间。于是,人们生活所依据的历法和时间的划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此前,普通民众一年中的重大节日(如3月3日,5月5日,7月7日等),都是从中国传入的。政府改以天皇和皇室的活动为中心,规定新的节日,要求民众届时庆祝。如神武天皇即位日(神话传说中的第一位天皇),天皇的生日等。
但是,由于旧历法及基于旧历法的各种节日活动同农业生产及习俗密切关联,所以在有些地域仍然长时间地延续着。
——《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日本改变历法的原因。
(2)概括日本节日改革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出现这种特点的原因。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历法和节日改革的效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选考一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