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对父母在小孩子偷了东西的时候,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他们可能会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 )
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的糊涂 |
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
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
D.认为孩子犯错误并非本性造成的,而是环境不好,应该择善而居 |
在15世纪,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10%属于古典书籍。从1500年到1520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33%,而与宗教相关的书刊下降为总数的27%。对上述变化的最佳理解是
A.人文主义精神昌盛 | B.天主教地位有所下降 |
C.学者推崇古典作品 | D.中国印刷术引入欧洲 |
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致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
A.教会是否腐败 | B.信仰是否有必要 |
C.《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 D.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
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其中“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蕴涵着我国古代的
A.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 B.墨子的“兼爱”思想 |
C.庄子的辩证法思想 | D.韩非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思想 |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
A.解决吏治腐败、财政困难 |
B.巩固鲜卑贵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
C.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进程 |
D.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
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此外复有杂调。”以下理解与材料相符的是( )
A.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 |
B.国家将土地按人头平均分配 |
C.国家将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 |
D.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需承担国家的租税役 |
梭伦改革前夕,雅典贵族进行了一场辩论,下列说法符合当时社会现状的是( )
A.辩论背景:平民反抗激烈,贵族统治危机 |
B.辩论各方:奴隶主贵族、工商业奴隶主、下层平民 |
C.辩论内容:是否发展海外贸易 |
D.辩论结果:取消了贵族专权 |
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每个基督徒都有权直接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的思想。这种思想的社会意义是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 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 D.使基督徒实现了人人平等 |
下列对中国古代儒学发展演变表述不准确的是
A.春秋时孔子创立以仁为核心思想体系的儒学 |
B.战国时荀子提出“民贵君轻”思想,发展了孔子学说 |
C.西汉时董仲舒对儒学加以发挥,使其处于正统地位 |
D.宋代时朱熹集理学发展之大成,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 |
为响应党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许多学校加入到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光盘行动”中。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在提出“兼爱”、“非攻”的同时,就倡导“节俭”、“节用”。该思想流派的创始人是
A.老子 | B.墨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