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为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其中,代表美国的曲线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刘泽华先生评述说:“他的理论是现实生活的高度抽象,在这种高度抽象的图画中,既肯定了现实的等级、君臣、剥削与被剥削以及家族关系,又为这些关系涂上了一道釉彩,显得温情脉脉。”这里的“他”很有可能是指
A.韩非 | B.墨翟 | C.孟轲 | D.庄周 |
在伦理观方面,孟子认为“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基于此,他们提出的主张分别是推行
A.人治与法治 | B.“仁政”与道德教育 |
C.王道与民主政治 | D.加强专制与自我节制 |
孟子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苏格拉底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他们所述的共同目的是
A.重视对人自身的研究 | B.强调教化对人的作用 |
C.实行民主政治 | D.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 |
《礼记·内则》曰:“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材料说明古人早期家庭常规教育
A.重视伦理道德规范的训练 | B.日常行为的教育成人化 |
C.以传授生活技能为核心 | D.强调知识忽视道德教育 |
有学者认为:“法家之学在先秦诸子中是最为新颖的,但亦有落伍之处。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只是在一定的限度内是一致的,过此以往,便相冲突。法家不知此义,误以为两者始终是一致的。所以说法家的思想,也是落伍的。”这一认识的主旨是
A.揭示了法家国家社会利益并重的实质 |
B.批判了法家的专制思想 |
C.辩证分析了法家在统一国家中的作用 |
D.否定了法家的进步意义 |
我国古代的改革对推动社会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但商鞅因变法而车裂,王安石因变法而革职。由此可以得出的最主要结论是( )
A.改革有风险,改革者应该注意保护自己 |
B.改革有助于社会进步,但改革者不会有好结果 |
C.改革需要改革者的奉献和牺牲精神 |
D.改革应对反动势力进行彻底镇压 |
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 B.美国经济的崛起 |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 D.工业革命在欧洲扩散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社会现象包括( )
①井田制瓦解 ②铁农具和牛耕推广 ③新兴地主阶级开始掌握政权 ④百家争鸣 ⑤争霸战争频繁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⑤ |
C.①②④⑤ | D.①②③④⑤ |
桑巴特提出资本主义的精神出于犹太教。资本主义采取了一种数量上的计算(quanlitative calculation),把所有的精力用于获得财物,“用武力,用魔术,用计谋,用新发明和用金钱去获得财物”;“自从罗马帝国崩溃后,(欧洲)每一个国家内部都有两种力量出现,一是对黄金的贪婪,一是创设企业的精神,不久这两种力量凝结一气。”作者强调的资本主义的精神是
A.与犹太教的精神一致 | B.贪婪、剥削 |
C.自由、创新 | D.对财富的追求 |
美国是机器标准化生产的创始国。美国历史学家大卫·波特对此表示:“欧洲激进思想倾向要求剥夺有产者自己的马车和漂亮衣服,相反,美国的激进思想可能主张赋予普通人大批量生产的复制品,这些复制品和原件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大卫·波特用“机器标准化生产”揭示的政治理念为:
A.平等 | B.自由 |
C.民主 | D.博爱 |
最早从理论上提出、最早从理论上否定、最早在实践上开创、最早在实践上完成否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分别是 ( )
①韩非子 ②秦始皇 ③黄宗羲
④康有为 ⑤孙中山 ⑥毛泽东
A.①③②⑤ | B.①④②⑤ |
C.①③⑤⑥ | D.①③②⑥ |
16-18世纪,西班牙、荷兰、英国依次成为海上世界殖民霸主。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
A.殖民霸权不断转移 |
B.英国国力超过西班牙 |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D.工业资本优于商业资本,资本主义优于封建主义 |
在伦理观上孟子认为“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此,他们提出的最重要的主张分别是实行( )
A.仁政和道德教育 | B.王道和民主政治 |
C.兼爱和自我节制 | D.人治和法治 |
某介绍当时欧洲各国政治与体制的书籍指出:俄罗斯、法兰西、普鲁士等国盛行君主专制;荷兰及西班牙已无法维持海上霸权;而英国因开风气之先,实施君主立宪制度,君主与国会共治,国势蒸蒸日上。该书最早可能出版于何时
A.十六世纪初 | B.十八世纪末 |
C.十九世纪末 | D.二十世纪初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