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指出“1861年诞生了1905年”其真正含义是
A.1905年革命是在1861年不断高涨的农民革命潮流中发生的 |
B.1861年改革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成为1905年革命的根源 |
C.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为1905年革命准备了经济条件和阶级条件 |
D.1905年革命是在1861年改革后,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的基础上发生的 |
19世纪晚期,俄国农村中阶级分化加剧,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俄国农村封建残余势力仍很强大 | B.俄国农业资本主义成分迅速增长 |
C.农奴制残余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D.俄国出现了雇佣劳动力 |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与其让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1863年,沙皇政府在报告中说:“农民抱怨封建义务过重。”两则材料对比说明
A.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
B.1861年改革具有革命性和不彻底性 |
C.1861年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奴 |
D.农奴没有获得任何的人身自由 |
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该评价
A.客观的反映出废除农奴制对农民的影响 |
B.是一种完全否定客观事实的溢美之词 |
C.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奴制改革的社会影响 |
D.站在封建主阶级的立场上诋毁改革 |
1649年,俄国颁布了《法律大全》,规定:“封建主在法庭上对自己的农民负全责,在领地内有权对农民进行判决、鞭笞、拷问和给他们戴上镣铐、锁链。除对沙皇的叛逆行为外,农民不得告发自己的主人;地主破产时,其债务要由农民偿还;地主有权干涉农民的财产、婚姻等家庭事务。”这表明在农奴制度下
A.封建主要服从沙皇的命令 | B.农奴在人身、财产和司法上绝对受地主支配 |
C.农民的债务负担十分沉重 | D.封建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剥夺农民的自由 |
下列说法不符合俄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是
A.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
B.自治机构由选举产生,所有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C.自治机构在卫生、教育以及经济领域发挥作用 |
D.地方和城市的实际权力掌握行政官僚手里 |
19世纪中叶,俄国农奴制改革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农奴制激起了农奴的反抗 | B.农奴制已严重阻碍俄国工业发展 |
C.反对农奴制的思潮涌动 | D.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
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和1863年美国《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相同点是
A.因为农奴制和黑奴制是封建生产关系,故要废除 |
B.战争失利是两者产生共同的原因 |
C.都是由资产阶级政府主动废除的 |
D.法令或宣言的颁布即日起,国内的所有农奴或黑人奴隶就获得了解放 |
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亚历山大二世材料二: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地主领地上现存的秩序应维持到应有的准备工作完成,新办法开始实行为止。
——《解放农奴宣言》
材料三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
(1) 结合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2) 据材料二,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
(3) 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4) 据上述材材料分析这场改革的意义和实质。
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图一
图二
请回答:
(1)以上两幅图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在俄国和日本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2)对于俄国和日本发生的这两次重大事件,一般学者认为它们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理由是什么?
(3)这两次事件后俄、日建立起来的政治体制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起来的政治体制有何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列宁曾指出,经过1861年改革,“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下列能够说明这一点的是
A.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 B.农民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 |
C.农民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 | D.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 |
1861年俄国改革以前,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
A.俄国政治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
B.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 |
C.俄国资产阶级的力量比较弱小 |
D.俄国的农奴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
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尤其是在生产力还不发达的古代社会,统治者更是十分重视土地问题的解决。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是如何解决土地问题的?这一问题的解决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15分)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