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说俄国1861年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依据是
A.它是由俄国资产阶级领导的 B它使俄国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C.它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沙皇专制统治让位于资产阶级统治
近期,乌克兰局势突生变故,克里米亚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以下历史事件,与克里米亚紧密相关的是
A.彼得一世改革 | B.苏联卫国战争 |
C.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 D.“华约”建立 |
下图表明了政治文化与政治体制的关系。其中公民占比例越大,民主体制越容易实现;而臣民、愚民占比例大,则民主体制越不容易实现。如果把19世纪末的美国称为“民主的工业国家”,德国称为“权威的工业国家”,那么同时期的“民主的前工业化国家”对应的是
A.法国 | B.英国 | C.中国 | D.俄国 |
【改编】俄国在19世纪曾与西欧国家发生过两次大的战争。在这两次战争中,“俄国的士兵在1855年和在1812年时一样勇敢地作战”,但战争的结局大为不同,并对俄国和欧洲的历史造成了很大影响。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①1812年战争的胜利挫败了拿破仑称霸欧洲的野心
②1812年战争巩固了十二月党人对现存制度的信念
③1855年战争前赫尔岑等人提出了解放农奴的主张
④1855年战争的失败迫使沙皇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主要体现在
①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 ②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③司法方面实行公开审判 ④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制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
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 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
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 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
1899年俄国进行人口调查,在其中一张人口调查表上写道(如下):据此我们不能推断( )
A.该人是俄国沙皇 |
B.君主立宪制确立 |
C.1861年改革后,地主仍有较大势力 |
D.该人以地主代表自居 |
从工业化角度看,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反映了19世纪中期的俄国( )
A.农奴从封建庄园逃到西伯利亚 | B.内河航运仍以人力为主 |
C.农奴生活极端贫困 | D.俄国的工业生产比较落后 |
19世纪上半期的俄国,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俄国
A.资产阶级的力量比较弱小 | B.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 |
C.政治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发展 | D.农奴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
亚历山大二世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表明( )
A.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民 |
B.面对统治危机沙皇不得不进行改革 |
C.沙皇认识到必须顺应历史潮流 |
D.沙皇要扫除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 |
改革往往对本国的发展有巨大影响,下面改变社会性质的改革是( )
A.梭伦改革、王安石变法 |
B.阿里改革、孝文帝改革 |
C.商鞅变法、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
D.王安石变法、商鞅变法 |
废除农奴制度后,沙皇政府对司法机关进行了改革,废除过去了等级法院,建立了统一的各级法院,全国的一切案犯都在统一的法院里按照同一法律和同一审判程序受审。这表明俄国的司法改革( )
A.贯彻了资产阶级的法治原则 |
B.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烙印 |
C.适应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需要 |
D.与农民愿望完全背道而驰 |
列宁在评论1861年改革时说过;“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后来又高度评价道:“1861年2月19日标志着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俄国的开端”。对这两种评价的正确理解是
A.对立统一 | B.失之偏颇 |
C.相互矛盾 | D.继承和发展 |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后成立的地方和城市自治机构( )
A.主要由农民阶级构成 |
B.是由封建地主单独组成 |
C.掌握地方和城市的实际权力 |
D.在卫生和教育及经济领域发挥了作用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