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高中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此,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孙成本等《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1868年明治天皇颁布的《五条誓文》)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三、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四、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五、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请回答:
(1)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目的和方式有什么相同点?
(2)根据以上材料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在内容上的不同之处。
(3)从国内国际方面说明日本明治维新的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三、官民一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人心不倦;四、破旧来之陋习,基天地之公道;五、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
——《五条誓文》
材料三: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上谕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众喙哓哓,空言无补……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则材料所反映的三国解决社会危机的角度(或侧重点)的不同之处。
(2)三则材料中的三位君主都参与了改革,分别指出他们在改革中的作用。
(3)三国改革出现了不同的结果:俄日崛起,中国改革失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改革的因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察下列油画,回答问题。(共12分)

(1)按上述油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对其重新排序。
(2)图 3和图4油画中历史人物的作为对其国家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图5和图6油画的创作者对其笔下的中心人物分别持何种态度?简要说明判断理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读图:

图一  1853年“黑船事件”         图二  1871年日本使团出访欧美
材料二 日本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是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等《俄国通史简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图一、图二之间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领导人”感兴趣的那些“增强民族力量”
的西方文明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4)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俄国、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方式,并谈谈你对这种方式的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53年前的日本和1840年前的中国相比,不同之处是(    )

A.封建制度处于衰落时期 B.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并发展 D.面临着西方殖民主义的威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 打击,因为与许多事先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 派人不同,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  1812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一一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一一刘涛《中国崛起第十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问题:(1 0分)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中“西方的脚步”和“旧制度”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你对日本明治维新期间“一个奇特现象”的理解。
(3)基于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选择恰当的角度对当时俄日两国改革进行比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帝(高祖)日:“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
——《资治通鏊》
材料二 日本“所奉行的主义,惟在脱亚二字。我日本之国土虽居于亚细亚之东部,然其国民精神却已脱离亚细亚之固陋,而转向西洋文明……我国不可狐疑,与其坐等邻邦之进,退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离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共进退。”
一福泽渝吉《脱亚论》
材料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孝文帝改革的中心内容是什么?推行了什么策略?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脱亚人欧”的主要内涵。并结合材料三说明其主要影响。
(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孝文帝改革及日本“脱亚入欧”思想的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了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四: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的国情不同,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等许多特点,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      
——《成败得失——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日本和中国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他们分别是什么?在此之前两国面临的社会形势有何共同之处?
(2)材料一中,日本明治政府的这一举措给日本的发展产生了哪些重大积极影响
(3) 根据材料三,分析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向学习西方有什么突出特点?
(4) 根据材料四分析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和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1868年4月的一天,日本京都皇宫的大殿内,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论;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必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
——摘自人教版历史选修1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三则材料所反映的三国解决社会危机的角度(或者侧重点)有何不同?(6分)
(2)材料三的改革与材料二的改革在目的、局限性、改革方式上的相同之处是什么?(6分)
(3)三国改革出现了不同的结果:俄日崛起,中国改革失败。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改革的因素主要有哪些?(6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