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2年9月,文部省颁布了第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改革的文件——《学制》。《学制序文》中说:“人之所以立其身,治其产,昌其止,以遂其生者,此无他,端赖修身,开智,长其才艺也。而修身,开智、增长才艺又非学不可。故有学校之设立”。同时指出改革教育的目标是“自今以后一般人民,无论华、士族,农工商及妇女,必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政府将全国划分成学区,设置各级、各类学校,逐步普及小学义务教育。1890年10月,日本明治天皇签署颁布了《教育敕语》。
——叶立群《日本的教育改革》
材料二 1901年清末新政伊始,清廷就启用管学大臣张百熙着手学制制定工作。1902年8月,清政府正式公布中国近代第一部学校系统章程《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完备的现代学制。学制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培养目标、修业年限、入学条件、课程设置及相互衔接的关系,其主要内容多参照日本学制。1904年1月,清廷再次颁布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其中强调,“至于立学宗旨,勿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沦(注:渗透)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材,各适实用,以仰副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
——刘翔《论明治维新对清末学制改革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日本明治维新的教育改革的特点。
(2)综合以上材料,比较当时明治维新、清末两国教育改革的相似之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某一场景
材料二 日本明治维新时……依据英国模式建设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等;参照法国模式变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于美国。1898年颁布的《日本帝国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确立了同欧美各国民主政体大相径庭的天皇制度,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材料三 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场景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哪些方面的改革措施?这些措施的实行起到什么作用?
(2)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和局限性。
(3)根据材料三,举例说明19世纪末日本民族是怎样“为自己去掠夺”的?为什么要对外扩张?
(4)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文明开化”过程中的过火行为,使得日本的传统文化面临崩溃。针对在改革中要不要移风易俗的争论,谈谈你的观点。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川幕府承袭了丰臣秀吉时期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强制农民以户为单位,把他们直接控制在幕府或大名的统治之下。农民必须永远附着于土地,土地不得买卖或转让……
—— 朱寰 :《世界中古史》
材料二 …(18世纪末)各地农村里,称作土田的肥沃土地,都在富人手上;留在穷人手里的,只有收成不好的下田。……至于连下田都已丧失了的人家,只能去做佃户;依附在有钱地主的下面,耕种田地。佃户种出来的米,一起都要缴纳地主。……在上述的情况下,既有了田连阡陌的人,也就有贫无立锥之地的人。……
—— 日本小说《世事见闻录》
材料三 尾西西大海道村的喜兵卫为例,在1829年(文政12年),只拥有土地124,466石,但由于经营生产条纹布的手工工场和染房,并从事贩卖布匹和棉纱的商业活动,他很快就发财致富了。1839年(天保9年),他已拥有土地364,622石;1865年(元治2年),增加到576,356石……,他已成为村内最大地主。
—— 伊文成 :《明治维新史》
材料四 日本开国以后日益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经济上,日本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进口商品以工业品为主,棉纱、棉布、食糖等如潮水般涌入日本,这使日本来就十分薄弱的家庭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人民版中学历史课本: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五 兹为改正地税,原有之田地贡纳办法,一律作废;并规定于地契调查完毕后,按土地价格征取其百分之三,作为地税。
—— 明治政府1873年颁布的条例
(1)根据上述材料,该研究者认为日本政府在德川幕府统治前期、明治维新前夕、明治维新时期的土地状况分别是什么?他可能使用上述哪些材料来分别证明?
(2)结合19世纪日本的经济、政治状况,说明推动日本土地制度出现变化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3)结合所学,探究明治维新期间,日本土地制度变化所造成的影响?
(4)上述材料分别来自官方文献、学者著作和小说,你对该研究者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研究有何看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盛行经纶;三、官民一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人心不倦; 四、破旧来之陋习,基天地之公道; 五、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 ——明治维新1868年《五条誓文》
材料二 请求光绪帝尽快做好三件事:第一,大集群臣于天坛、太庙,或御乾清门,诏定国是,躬申誓戒,除旧布新,与民更始。第二,定舆论,设上书处于午门,日轮派御史二人监收,许天下士民,皆得上书……则下情成通……第三,设制度局于内廷,选天下通才十数人,入直其中.王公卿士,仪皆平等……皇上每日亲临……
——1898年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日两国变法在社会习俗方面“除旧布新”的主要举措,指出其共同的积极影响。
(2)中国的维新变法与日本的明治维新有关联吗?为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黑船事件”(佩里叩关,日本开国) 材料二:时局图 康有为图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三 昔彼得为欧洲所摈,易装游法,变政而遂霸大地。日本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视东方。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后的强盛与我异。闻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取而用之,尤易措手。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
(1)结合材料并所学知识指出,俄国、日本、中国三国改革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2)中日两国改革的结局有何不同?这种不同的结局给两国自身历史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
(3)俄日改革有哪些相同特点?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怎样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0分)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著名的思想家福泽谕吉说过,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其中最关键的是“人心的改变。”
——李洪峰《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文汇报》2009.12.26第六版
问题:
(1)福泽谕吉所说“人心的改变”的含义是什么?
(2)你认为,近代以来对世界“人心的改变”影响最大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说明理由。
(3)你赞成福泽谕吉的观点吗?请举例说明。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李鸿章问:“阁下对贵国舍旧服而仿欧俗,抛弃本国独立精神而甘受欧洲支配,难道一点都不感到羞耻? ”森有礼回答:“相反,我们对这些变革感到骄傲:这些变革绝对不是受外力强迫,完全是我国自己决定的,……只要发现长处就要取之用于我国。”
——1875年李鸿章与日本外交公使森有礼谈日本的服装
材料二 (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 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在经济和政治领域采取了哪些“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明治维新成功的经验给我们哪些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然则守旧开放之效,已断可睹矣。以皇上之明,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三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转型,是文明方式的一次转换。现代化用工业生产力取代农业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引发了社会的整体变动,从而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所述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3)改革必然会触动旧制度和一些特权者的既得利益,使改革充满阻力。上述两个改革都遇到这个难题。请运用你所学知识谈谈中日两国改革者在改革前是如何处理这个难题的?
(4)依据材料三,概括“现代化”的基本含义。(不得摘抄原文)(2分)依据所学知识回答,日本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分)
A题:【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一定的风俗总是在特定的生存环境、经济基础、政治格局、文化传统、施政方针下形成的;移风易俗往往是统治者革新的重要举措,能否除旧布新、树立新风尚,是衡量改革是否深入和取得成功的风向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分处泰山南北的鲁和齐,风俗反差极大,成为鲜明对比。
鲁人风俗极为正统。夫妻之间晾衣竿子、挂衣架子、枕席都要分开。一般男女走路也要“男子由右,女子由左”。鲁宣公的女儿寡居,因死守“妇人夜出,不见傅(负责文化教养的人)、母(负责料理生活的人)不下堂”的妇礼,竟然在着火之后,“傅至矣,母未至也,逮乎火而死”。
齐人长女掌管家务,自由参加聚会,男女“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妇女勇敢、豪爽、泼辣、意气风发,全无妇礼的束缚。
——高中历史·岳麓版《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二
材料三 临淄七万户,“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踏踘者。……家敦而富,志高而扬” ——《战国策·齐策》
材料四 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大启尔宇,为周室辅。” 乃命鲁公,俾侯于东,锡之山川,土田附庸。(成王对周公说:“立你的长子伯禽,使他为侯于鲁,大大地开发疆域,作周王室的辅助。”于是命伯禽为鲁公,使他到东方为侯,赐给他那里山川,还有土田和附庸小国。)
——《诗经·鲁颂》
(1)依据以上材料,分析齐鲁风俗差异的原因。
材料五
(2)上图反映了明治年间东京的情况,试概括文明开化给日本带来了哪些生活习俗方面的变化,并分析生活习俗变化对日本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的影响。
现代化(亦作近代化)指的是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其基本内涵是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经济商品化、市场化、全球化;思想理性化、科学化、多元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指出: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在一个国家内部,自己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就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大国,也是不可能持续的。……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于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年。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
──《大国崛起》之“走向现代(英国)”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l7、18世纪英国的内部力量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入口处的具体表现及其对促进本国近代化方面的作用。
材料二 为了劝阻西方列强以“修约”为借口要挟中国,清政府聘用已卸任的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率使团于l868年2月至l870年10月访问欧美1l个国家。该使团以记名海关道志刚、礼部郎中孙寥谷为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太臣,英国使馆翻译柏卓安、法籍海关税务司德善为左右协理。经蒲安臣使团交涉,英,美等国表示对华将采取“节制和温和”的政策。志刚等人还记载了出访的行程和外国的风土人情。使团回国以后,由于人微言轻,对政府决策没有产生什幺影响。
──王绍坊《中国外交史》
材料三 1871年l2月至l873年9月,日本政府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求知识于世界”,派岩仓使节团访问欧美12十国家。该使团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参议木户孝允、大藏卿大久保利通、工部大辅伊藤博文、外务少辅山口尚芳为副使。岩仓使节团在修约方面没有取得进展,却考察了欧美国家的政府机构、议会、法院、公司、交易所、工厂、矿山、港口、农牧场、兵营、学校、报社和福利设施等,从各个方面加深了对西方近代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伊文成《明治维新史》
(2)对比材料二、三,归纳日本使团出使欧美的目的和成员组成有何特点?简要分析中日两国统治集团对近代化的态度及其影响。
材料四 传统的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逐步摆脱这种观念,形成新的认识,
……实践表明,市场作用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活力就比较强,发展态势也比较好。我国经济要优化结构,加快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继续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
……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套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从2001年开始,全球资本都将目光瞄准中国,中国次本也开始游猎全球。与此同时,被全球化浪潮抉裹前行的中国一路狂奔之后,开始调整自己的呼吸和步伐。
──王明博《自强之路》
(3)材料四表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2001年开始,“中国资本开始游猎全球”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并由此说明我国的对外开放出现了怎样的新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得我国无用之物,而失我国有用之宝,导致奢侈淫逸,失我国有用之货,缺衣食之资,器用之本。
材料二:夫以战为主者,锁国之策;以和为主者,航海通商之策。以国家大计言之,欲与发展雄图而驭四夷,非航海通商又何之耶?如仍闭关锁国,坐以待之,则势屈力缩,非之又何待耶。
材料三: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材料四: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应该强搬硬套,吸收外国文明……当取则取,当舍则舍,……才能调合适宜。
——以上材料均引自《日本政治史》
回答:
(1)对比材料一、二、三指出,材料二比材料一的进步之处、材料三对材料二的继承和发展。
(2)材料四是对待外国文明在方法论上的主张是什么?这对日本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比日本早,但步伐缓慢,始终没能实现近代化,试比较中日两国在近代化进程方面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并概括指出近代前期中国近代化的主要进程。
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相继走上近代化道路;而在甲午战争中,中国却败于日本。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劝阻西方列强以"修约"为借口要挟中国,清政府聘用卸任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率使团于1868年2月至1870年10月访问了欧美11个国家。该使团以记名海关道志刚、礼部郎中孙家谷为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英国使馆翻译柏卓安、法籍海关税务司德善为左右协理。经蒲安臣使团交涉,美、英等国表示对华将采取"节制和温和"的政策。志刚等人还记载了出访的行程和外国的风土人情。使团回国以后,由于人微言轻,对政府决策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1871年12月至1873年9月,日本政府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求知识于世界",派岩仓使节团访问欧美12个国家。该使团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参议木户孝九、大藏卿大久保利通、工部大辅伊藤博文、外务少辅山口尚方为副使。岩仓使节团在修约方面虽然没有取得进展,却考察了政府机构、议会、法院、公司、交易所、工厂、矿山、港口、农牧场、兵营、学校、报社和福利设施,从各个方面加深了对西方近代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摘编自王绍坊《中国外交史》、伊文成等主编《明治维新史》等
1. |
中日两国使团的出使目的、成员组成有何不同?由此分析两国统治集团对近代化的态度。 |
2. |
联系两国使团出访的史实,运用所学知识,比较这一时期中日两国近代化的主要差异。 |
阅读材料:
材料一 “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亦不使他们失掉卑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而又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让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
——梭伦
材料二 史学家对阿里纷纷各抒己见,有人认为他是“现代埃及的奠基者”,“当之无愧的现代埃及之父”;也有人认为是“一个十足的暴君”。
材料三“大凡国家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在于是否勉励人民之工业。所以,归根结底是依靠政府官吏的诱导奖励之力。”
——大久保利通
请回答:⑴材料一体现了梭伦的什么改革思想?(2分)有哪些政策体现这一思想?(2分)
(2)材料二中对阿里的评说纷纷各抒己见,你是怎样看待的?请说明理由。
(3)材料三中体现了大久保利通的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治维新采取了哪些奖励措施?
(4)从梭伦、阿里、大久保利通的身上体现了怎样的精神?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