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日本的对外扩张
高中历史

“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500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非洲人手里拿着《圣经》。”这句话突出表现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    )

A.经济的掠夺和文化的融合
B.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侵略
C.经济的交流和文化的融合
D.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6~18世纪,世界各地的经济贸易日益密切。下面示意图中的箭头表示人员和物品流动的方向,①、②、③、④、⑤、⑥表示人员或物品。其中,③所代表的主要物品是

A.金银、玉米、烟草等 B.枪支、玻璃等
C.茶叶、丝绸、瓷器等 D.黄金、象牙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这一变化带来的后果是

年份
1475
1521
1555
1558
1559
1595
1597
价格指数
100
167
270
370
400
515
685

 
A.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B.殖民制度和殖民掠夺登上历史舞台
C.推动农业生产商品化及贸易繁荣
D.加速社会分化和封建制度解体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国政府重视贵重金属,除立法禁止输出金、银外,还规定外国商人前来贸易时,须以金、银支付货款。为振兴经济,又取消国内贸易障碍,已建立单一市场,并补贴本国商品奖励出口,同时还限制殖民地仅能与母国贸易。某国是指(   )

A.十五世纪的荷兰 B.十七世纪的法国
C.十九世纪的日本 D.二十世纪的英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为了打败日益发展的竞争对手荷兰,并力求保住开始建立的海上优势和争夺殖民地,曾三次挑起对荷兰的战争,并最终获胜,夺取了海上霸主地位,建立了海权——贸易——殖民地的帝国主义模式。英国对荷兰的胜利主要得益于当时英国(  )

A.社会制度的优越 B.商业贸易的成熟
C.手工业的发达 D.工业革命的成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并分析下图,其中导致英国麦价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价格革命”
B.国际市场对英国小麦的过度依赖
C.英国在殖民争夺中取得初步胜利
D.英国在与荷兰的贸易竞争中获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672年和1692年英国政府先后颁布《航海条例》,到1849年又废除大部分《航海条例》。1854年,外国的商船被准许从事英国沿海的贸易,至此,《航海条例》所规定的限制完全取消。英国完全取消《航海条例》

A.说明自由主义已成为英国的经济政策
B.表明英国已无力主导世界市场
C.是因为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经完全形成
D.反映出美国已成为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强劲对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1500—1800年间英国、法国、葡萄牙、荷兰四国抵达亚洲的船只数量统计表。表中的“乙”是指

国家(代称)
1500—1599
1600—1700
1701—1800

705
371
196

65
1770
2950


811
1865


155
1300

A.葡萄牙          B.法国          C.荷兰           D.英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欧风美雨包含着凶暴的腥风血雨,也包含着润物无声的和风细雨。与前者相比,后者没有留下那么多的伤痛和敌意,但风吹雨打之下,却浸泡了千家万户。”材料强调的是

A.中国走向近代化得益于西方扩张
B.客观评价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建设性影响
C.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西方扩张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全球通史》中描述:“英国人喜欢印度的经济补充他们自己的经济,而不喜欢印度的经济与他们自己的经济竞争。因而,印度供应原料给英国,作为回报,印度得到制成品和建设项目(如铁路)所需的资本。农民们发现自己正在为国际市场,而不是为自己和邻居而生产。”在这段史实中,我们可以发现(    )

A.这一情况最早形成于新航路开辟后
B.英印之间形成了平等贸易的跨国市场
C.英国经济渗透加剧了印度经济的凋敝
D.英印通过市场经济纽带形成紧密联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768年,英国人安东尼•培根开始从事黑人奴隶贸易。8年后,他已经赚了7.6万英镑,他用这笔钱在英国开了一家铁厂。几年以后,这家铁厂成为英国最大的铁厂之一,他本人也成为著名的工业家。这一事例说明(    )

A.当时英国已经建立世界殖民霸权
B.殖民掠夺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
C.殖民扩张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迅速拓展
D.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怎样做大国》指出:“以粗略的线条勾勒现代金融市场,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   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这一发展轨迹

A.是欧洲“商业革命”的结果
B.受益于殖民扩张和殖民战争
C.最终改变了欧洲的传统地位
D.工业革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斯塔夫里阿诺斯写道,“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居有突出地位。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地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这一时期形成的主要动因是

A.新航路开辟 B.早期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的进行 D.第一次世界大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国米歇尔•博德在《资本主义史》中认为:西方历史上的所谓“地理的发现”,使历史进入了双重的结合。这里“双重的结合”主要是指

A.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 B.商品贸易与殖民掠夺
C.资本输出与世界市场 D.民主扩展与科学传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

A.英国的船坚炮利
B.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C.中国的闭关锁国
D.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日本的对外扩张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