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德甫在《大国法则》中认为:“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对材料中“光荣革命”意义理解错误的是( )
A.极大地提高了英国议会权威 |
B.使英国确立了责任内阁制政体 |
C.开辟了和平与渐进的政治变革道路 |
D.为英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
下图是为纪念一部重要文献颁布30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币,这部文献是( )
A.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 |
B.英国的《权利法案》 |
C.法国的《人权宣言》 |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英国和美国都是近代较早确立代议制的国家,关于两个国家最高行政首脑相同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由选举产生 | B.都对议会负责 |
C.都可以解散议会 | D.任期都是四年一届,连任不超过两届 |
18世纪中叶英国政治家威廉·庇特说:“最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但是英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不敢进入这间门槛已经破烂的房子。也就是‘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表明英国政治制度的精髓是( )
A.法律至上 | B.分权制衡 |
C.责任内阁 | D.虚位君主 |
英国流传一句话:“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事情。”这句话出现在
A.英国颁布《大宪章》后 | B.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 |
C.1688年“光荣革命”后 | D.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后 |
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材料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在对华作战问题上英国议会存在分歧 |
B.决议通过反映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的基本意志 |
C.表明英国决定以炮舰打开中国市场 |
D.说明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
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
B.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
C.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
D.议会权力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 |
19世纪60—90年代中期,英国在欧洲大陆奉行“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英国海军大臣戈申对此解释道:“它是一种故意选择的孤立。”此话表明英国( )
A.力图保持欧洲大国之间势力平衡 | B.关注世界霸权,无意卷入欧洲事务 |
C.力图使欧美大国之间相互牵制 | D.势力开始衰落,无力插手欧洲事务 |
1688年光荣革命以来,英国社会政治环境相对稳定,其关键在于对国家权力分配问题的解决,该“关键”主要是指( )
A.国王掌握国家权力 | B.光荣革命排除暴力 |
C.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 D.阶级利益得到调和 |
162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垄断法》,截止到1851年根据该法案共颁发了13023项专利。可见该法案对英国最深远的影响是 ( )
A.议会拥有立法权,体现“王在法下” |
B.保护了个人发明创造积极性 |
C.保护知识产权,有助工业革命发生 |
D.推动了英国垄断组织的出现 |
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惧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他评价的是
A.英国君主立宪制 | B.德国君主立宪制 |
C.美国总统共和制 | D.法国共和制 |
从世界范围来看,英国最早确立了现代国家制度,如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等。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等制度所体现的现代国家制度的核心是( )
A.突出依法行政 | B.对君权的制约 |
C.强调主权在民 | D.对权力的监控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