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创新是大国崛起的重要政治保障,英国在1640~1689年的政治体制先后为( )
A.封建专制→君主立宪→封建专制→共和制 |
B.君主立宪→封建专制→共和制 |
C.封建专制→共和制→君主立宪制 |
D.封建帝制→军事独裁制→君主立宪制 |
考察英国的司法制度,你会越来越感觉到这样一对有趣的矛盾:一方面,法律至高无上,绝对权威,呈现一种刚性;另一方面,法律运作当中又包含着浓浓的人情味,呈现一种柔性,这在起诉和审判环节尤为突出。英国法系最为突出的特征是 ( )
A.限制王权 | B.强调法律的延续性 |
C.开始陪审员制度 | D.以判例法为主要的法律形式 |
“正是随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在英国才开始了资产阶级社会的巨大发展和改造。”——马克思。“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大致时间为 ( )
A.16世纪40年代 | B.16世纪80年代 |
C.17世纪40年代 | D.17世纪80年代 |
英国历史上有一人被称为“未戴王冠的英国国王”,此人是 ( )
A.M Faraday | B.Oliver Cromwell | C.Lsaac Newton | D.JamesⅡ |
在香港回归时,英国王储查尔斯代表英国参加了香港政府权力交接仪式。这说明
A.英国王室仍然行使外交权力 | B.英国王室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
C.英国王室可以替代内阁和首相 | D.英国王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 |
英国历史上“在选举政府方面,不管我们的宪法在理论上授予维多利亚女王多么大的自由,在实践中这种自由是不存在的。”这表明( )
A.国王无权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 B.英国国王可以任意组成内阁 |
C.英国历史上出现了责任内阁 | D.国王在政治生活中没有实权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曾实行过共和政体,其时间是在( )
A1640—1649年 B1649—1653年 C1653—1660年 D1660—1688年
马克思说:“正是随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在英国才开始了资产阶级社会的巨大发展和改造。”这一评述最重要的依据是
A.“光荣革命” | B.《权利法案》 |
C.《大自由宪章》 | D.《王位继承法》 |
下列文献中,最早体现“法治”取代“人治”思想的是
A.《权利法案》 | B.《人权宣言》 | C.《独立宣言》 | D.《拿破仑法典》 |
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过程中,1701年颁布的嗣位法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法规定,国王所作的任何决定必须由同意该决定的大臣签署方能生效。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 )
A.防止国王独断专行 | B.扩大议会的权力 |
C.加强国王对内阁的控制 | D.扩大国王的行政权 |
有人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质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 )
A.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只是议会发生了变化 |
B.革命前后国王与议会不仅互换了位置,而且发生了质变 |
C.革命只改变了统治形式,本质没有改变 |
D.革命后议会与国王共同掌权,二者地位相等 |
英国《权利法案》是对《大宪章》的继承与创新。其“创新”主要体现在( )
A.限制国王的权力 | B.确立君主立宪 | C.形成了两党制度 | D.确立责任内阁制 |
19世纪英国有位宪法权威人士曾说:“议会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这则材料说明( )
A.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作用 | B.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实权 |
C.英国实行的是三权分立的制度 | D.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存在很大弊端 |
英国流传一一句话:“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事情。”这句话出现在( )
A.英国颁布《大宪章》后 | B.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 |
C.1688年“光荣革命”后 | D.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后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