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凯在《中国政治随想录》中写道: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作者所说的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是指( )
A.分权制衡 | B.虚位元首 | C.责任内阁制 | D.议会权力至上 |
1649年,因封建贵族与资产阶级矛盾升级而挑起内战的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公开处死;1558年,坑杀超过300个新教徒,得到“血腥玛丽”称号的女王玛丽一世虽众叛亲离,仍安然离世;1899年,英国首相提议竖立克伦威尔雕像,却强调回避查理一世的棺木。上述过程表明( )
A.英国民主宪政思想的深入 | B.英国斗争方式趋向和平 |
C.英国注重传统的民族性格 | D.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
英国历史上某部政治文献最初的目的在于保护贵族和教会的自由,而非所有人的自由,后来却成为了英国宪法的基石,这部政治文献是
A.《大宪章》 | B.《权利法案》 |
C.《大抗议书》 | D.《人民宪章》 |
伏尔泰在《以英国人的口吻》中写道:“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政治体制是( )
A.君主专制 | B.共和制 |
C.贵族制 | D.君主立宪制 |
“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通过一个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确立了议会的最高权力,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这份文件是( )
A.《权利法案》 | B.《1787年宪法》 |
C.《人权宣言》 | D.《拿破仑法典》 |
史学家评论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时说:“英国比欧洲任何国家也许更接近于革命。”因为( )
A.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强大 | B.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席位 |
C.国王的权力受到法律限制 | D.工人阶级获得了普选权 |
“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事情”对这句话理解确切的是 ( )
A.议会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政策左右摇摆 |
B.议会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 |
C.体现了“内阁专横”的政治格局 |
D.议会是维护王权的工具 |
从1887—1897年,英国内阁占用议会会议的时间平均达到84.5%,议员个人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在许多重大问题上,议会只规定一般原则,而由内阁去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而且议会通过投不信任票来监督和控制内阁做法的有效性也变得极其微弱了。上述现象表明( )
A.议会的权力和作用被削弱 |
B.议会的立法权力正在丧失 |
C.英国的政治制度正在发生变化 |
D.议会对内阁起到了限制作用 |
1882年英国著名歌剧《劳兰斯》中的一段唱词,流传很广:我时常感到可爱滑稽,人间万事是这样离奇:降临到人世间的每个活生生的男孩和女孩,要么是一个小自由党人,要么是一名“小托利”。这段唱词反映了英国19世纪下半叶政治生活的主要趋势是( )
A.责任内阁制影响巨大 |
B.工业资产阶级日益掌握政权 |
C.两党政治影响巨大 |
D.民主政治的深入和广泛 |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2007年5月初访问美国,白宫特意为她举办了一场“白领结”级国宴。这是布什总统第一次愿意在国宴上穿燕尾服。布什总统之所以如此重视伊丽莎白二世,主要是由于( )
A.尊重女士是西方的基本礼仪 |
B.英国女王和美国总统一样掌握国家实际权力 |
C.英国女王和美国总统一样,都是国家行政首脑 |
D.英国女王是英国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 |
19世纪英国宪法权威W·白芝浩特说:“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这则材料说明( )
A.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实权 |
B.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作用 |
C.在英国拥有实权的是上下两院 |
D.英国没有实行三权分立的制度 |
到1832年,英国大约有16%的成年男子得到选举权,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席位。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根源是( )
A.工业革命的发展 | B.国王权力受限 |
C.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 D.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
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被英国的资产阶级历史学家称之为“光荣革命”,主要是因为( )
A.政变主要是资产阶级与地主贵族之间的一场妥协 |
B.没有经过大的流血冲突而取得政权 |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
D.政变结束了查理二世的统治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