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议出兵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的拨款,女王同意对华宣战。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
B.英王可不经议会同意直接对外宣战 |
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只对英王负责 |
D.首相是国家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
英国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延续了13世纪《大宪章》中“法律至上,有限王权”思想。“有限王权”是指在《权利法案》下,英国国王仍然拥有( )
A.行政权 | B.立法权 | C.财政权 | D.司法权 |
今天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采用了英国式的代议制民主的政治框架。与美国式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相比较,英国式的责任内阁制的优势表现在( )
A.确保内阁掌握国家的全部行政权力 |
B.政府行使行政权时受议会制约较少 |
C.两党轮流执政制度得到更好地执行 |
D.权力机构间的制约监督机制较完备 |
英国伦敦唐宁街10号,传统上是第一财政大臣的官邸,后成为今日普遍认为的英国首相官邸。唐宁街10号的这一历史地位起始于( )
A.克伦威尔 | B.威廉三世 |
C.沃波尔 | D.丘吉尔 |
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
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 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 |
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 | 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
电影《鸦片战争》中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
B.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
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
D.议会主权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决议 |
有人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质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实质上说明
A.这次革命只改变了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其本质没变 |
B.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未发生变化,而议会地位有变化 |
C.革命之后国王与议会共同掌权,两者关系平等 |
D.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不仅互换了位置,且发生了根本变化 |
英国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使老问题有了全新的意义:18世纪政治家想的不是如何取消对议会的需要,或如何压垮它。相反,他们不得不考虑如何去操纵它。”材料表明,18世纪英国( )
A.议会与王权的矛盾不复存在 |
B.议会内部斗争成为政治生活的常态 |
C.议会成为国家政治中心 |
D.形成了内阁与议会互相制衡的局面 |
“1830年3月伦敦工业资产阶级组织了‘首都政治联盟’。……在运动高涨的情况下,托利党惠灵顿内阁倒台,辉格党的格雷上台组阁。1831年3月格雷向国会下院提出了国会选举制度改革的方案被否决。……各改革团体在伦敦、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城市纷纷举行群众大会,支持改革方案。……给国王的请愿书不断呈递上来。人们纷纷从银行提取存款,造成金融风潮。有鉴于此……1832年6月,方案得到通过并经国王批准。改革的主要内容是:调整选区和重新分配各选区议员名额。56个人口不到2000人的选区被取消。31个2000—4000人口的选区各减少1个议员席位。余出的143个议席分配给新兴工业城市……在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方面,城市居民收入房租或年缴纳房租10镑以上者有选举权;农村中年收入10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和年收入50镑以上的租地经营者享有选举叔。”对这段材料理解较为准确的是( )
A.英国经济发展不断推动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
B.英国民主进程中享有民主权利的仅限于成年男性 |
C.英国工业资产阶级通过议会改革获得更多政治权利 |
D.英国议会制度最终完善是在《权利法案》中得以确立的 |
1688年英国议会政府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新的信用工具——国债的发明。这种公共借贷能够有力地满足紧急需要,其关键是议会负责偿还债务。材料表明( )
A.英国国王行政权已经被议会剥夺 |
B.财政改革推动了共和制的建立 |
C.国债之争是“光荣革命”的导火线 |
D.制度创新推动国家权力的转移 |
英国的《权利法案》、法国的1875年宪法和美国的《1787年宪法》都是近代民主革命的产物,它们的共性主要表现在( )
A.都是反对封建统治的产物 |
B.都是民主政治的保障 |
C.都是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妥协的产物 |
D.都确立了民主共和的政体 |
“责任内阁制形成之初,有人认为它不过相当于下院的一个工作班子,但是19世纪中叶之后,内阁特别是首相的权力日益上升,形成与议会互相牵制,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议会的格局”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责任内阁往往得到了国王的支持 |
B.责任内阁在19世纪中叶以后无需对议会负责 |
C.首相通过下议院多数党领袖的身份影响议会 |
D.内阁与首相共进退,增强了内阁的凝聚力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