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中叶英国政治家威廉·庇特说:“最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但是英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不敢进入这间门槛已经破烂的房子。也就是‘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表明英国政治制度的精髓是( )
A.法治至上 | B.分权制衡 | C.责任内阁 | D.虚位君主 |
1798年,英国人马尔萨斯发表《人口论》,主张通过饥饿、限制结婚及战争等手段来控制人口增长。1957年,鉴于当时我国的社会经济形势和人口状况,马寅初在广泛调查和科学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以“节制生育、提高质量”为中心的“新人口论”。下列有关马寅初“新人口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与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有着明显区别 |
B.针对建国初期人口的快速增长而提出 |
C.体现计划经济特点,适应建设客观需要 |
D.第一时间被采纳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
“经过20年的革命起义、军事专政等风风雨雨之后,到了(17世纪)60—80年代,中下层人民既没有自己的组织,贵族、资产阶级也对暴力流血深感畏惧。”这段话旨在说明
A.英国“光荣革命”成功的必然性 |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
C.英国选择成立共和国的必然性 | D.英国进行1832年议会改革的必然性 |
2010年5月,英国工党领袖布朗辞去首相职务,改由保守党领袖卡梅伦接任首相,这说明( )
A.英国国王对布朗不信任 | B.布朗失去了工党的信任 |
C.工党在议会选举中失败 | D.卡梅伦在首相选举中胜出 |
“我以我自己以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我们将以英国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他面色严肃地当众宣布接受宣言,然后戴上王冠。“这个宣言”
A.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 B.完善了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
C.使英王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 | D.使首相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这一法案的颁布标志着( )
A.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 B.英国建立了民主共和制 |
C.议会剥夺了国王所有权力 | D.复辟王朝统治的结束 |
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我从不为内阁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这是因为
①内阁成员集体负责 ②内阁不必对议会负责
③首相由下院多数党领袖担任 ④内阁首相对国王负责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③ |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
A.进行议会改革,重新分配议会议席 |
B.实行两党制,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 |
C.颁布《权利法案》,建立民主政体 |
D.确立了责任内阁制,内阁集体对议会负责 |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取消了许多已经衰败的选区,使人口增加的选区议席增多,新兴工业城市取得较多议席;更改选举资格,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这些改革措施( )
A.顺应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 |
B.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
C.使广大工人、妇女获得政治权利 |
D.背离了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 |
近代美、德、法三国曾先后于1787年、1871年、1875年制定和颁布了本国宪法。三国宪法所确立政体的相同点主要有( )
①政权组织实行责任内阁制
②标志着资产阶级代议制不断完善
③议会一般实行两院制
④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③④ | D.①③④ |
在电影《女王》中出现了这样的情景:女王的私人秘书在通知女王于议会大选中获胜的布莱尔首相要来拜见时,女王对他的用词进行了纠正:“是准首相,罗宾。我还没有任命呢!”这一情景表明
A.英王不掌实权 |
B.首相就职前必须得到英王的任命 |
C.英王权力很大,可以直接任命首相 |
D.《女王》情节出现历史性错误 |
英国君主立宪制与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相同点是( )
①国王(皇帝)可以世袭 ②国王(皇帝)为国家元首
③内阁总理(首相)由议会选举产生 ④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主要指
A.“光荣革命”的胜利 | B.《权利法案》的颁布 |
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 D.进行议会改革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