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冲及在谈到中华民国的建立时认为,“民国”不只是换了一块招牌,更多的是它给民众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是指
A.从传统社会转变为近代社会 |
B.从“臣民”到“国民”的自我认同 |
C.从“奴才”到“公仆”的变化 |
D.从君主立宪制到民主共和制 |
1907年,浙江巡抚张曾敭以革命党罪名捕杀秋瑾,舆论大哗,认为官府未按“文明国对于国事犯之办法,而是无供无证,欲杀则杀,不必按律,人权尽为侵削。”张声名狼藉,后虽调离浙江仍难平民愤。张忧惧成疾,辞官回籍。材料说明
A.清末时民权意识渐醒 | B.清末舆论界支持革命 |
C.巡抚张曾敭徇私枉法 | D.西方国家同情革命党 |
武昌起义爆发后,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10月13日《申报》有如下报道:“……昨晚得武昌新军之变,省城陷,总督走,督署毁,张彪伤”。12和13两日《泰晤士报》均在显要位置开辟专栏报道中国的革命,相关报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叛乱”。下列有关解读中,正确的是( )
A.两报均较早给予了关注和报道,说明武昌起义的国内外影响大 |
B.两报均大量报道起义情况,反映其对中国民主革命的高度肯定 |
C.《申报》报道起义较为客观,说明当时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
D.《泰晤士报》多称起义为“叛乱”,体现英政府的殖民主义立场 |
对近代中国部分著作和报刊中“民主”、“共和”两个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发现,1893~1898年“民主”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共和”的频率。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同盟会忽视了在国内的思想宣传 |
B.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已深入人心 |
C.维新变法思潮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
D.顽固保守势力阻碍新思想的传播 |
“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材料反映的孙中山民族主义观是( )
A.用暴力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 |
B.改变清政府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 |
C.深刻认识到工农才是中国革命的真正力量 |
D.主张反帝谋求民族的真正自由与独立 |
地图可以直观反映历史。如果给下列地图加一标题,应该是( )
A.太平天国形势图 | B.辛亥革命形势图 |
C.北伐战争形势图 | D.红军长征路线图 |
1912年颁布的《临时约法》是中国宪政史上的里程碑,但却为后人诟病。“因人设法”的做法根本上违背了宪政本意,对此后北洋军阀视宪法为儿戏起到了不好的示例作用。这种评价主要基于《临时约法》
A.强烈的排满色彩 | B.缺乏明确反帝要求 |
C.明显的限袁倾向 | D.最终成为一纸空文 |
民国时期有一首歌曲唱道:“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葆。”这首歌是赞颂( )
A.辛亥革命 | B.新文化运动 |
C.国民大革命 | D.抗日战争胜利 |
1912年1月2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法》规定临时大总统是国家元首,拥有政治经济外交一切国家权力。3月《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政府实行责任内阁制,总统法令须经国务总理副署才能有效。第二年,《中华民国约法》规定政府实行总统制。这反映了( )
A.新政府难以产生 |
B.各种政治力量的角逐 |
C.孙中山是务实的政治家 |
D.帝国主义敌视新政府 |
1911年11月20日,《大公报》刊载“君主民主立宪问题之解决”的征文启示,引起广泛关注,民众参与度大大超过预期。之后,共评出获奖文章16篇,其中主张君主立宪有11篇,倡导民主立宪有2篇,未明确表明态度的有3篇。反映出
A.该报具有君主立宪的政治倾向 |
B.近代报刊关注与读者互动交流 |
C.民主共和观念已真正深入人心 |
D.政府对民间的言论具有包容度 |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材料表明
A.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
B.中国民众麻木颓废 |
C.解放思想势在必行 |
D.爱国人士救国无门 |
王鸿生在《历史的瀑布与峡谷》中认为近代的某一思想是“以民道代天道”,是“有民无天”的新道统,是“翻天”,让民“顶天立地”。这一思想应是( )
A.民本主义 | B.民族主义 |
C.民权主义 | D.民生主义 |
孙中山曾说:“至于我们民国的约法(指《临时约法》),没有规定具体的民权。在南京订出来的民国约法里头,只有‘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那一条,是兄弟所主张的,其余都不是兄弟的意思。”这说明《临时约法》
A.没能实现孙中山的革命理想 |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C.没能限制袁世凯复辟帝制 | D.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
在南京临时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社会上大多数人都剪掉了辫子;但随之在社会上却又流行起戴帽子的风尚。这反映了( )
A.辛亥革命在反封建方面的不彻底性 |
B.辛亥革命后西方近代文明传播广泛 |
C.人们一时难以适应社会习俗的变革 |
D.民主共和的观念渗入到习俗变迁中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