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些符号给人留下深刻记忆,下列时代符号对应正确的是( )
A.清末符号:租界、洋人、水师、中山装、火轮船、军阀 |
B.民国符号:黄包车、旗袍、长衫、上海滩、黑色礼帽 |
C.文革符号:大字报、绿军装、洋布、红色、语录、买办 |
D.80年代符号:自行车、QQ、录音机、霹雳舞、摇滚乐 |
有人这样评价辛亥革命的作用:“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这表明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在于( )
A.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 |
B.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C.迫使清帝退位 |
D.建立了完善的民主制度 |
民国初年中国人的着装,据1912年3月的《申报》记载,当时出现了“中国人外国装,外国人中国装”,“男子装饰像女,女子装饰像男”,“妓女效女学生,女学生似妓女”,以及平民穿官服、官僚穿民服的现象。材料主要反映了
A.民国时期人们服饰观念开放 |
B.民国时期告别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
C.辛亥革命瓦解了中国的衣冠体制 |
D.辛亥革命使得民主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
“其所恃为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若智识阶级、若农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这表明孙中山晚年对中国革命的认识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指( )
A.革命的领导权和目标 | B.革命的进程和对象 |
C.革命的指导思想和道路 | D.革命的依靠力量和对象 |
民国初年中国人的着装,据1912年3月的《申报》记载,当时出现了“中国人外国装,外国人中国装”,“男子装饰像女,女子装饰像男”,“妓女效女学生,女学生似妓女”,以及平民穿官服、官僚穿民服的现象。材料主要反映了
A.民国时期人们服饰观念开放 |
B.民国时期告别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
C.辛亥革命瓦解了中国的衣冠体制 |
D.辛亥革命使得民主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
“又是庚申元旦节,过年过得直贯冲。见面齐声道恭喜,脱帽都行一鞠躬……祝罢再把新年贺,两手深深打一恭。”长沙市民曾有的这些习俗,最早可能出现于( )
A.唐宋时期 | B.明朝后期 |
C.民国初年 | D.新中国时期 |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发表的宣言,虽重申了孙中山的直接民权说,但明确表示了否定“天赋人权”的平等自由说,强调“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而凡卖国罔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无论其为团体及个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权利”。这表明在当时的国民党看来( )
A.西方的天赋人权说不适合中国 |
B.孙中山的直接民权说更为先进 |
C.反帝反军阀是给予民权的前提 |
D.民族危机依旧影响民主的实现 |
麦梦华评价《临时约法》时指出“我虽采用法制,然《约法》所定总统之权视法制则远有不逮,其荦荦大者约有数端:(一)法总统得上院之同意有解散议会之权,我则并此而无之(二)法总统有召集议会之权,而我之参议院得自行集会闭会(三)法总统有任命官吏之权,而我则任命阁员须得参议院之同意(四)法总统有交还议案法案求下院再议之权,我则无此规定”。据此可知《约法》( )
A.具有责任内阁之体用而无责任内阁之精神 |
B.制定时具有“因人设法”的理性和进步因素 |
C.制定者尚缺乏对西方宪政理性和成熟的认识 |
D.总统权力受到国会的严格限制,充分体现了西方宪政民主的精神 |
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
2010年贺岁大片《十月围城》讲述了1905年10月15日,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革命义士、商人、车夫、学生浴血保护孙中山的故事。要查证该故事是否真实可靠,最有力的证据是( )
A.导演的创作手记 | B.历史学家的访谈 |
C.当时参加者的回忆录 | D.当时报纸的新闻照片 |
有人说20世纪初中国的革命,主要是按照卢梭主义来搞的一场政治大革命。这场革命的主要成果是:
A.推翻清朝专制统治 | B.推翻袁世凯独裁统治 |
C.国民革命取得胜利 | D.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 |
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标志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诞生 |
B.标志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
C.宣布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
D.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