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 年,宋子文以低于市场价格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这说明
A.官僚资本与民族工业合资经营,互利双赢 |
B.官僚资本实力雄厚,领导了民族工业 |
C.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的侵蚀 |
D.民族工业依靠官僚资本以谋求发展 |
根据下图示意路线判断,该图应是
A.国共对峙红军长征路线图 | B.国民革命北伐战争路线图 |
C.抗战时期民族工业内迁路线图 | D.解放战争解放军进军路线图 |
有学者认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阶段性发展特点是:风气初开;天下移风;飙转豹变。“飙转豹变”(快速发展)这一特点属于哪一时期
A.清朝末年 | B.洋务早期 | C.民国初年 | D.民国后期 |
国民政府统治的某个时期,沿海工厂企业迁移到西南和西北地区,西部工厂数增加。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推动了国民革命在全国的展开 | B.目的是改变中国近代工业布局 |
C.意在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D.保障了抗日战争所需物品供给 |
作家茅盾在其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中提到1948年流行着一个笑谈:“在中国唯一仍然在全力开动的工业是印刷钞票。”对这句话的正确认识是( )
A.国民政府滥发纸币,通货膨胀 |
B.钞票印刷业技术革新,印刷速度快 |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果显著 |
D.国统区经济繁荣,货币需求量大增 |
下表反映了1936—1938年上海部分民族工业生产指数的变化(注:1936年为100)。结合下表,这一时期( )
|
1936年 |
1937年 |
1938年 |
棉纺织业 |
100 |
87 |
68 |
面粉业 |
100 |
75 |
75 |
机器业 |
100 |
96 |
50 |
各业平均 |
100 |
85 |
79 |
①民族工业逐步萧条
②外国资本超过民族资本
③民族工业发展比例失调
④日本侵华破坏民族工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国民党统治后期,导致我国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因素有 ( )。
①中国外贸的大量入超
②自身技术力量的薄弱
③官僚资本的极力压迫
④美国加强对华经济侵略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右图是1949年国统区的人们携带着大捆大捆的金圆券去购买日用品的照片。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国统区经济发达,人们收入丰厚 |
B.国统区社会治安良好 |
C.国统区市场繁荣,商品丰富 |
D.国统区通货膨胀,货币贬值严重 |
1945年,8年抗战取得最后胜利。但在大后方四川,却出现了“胜利爆竹一响,工厂陆续关门”的景象。永利公司经理李烛尘无奈地称:“当年艰难辛苦而去,今日倾家荡产而回。”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官僚资本的重压 | B.外国资本的侵蚀 |
C.封建官府的排挤 | D.民族资本经营不善 |
1947年,上海《大公报》连载了漫画《三毛流浪记》,三毛对当时中国市场上到处充斥着某国商品感到疑惑不解,这种外国商品来自( )。
A.日本 | B.英国 |
C.美国 | D.苏联 |
谭熙鸿主编的《十年来之中国经济》(1948)记录道,当时“建设国防经济,发达国营工矿事业的呼声,遍于全国上下”。这种“呼声”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抗日战争的需要 | B.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 C.解放战争的需要 | D.官僚资本的膨胀 |
为抵抗日本侵华,捐购飞机的民族企业有①天厨味精厂②保晋砂务公司③保兴面粉厂④宁波旅沪同乡会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
1937年以前,重庆只有大小工厂39家,1939年增至84家,到1944年底多达1518家。这种增长状况表明
A.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 B.重庆沦为日本的战时工业基地 |
C.抗战促进我国西南工业的发展 | D.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成就显著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