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
高中历史

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唱到:“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得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下列情况最有可能在1943年发生的是(   )

A.上海是中国的棉纺织业中心,荣氏家族由过去的“面粉大王”,变为“棉纱大王”
B.上海沦陷,中国的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以各种形式吞并
C.美货成为“美祸”
D.国民政府在上海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7年以前,重庆只有大小工厂39家,1939年增至84家,到1944年底多达1518家。这种增长状况表明

A.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B.重庆沦为日本的战时工业基地
C.抗战促进我国西南工业的发展
D.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成就显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某一经济状况,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抗战胜利后政府获得大量经济赔偿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了货币发行
C.货币大量增发给民族工业巨大压力
D.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中国货币需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学生绘制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它是(  )

A.A—B段 B.B—C段 C.C—D段 D.D—E段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英国侵略者在鸦片战争中,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门户。清朝统治集团中的有识之士,已预感到中国正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事实正是如此,这种变局,首先是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开始的。
——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新陈代谢》
材料二 机器缫丝创于简村堡陈启元,名曰“丝偈”,以其用机器也,又名“鬼线”,-----丝比用手纺更细洁光滑,------每间丝偈大者丝工六七百位,小者亦二三百位。每日每工得丝三四两不等。启于光绪壬申之岁,(即1872年)期年而获重利,三四年间,南海、顺德两邑相继起者多至数十家。------计每丝偈以五百位为率,每年发出女工银约二万六七千元,远近胥蒙其利。  
——孙毓棠《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下册
材料三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状况(1895---1899年)

行业
1895年
1899年
发展速度
(1895年=100)
棉纺织业
华商纱厂纱锭数(枚)
14653
69564
474.7
机制面粉业
华商厂产量(万宝)
2047
6766
330.5
 
缫丝业
华商厂出口量(担)
3039
4175
137.4
沿海地区丝车数(台)
38569
45278
117.4
内地丝车数(台)
7943
29270
368.5
卷烟业
华商厂资本额(万元)
85
154
181.2
火柴业
华商厂资本额(万元)
126
241
191.3
水泥业
华商厂产量(吨)
68
190
279.4
机械采煤业
华商矿产量(吨)
89
145
162.3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材料四   1922年,民族实业家张謇说:“百里一税,二百里再税,道路梗阻,节节为厉,行之愈远,则商货成本愈重,是禁止商货之流通,迫其近售,而罚其远行者也。”
另一位实业家认为:“我之廉价工人(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彼之便利。况彼来者是皆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高深,对工厂之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而善后。”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结束30年后,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主要表现有哪些?(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其企业性质,这些企业的创办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末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并结合有关背景归纳导致这些特征产生的主要历史原因。(10分)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国民政府经济部《报告》统计:1915年,重庆地区机器业工厂仅13家,1940年为159家,纺织、化工等企业也大为增多。下列述评,正确的是

A.国民政府力图改变我国工业布局 B.四大家族加强了对工业的垄断
C.民族资本家将大批民营工业内迁 D.西南军阀加速发展自己的实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生存状况

1912-194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生产指数(1933年物价为衡量标准)
民国初年
1912-1920年   
13.4%
一战后
1921-1922年   
-4.59%
国民政府前期
1927-1936年   
8.7%
抗日战争期间
1937-1945年  
-2.45%
解放战争期间
1946-1949年    
-0.68%

 
材料二 张裕葡萄酿酒公司是中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该公司的发展几乎浓缩了中国近现代企业发展的整个历程。爱国华侨张弼士先生于1892年创办,“裕”取丰裕兴隆之意,带有极强“实业兴邦”意味的企业理念。……解放前夕,濒临倒闭……1956年,张裕公司向毛泽东主席呈写了《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生产情况报告》毛主席指示:“要大力发展葡萄和葡萄酒生产,让人民多喝一点葡萄酒。”……1997-2002年张裕产品的综合市场占有率连续四年稳居葡萄酒行业第一名,2002年达到21.42%。集团公司先后被国家轻工总会授予“全国轻工业优秀企业”、“山东省一轻工业明星企业”、“山东省一轻工业排头兵企业”等称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生存状况在l912—1920年、1937—1949年分别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分别指出其原因。
(2)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裕公司创办前夕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3)材料二反映了张裕公司创建后经历的三次重要发展机遇,分别指出机遇出现的政策原因。
(4)从张裕公司的百年发展历程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兰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此材料说明他受到的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          

A.官僚资本 B.外国资本 C.封建官府 D.地主阶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王是一位货币收藏爱好者,右图是他收藏的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纸币,面额伍仟元。从该图中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信息是  

A.滥发纸币,通货膨胀
B.中国币制改革取得重大成果
C.日本对中国经济侵略,日钞流通中国
D.钞票印刷业发展,近代中国民族工业进入发展的黄金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7年上海《大公报》连载漫画《三毛流浪记》,作品揭示了流浪儿童的苦难生活,三毛对当时中国市场上到处充斥着某国商品感到疑惑不解。这些外国商品最有可能来自

A.日本 B.英国 C.苏联 D.美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是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七省(川、滇、黔、陕、甘、湘、桂)开办的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1937.7~1944)。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大后方七省开办工厂的速度逐年递增
B.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大后方工业发展迅速
C. 大后方和沿海工业比例发生很大变化
D. 大后方工厂开办的主要原因是抵制日本的经济侵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8年8月19日到11月8日间,上海的商品价格上涨20倍,仅11月8日一
天,米价从清晨的300中国元一担涨到中午的1000元,而傍晚时已至1800元。"材料反映
的这一现象在当时产生的影响有
①加速蒋介石政权的崩溃            ②加速了当时国民经济濒临崩溃
③导致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④推动了抗战后农业的迅速复苏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该表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经济状况,对表中信息评析正确的是
国家资本经营的工矿产品占国统区工业品的比重(1947年)

产品名称
占国统区%
产品名称
占国统区%
钢铁
98
硫酸
80

78
纺锭
60

80
机制糖
90
出口植物油
70
机制纸
50

       ――资料来源 陈真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3辑,第1446页
A.国家资本的膨胀使国民经济得到高速发展
B.国家资本完全通过市场竞争获得垄断地位
C.国家资本的垄断地位阻滞了民营工业的发展
D.国家资本的扩充缓解了国民政府的统治危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的发展陷入困境的原因包括
①美国商品的涌入
②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③官僚资本的压迫
④繁重的捐税负担(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位老人回忆说,在上个世纪40年代后半期,县城的一些店铺,只要挂起“美
孚火水油(煤油)代理处”的招牌,各路兵勇就不敢进店勒索,此招牌有秦琼、尉迟恭的作用。
此事本质反映了(  )

A.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的敲诈勒索
B.为了自保,小店铺都挂起洋代办招牌
C.列强势力在中国较为强大
D.小店铺迷信贴门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