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观点认为,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全球,它显示出的变化相当少,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但实际上,从全球史观点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对欧洲霸权的削弱。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历史史实可以作为材料中“粗看一战后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的主要依据的是
A.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主要确立了列强在欧洲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
B.国联由英法操纵 |
C.欧洲的帝国主义阵营更加巩固 |
D.欧洲的海外殖民体系进一步扩大 |
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开始了对欧洲霸权的削弱”,下列不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美国主导的华盛顿体系形成 |
B.俄国退出帝国主义阵营 |
C.英日同盟被拆散和五强海军条约的签订 |
D.德国常备军被完全取消 |
19世纪末,当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初步形成后,英国并没有急于加入某一集团,而是继续奉行“光荣孤立”政策,其主要原因是
A.英国不想参与大国间的争霸斗争 | B.英国已完全丧失“海上霸主”的地位 |
C.不受条约约束,以便趁机在各地扩张 | D.利用两大集团的对立,使其相互牵制 |
阅读下列材料:
两次世界大战统计表
回答:
(1)根据材料指出20世纪战争的新变化。
(2)两次大战后形成的和平局面各具哪些特点?
图所示欧洲版图出现于
A.1914年前 |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
C.20世纪50年代 |
D.20世纪9O年代后 |
一战后,协约国声称用民族自决的原则来处理国际问题,但实际上却经常根据他们自己的利益违反这一原则。其中的表现有
①对俄国十月革命进行武装干涉 ②确认捷克斯洛伐克的独立和疆界
③同意犹太人建立以色列 ④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交给日本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学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后,张小明同学整理出以下知识点,你认为正确的有:
①战争爆发前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对抗集团
②在索姆河战役中德军首次使用新式武器坦克
③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
④中国北洋政府向同盟国宣战,是一战的战胜国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916年5月,英德两国海军在日德兰海面上展开了一场海战,德国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但在战略上并未打破英军封锁。关于这场海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一战期间最大的一次海战 | B.英国的损失大于德国 |
C.英军仍然掌握着制海权 | D.双方伤亡人数超过了凡尔登战役 |
一战中在陆地上发生了三大战役。下列关于这三大战役的表述错误的是:
A.战场都在法国 | B.时间都发生在1916年 |
C.双方都投入了大量兵力,伤亡惨重 | D.都发生在西线 |
1871年俾斯麦对当时欧洲关系作过比喻,说欧洲大陆像挤乘在同一辆马车里的旅客,面面相觑又满怀狐疑地相互戒备着,如有人将手摸向口袋里的手枪,其邻座则已做好先扣动扳机的准备。下列关于“欧洲旅客”在20世纪初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英德是当时矛盾最深的旅客 | B.英国放弃大陆均势政策插手欧洲事务 |
C.德奥意三国结成同盟 | D.欧洲国家担心德国俾斯麦挑起世界大战 |
“一战”造成了西欧国家的普遍衰落,下列哪一项不是西欧衰落的表现:
A 西欧各国的工业生产指数大幅下降
B 欧洲人的精神受到重创,充满了幻灭感和危机感
C 西欧失去了在国际舞台上的中心位置
D 英国成为债务国
下列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B 战争的导火线是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C 马恩河、索姆河战役都发生在西线战场
D 战争进入僵持局面,对同盟国十分有利
下图是凡尔登战役中激战过后德军遍地尸体的场景,关于凡尔登战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①凡尔登战役发生在西线战场②凡尔登战役的发动者是德国③德国在凡尔登战役中的目标是迫使法国最终退出一战④图片中的场景说明凡尔登战役及其残酷,这一战德军比法军伤亡更大
A.①③④ | B.①②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③ |
萨拉热窝事件后,尽管塞尔维亚满足了奥匈帝国的绝大部分苛刻要求,但奥匈帝国仍发动对塞尔维亚的战争。这说明
A.奥匈帝国难解心头之恨 | B.巴尔干地区的矛盾无法调和 |
C.奥匈帝国以强凌弱、欺人太甚 | D.德奥集团发动世界大战的要求十分迫切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