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三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规定:“共和国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制法律之权。总统公布两院所通过之法律,监督并保证其施行。”由此可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A.实行权力制衡的原则 |
B.总统的权力大于参众两院 |
C.总统有权制定或废除法律 |
D.参众两院具有同等的权力 |
丘吉尔在1941年6月22日发表广播演说:“俄国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也是英国的灾难,我们要给俄国和俄国人民一切可能的援助。”这表明( )
A.英国早就想帮助苏联 |
B.英国改变了对苏联的根本立场 |
C.苏联与英国面临着共同的敌人 |
D.丘吉尔变成苏联利益的维护者 |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具有划时代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二战( )
A.消除了国际秩序中的大国强权色彩 |
B.促成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
C.终结了帝国主义在世界的殖民统治 |
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的制度化进程 |
从1953年到1964年间,苏联的钢产量从3 810万吨增加为8 500万吨,煤产量从3.2亿吨增加为5.5亿吨,石油产量从5 280万吨增加为2.23亿吨,工人的生活得到改善,平均月工资从1955年的76.2卢布上升到1965年的104.2卢布。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改革( )
A.把农业作为经济改革的重点 |
B.以发展工业尤其重工业为重点 |
C.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
D.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
有学者指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法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最简短、最经济主义的一部宪法,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含糊不清、残缺不全可谓是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这一现象的出现乃是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使然。”这里的“特殊政治环境”是指( )
A.共和派以一票多数的微弱优势通过宪法 |
B.君主派和共和派相互斗争又相互妥协 |
C.君主派实力超过共和派 |
D.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 |
法、德两国是“一战”交战双方的主要成员国。德国首先向法宣战,其后法国也对德宣战。在宣战之前,双方需要经过的合法程序是( )
A.德国:首相经皇帝同意后宣战; 法国:议会提出法案,总统同意后宣战 |
B.德国:皇帝提出法案,议会同意后宣战;法国:议会直接宣战 |
C.德国:皇帝直接宣战; 法国:总统提出法案,部长副署,议会同意后宣战 |
D.德国:皇帝直接宣战; 法国:总统经议会同意后宣战 |
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 )
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
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
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这说明( )
A.美国丧失超级大国地位 | B.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
C.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形成 | D.美国经济受到欧洲挑战 |
德国法西斯头目戈培尔在他的日记中写到:“1939年初,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将使帝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这个计划是( )
A.吞并奥地利 | B.割占苏台德地区 |
C.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 D.进攻波兰 |
有学者指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法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最简短、最经济主义的一邵宪法,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含糊不清、残缺不全可谓是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这一现象的出现乃是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使然。”这里的“特殊政治环境”是指( )
A.共和派以一票多数的微弱优势通过宪法 |
B.君主派实力超过共和派 |
C.君主派和共和派相互斗争又相互妥协 |
D.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 |
法国共和制的艰难历程说明了 ①由封建专制到共和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发展 ③当时法国的封建主义还比较强大 ④法国人民反对共和制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一位苏联工人说:“他们假装他们在付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我们在工作。”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民众对社会主义丧失信念 | B.特权阶层引起民众不满 |
C.工人缺乏物质激励 | D.地方企业缺乏自主性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