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雅尔塔体系
高中历史

世界银行成立初期的宗旨是致力于欧洲经济复兴,并向西欧提供了大量贷款。但1948年以后,世界银行的贷款重点转向了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向它们提供长期开发资金。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因素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
C.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使美国的力量空前强大,为美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政治经济利益的要求建立美国主导下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这一秩序的基础就是能够带来世界经济繁荣的所谓“全球自由经济体制”,其核心内容是各国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从事国际贸易,输出或接受跨国投资,以此形成相互依存的世界体系,这种经济体系又必须由新的国际权力结构加以保障。因此,二战后美国外资政策的重点并不是对苏联的全面遏制,而是精心构建资本主义的全球体系。
——岳建勇《全球时代的美国与中国》
材料二

材料三 在冷战后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具有文化亲缘关系的国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相互合作。建立在具有文化共同性的国家基础之上的国际组织,如欧洲联盟,远比那些试图超越文化的国际组织成功。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材料四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近7万家跨国公司,其产值已经达到世界总产值的40%,贸易额约占世界贸易总额60%,对外投资约占全球直接投资90%,由于跨国公司通过市场内部化进行全球生产经营活动,因而使“经济无国界”,从而将全球的生产连为一体,并且形成了生产—研发—销售全球一体化。——摘自新华网
(1)依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特点。结合20世纪40年代有关史实,列举美国为构建这一体系所作出的努力。
(2)材料二中的图1反映当时欧洲形成了怎样的政治格局?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十年推动西欧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与图1比较,概括指出图2中欧洲政治版图发生的重大变化。
(3)材料三、四反映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两种趋势得到加强?概括指出导致两种趋势加强的政治背景。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联盟“成功”的历史原因。
(4)面对当今世界经济政治的深刻变化,中国应该怎么办?请从政治、经济方面各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战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处于不断演变之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中断了世界经济的正常发展,而且对其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了欧洲的世界经济中心地位,使原有的世界经济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德、意、日战败,英、法遭到削弱,唯独美国大发战争财,成为战后世界经济强国。据资料显示,到1945年,美国独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的60%,占对外贸易的32.5%以及黄金储备总量的59%,这种一枝独秀的压倒优势,为美国争夺世界霸权提供了基础,使得美国得以按照自己的设想构筑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确立自己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1)依据材料分析“美国得以按照自己的设想构筑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原因。为了确立“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美国在经济领域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二  西欧各国面积狭小,地域相连,历史上一直有着密切的各方面的交流与往来。加上这些国家经济结构、政治体制、价值观念和宗教信仰基本相同,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大,有强烈的文化认同感,比较容易向着共同的目标采取协调一致的政策。同目前世界上出现的其他区域性组织或集团的发展相比,当它们需要更大程度地培养成员国的政治、社会、文化认同感时,欧洲国家的共性似乎就成为它们走向联合的一种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了。
(2)依据材料指出“欧洲国家的共性”有哪些?二战以来欧洲在经济方面走向联合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材料三  据统计1997年世界贸易额己达到7万亿美元,世界贸易增长率比世界经济增长率高出2倍。国际资本的跨国流动也迅猛增长。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到1996年底累计己达3.2亿美元。4万家跨国公司及其它们30万家子公司遍布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几乎所有经济领域和产业部门。它们以其雄厚的资本和先进的技术有力地带动了世界经济的增长,同时把世界经济连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材料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怎样的发展趋势?其根本动力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英镑一直是占主导地位的国际货币,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元代替英镑成为国际储备货币。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   )

A.世界市场体系的完善 B.世界经济霸主的更替
C.经济全球化发展加速 D.国际金融制度的优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重建导致了巨大的增长(平均年增长率近50%)。欧洲经济从未有如此大的跃进。……国际贸易反映了这种新局势。以自由贸易为基础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自1948年起便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增长。欧洲在其中具有特殊地位。
——[法]德尼兹·加亚尔、阿尔德伯特等《欧洲史》
材料二  欧洲人口袋里装着“欧元”,无论到哪个“欧元区”去买东西,都用“欧元”来计算,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欧洲意识”。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三  从肯尼迪政府开始,标准的提法就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华盛顿官方一直表示希望看到欧洲成为一个单一的实体,有足够的力量同美国一起承担领导世界的责任和负担。这是有关这个问题的一套惯用的辞令。……美国也没有把美欧之间在伊朗和伊拉克问题上存在的分歧看作平等伙伴之间的问题,而是看作欧洲不服从美国的领导。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材料四  事实上,美国、日本、英国等国负债都很重……但是债务危机却发生在了欧元区的希腊等国。这不禁让人怀疑是美国借助金融危机搞垮欧元从而维持美国霸主地位的阴谋。
——王燕、赵杨《欧洲债务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促进欧洲经济恢复发展的“美国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元对欧洲及国际政治、经济产生的主要影响。
(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概括美国对欧洲一体化的真实态度,并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二战后美欧关系的基本特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国前总统萨科齐称:“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布雷顿森林协议,我们不能一边是多极世界,另一方面却全球只有单一储备货币。”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法国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倡导者
B.美元仍然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
C.萨科齐希望对世界贸易组织进行改革
D.布雷顿森林体系至今作用巨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一时事漫画《全球货币——美元》。代表美国、日本、西欧的三个人组成了一个美元的符号,美国人高高在上,得意扬扬。该漫画的寓意主要包括(    )

①美元的优势地位明显
②世界经济呈现三足鼎立格局
③西欧、日本共同阻止美国经济的扩张
④美国、日本、西欧经济在曲折中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6~1949年,美国对外投资增加了近50%。到1970 年,美国资本输出总额达1555亿美元,占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左右。这主要得益于(    )

A.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B.欧洲共同市场的形成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D.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当今世界愈来愈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不可逆转。黄小灿同学对此非常感兴趣,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了“经济全球化的渊源及发展”的探究学习,其中以下材料引起了他的关注和思考。
材料一:“离开卡迪兹之后的第33天,我进入了印度海,在那里我发现了许多居住着不计其数的居民的岛屿。我通过发布公开声明和展示国王旗帜的办法替我们最富有的国王占领了这些岛屿,岛上的居民无人表示反抗。”
——《全球通史》
材料二:
 
材料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哥伦布占领的“这些岛屿”属哪一大洲?哥伦布的地理大发现对世界联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所示的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就?这些成就对世界市场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是什么?哪一国家在这一体系中占主导地位?谈谈这一体系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走向全球化是近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可思议的是,开启人类这一历史大幕的,并不是当时(指15世纪末16世纪初)欧洲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而是偏居在欧洲大陆西南角上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推动小小的伊比利亚半岛征服海洋、进而主宰世界长达一个多世纪呢?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英国生产的棉纺织品80%销往海外,而所需的棉花几乎全部靠国外进口。这一时期,从欧洲输出的商品,主要是工业制成品,这些产品主要输往落后国家和殖民地;而殖民地则主要出口农矿原料,其中又以棉花和羊毛出口数量增长最快。
材料三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

年份
美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日本
1937年
41.4
12.5
6
9
4.8
1948年
56.4
11.7
4.1
4.3
1.5

材料四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经济全球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向前推进。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忧虑。
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西班牙、葡萄牙“征服海洋”的政治条件和精神因素;西班牙、葡萄牙开启了怎样的“人类历史大幕”?
(2)根据材料二,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在19世纪中期的世界市场中具有怎样的地位?结合材料分析促成这一地位的关键因素。
(3)材料三的数据表明,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有什么影响?
(4)根据你对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了解,选择一个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你的解决思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5月,某国际经济组织执董会批准了两个与中国有关的贷款项目。其中之一是河南焦作绿色交通及交通安全综合改善项目,贷款金额1亿美元,贷款期30年。据此判断该国际经济组织是(      )

A.世界银行 B.亚太经合组织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界贸易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复杂多变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统计,宋朝来华朝贡较多的国家和地区有:高丽41次、交趾45次、占城56次、三佛齐33次、大食40次、于阗34次、龟兹21次……。所贡之物……主要是本国土特产。宋朝对贡物采取“估价酬值”的办法,贡物估值后回赐金、银、钱、丝织品等以偿其值。
——《宋代的中外朝贡关系》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朝对外贸易的特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开展这种贸易的目的。
材料二    1930年,美国通过了《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对2万余种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立即引起欧洲国家对美国产品的报复措施,使全球贸易几乎终止。
(2)概括材料二中美国通过《斯姆特霍利关税法》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此举的背景。
材料三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宗旨是:“……在处理(缔约国间)贸易与经济事务关系方面,应以……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持续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的生产与交换为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作出互利互惠的安排,以便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
(3)吸取材料二的教训,分析材料三,指出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制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遵循了哪些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协定的签署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材料四

(4)识读材料四,你能提取出什么历史信息?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于何时加入的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加入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示国际机构成立的初衷是(    ) 

A.致力于战后的亚洲经济复兴
B.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
C.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
D.为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认为:“全世界都在努力生产美元能够购买的商品,而美国则负责生产美元……以印刷品的价格换取石油。”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B.世界银行的成立
C.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D.第二次世界大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班牙人是果园爱好者,除了给美洲带来橄榄树和欧洲葡萄树外,还带来了种类繁多的水果。作为回报,美洲印第安人贡献出非常丰富的粮食作物,特别是玉米和马铃薯,此外还有木薯、番茄等。……动植物的交换并不限于欧亚大陆和南北美洲之间,整个世界曾卷入这种交换。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反映了世界贸易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在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而印度等国的中央银行则直接持有英镑而不是黄金,“英镑等同于黄金几乎是天经地义的事”。
——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英镑在国际贸易中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下半叶英镑获得这一地位的经济原因。
材料三 无论在华盛顿还是海外,人们对布雷顿森林体系服务美国长远利益的初衷已不再有任何疑问,然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打消了疑虑,接受这样的思想:这个体系造福美国的同时也造福世界。
——《环球时报》:“布雷顿森林体系70年之痒”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如何理解材料中“这个体系造福美国的同时也造福世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雅尔塔体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