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来源有( )
①德国古典哲学 ②三大工人运动 ③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④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90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当宣言出版时,我们不能把它叫做社会主义宣言。在1847年,社会主义意味着资产阶级的运动,共产主义则意味着工人的运动。当时,社会主义至少在大陆上,是上流社会的,而共产主义运动却恰恰相反。”材料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奋斗的目标是( )
A.实现社会主义 | B.革除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
C.解放被压迫民族 | D.为工人阶级谋取利益 |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 )
A.是由马克思、恩格斯亲自起草的 |
B.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
C.广泛汲取了人类优秀的思想成果 |
D.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后来马克思和恩格斯却对《共产党宣言》做了修改。在《共产党宣言》德文新版上由两位作者签名的最后一篇序言中加了这么一句话:“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依据你所学史实判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加上这句话最可能的原因是( )
A.第一国际的瓦解 | B.马、恩革命运动的实践 |
C.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 | D.巴黎公社的伟大尝试 |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发表 |
B.《共产党宣言》发表 |
C.巴黎公社成立 |
D.第一国际成立 |
“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指空想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种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可见,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空想”是因为
A.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与阶级基础 |
B.深刻认识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
C.充分反映了世界无产阶级利益诉求 |
D.未启发欧洲工人阶级的斗争觉悟 |
《共产党宣言》中提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中,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从中可以看出无产阶级的根本任务是
A.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 B.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
C.确立生产资料公有制 | D.发展社会生产力 |
“他们虽然有社会变革的方案,但并不期望和打算通过无产者的起义来实现社会变革。他们肯定没有从革命或阶级斗争的观点来进行思考。实际上,他们几乎没有考虑过自己精心制作的蓝图如何才能付诸实践。”(《全球通史》)下列人物属于“他们”的有( )
A.圣西门 | B.黑格尔 | C.马克思 | D.列宁 |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奴隶主的理想;资产阶级把永葆资本主义制度作为他们的理想;无产阶级则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奋斗目标。这说明( )
A.在阶级社会,理想具有阶级性 |
B.他们的理想都是幻想 |
C.每一时代的人们都有美好的愿望 |
D.理想是虚无缥缈的东西 |
恩格斯说:“它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带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起到加利福尼亚止的世界各国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这里的“纲领”指的是( )
A.《共产党宣言》 | B.《法兰西内战》 |
C.《马赛曲》 | D.《国际歌》 |
1825年,在美国的印第安纳州,英国人欧文建立了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每个成员都参加劳动,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新和谐公社”的出现表明
A.资本主义福利制度得到发展 |
B.马克思主义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
C.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建立政权 |
D.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对社会制度的新探索 |
在中学毕业作文中,马克思以“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作为自己选择职业的目标,并倾注了毕生精力实践上述理想。他在19世纪40年代取得的实践成果是( )
A.参与第一国际的创立 | B.出版《资本论》 |
C.声援巴黎公社的斗争 | D.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有( )
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暴露
②欧洲工人运动兴起
③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
④工人运动走向国际联合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他是一个阶级的引领者,……也是另一种新型社会的预言者。他的学说,抛弃了空想的成分,以其缜密和严谨展示了无产者的前程”。材料中的“他”应该是( )
A.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坚力量 | B.法国启蒙运动的积极分子 |
C.倒幕运动的新兴地主代表 | D.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导师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