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美苏从对峙走向缓和
高中历史

在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轰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在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内相拥哭嚎,等待末日的到来。在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一个黑影、声响都令市民心惊肉跳。上述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1961年柏林危机

B.

苏伊士运河战争

C.

1964年越南战争

D.

古巴导弹危机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柏林墙树起来后,肯尼迪总统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堵不是防范外敌,而是防范自己人民的墙。”柏林墙归根结底应视为(   )

A.“柏林危机”的产物 B.“冷战”时代的产物
C.西德对峙的产物 D.东德封闭边界的产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40年代,美国乔治·凯南在致国务院电报中说:“总结起来说,我们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地妥协办法。……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交所曾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这个问题是我们有能力解决,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文中的“政治力量”指的是(   )

A.英国 B.苏联 C.日本 D.德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环球时报》记者报道:2006年5月13日,韩国和朝鲜决定,中断半个多世纪的南北铁路大动脉即西部的“京义线”和东部的“东海线”于当月25日进行试运行。造成当年朝韩南北铁路大动脉中断诸多因素中最根本的是(   ) 

A.韩国和朝鲜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 B.朝鲜半岛长期处于分裂状态
C.美苏“冷战”政策的结果 D.朝国和朝鲜经济发展差距巨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6年5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发表讲话批评俄罗斯的现状。讲话发表后,有关评论家认为切尼启动了第二波“冷战”。那么,第一波“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   )

A.丘吉尔的福尔敦演说 B.杜鲁门的国情咨文
C.马歇尔复兴欧洲计划 D.戴高乐的就职致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半岛形成两个国家。对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朝鲜半岛状况的正确表述是(   )

A. 两国之间缔结了和平条约
B. 两国均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C. 美苏分别保持着军事存在
D. 战争使两国对峙格局固定下来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9年美国发起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其目的是(   )

A.拉拢东欧国家 B.压制殖民地独立运动
C.军事上遏制苏联 D.与华沙条约组织对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战后,南北朝鲜分裂的主要原因是                               (    )

A.日本法西斯侵略朝鲜的后遗症 B.依据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
C.二战后,美苏冷战的结果 D.南北朝鲜不同的社会制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战后,为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基础的措施是                 (    )

A.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B.美国的大力扶植
C.进行广泛的社会改革,消除封建落后因素
D.利用朝鲜战争的有利时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早在两年前,即1956年2月25日赫鲁晓夫就已投过一颗震动共产党世界的炸弹,……他当时不停的流泪,将这位前独裁者描述成“有着病态疑心,极不信任他人的假货,认为它应该对屠杀“数千名官员,无数的共产党员”的做法负责。其中“投过一颗震动共产党世界的炸弹”是指                    (   )

A.赫鲁晓夫访美 B.古巴导弹危机
C.批判斯大林 D.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占领日本,采取削弱日本的政策。1948年,美国改行扶植日本的政策,力图将日本建成冷战的前哨阵地。这一政策转变

A. 成为日本长期推行仇视中国政策的开端
B. 促使美国承认美日平等伙伴关系
C. 提高了日本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
D. 标志着冷战在亚洲全面展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

A. 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 B. 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
C. 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 D. 缓和受援国社会矛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雅尔塔体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

A.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B.美苏国家利益产生冲突
C.世界大战改变了各国政治力量的对比
D.美苏意识形态方面的对立
来源:2008年河池市二高高考模拟试卷五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美苏从对峙走向缓和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