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格局的演变
下列图表的内容与20世纪的国际格局有关,左侧是史实的陈述,右侧是对陈述的推论判断这些推论正确与否,并在答题纸相应的序号中填上是或否
史 实 |
推 论 |
判断 |
①1882年三国同盟形成,1907年三国协约形成 |
英德矛盾是两大军事集团最主要矛盾 |
|
②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
是帝国主义国家争霸所造成 |
|
③《凡尔赛和约》把战争罪责推给德国及其盟国 |
是强权政治的产物 |
|
④英国的世界霸权在一战后遭到美国挑战 |
欧洲列强在世界舞台中已无发言权 |
|
⑤一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为20年代世界的相对平稳发展创造了条件 |
|
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91年1月,美国总统布什在其《国情咨文》中说:“我们是世界上唯一能够聚集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正是这一领导的重任以及实力,美国在一个寻求自由的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
材料二 遏制研制核武器和遏制提高核武器质量,结束研制新式先进的核武器,从而停止一切核武器爆炸试验和其他一切核爆炸,是在一切方面实现核裁军和核不扩散的一项有效措施。
材料三 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和平和发展两大问题,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 ——1990年3月邓小平《国际形势和经济问题》
请完成:
(1)材料一中美国成为“唯一能够聚集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的规定出自哪一国际条约?何时颁布?据材料三分析颁布的原因。
(3)美国对材料二中条约的态度怎样?原因何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是创造条件,使我们和其他国家能共同建立一种不受逼迫的生活方式……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
——杜鲁门1947年3月12日致国会两院的咨文
材料二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需要一个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出现。……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
——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
材料三 我知道,要摈弃旧的思维模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的惰性是很强的。然而个别国家总是试图把一个单极世界的模式,也就是自己独一无二的领导作用强加给这个世界。这是不现实的,甚至可能是很危险的。
——1998年2月8日叶利钦接受记者采访时发表的讲话
请回答:
材料一中所说的“外来压力”指的是哪些国家?美国对其采取了什么政策?
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美国“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的原因。
据材料三,简要分析20世纪90年代美国对外政策变化的表现及原因。
据材料一、二,列举史实说明美国的对外政策对中美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1年哈里曼就罗斯福要求苏联参加对日作战意图向国会作证时说:“存在的最大危险是苏联可能袖手旁观,而等我们牺牲了大批美国人生命,打败日本之后,红军长驱直入满洲和中国北部大片地区。那时苏联人就能轻而易举地以‘公众要求’为口实,建立满洲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了。罗斯福力图使斯大林先前所谈的一般保证,化为俄国尽早参加太平洋战争的行动,限制苏联在东方的扩张和取得苏联对中国国民党政府的支持。
——摘自《美国第82届国会关于远东军事形势听证会》
材料二:1945年2月10日,莫洛托夫向哈里曼递交一份“斯大林元帅关于苏联参加对日作战政治条件草案”,经罗斯福和斯大林修改后,即成为11日邀请丘吉尔共同签字的协定文本。其条件为:对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库页岛南部及邻近的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大连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也须予恢复。 ——摘自《国际条约集》(1945-1947)
材料三:苏联本身准备和中国国民政府签订一项苏中友好同盟协定,俾以其武力协助中国达成自日本枷锁下解放中国之目的。 ——摘自《国际条约集》(1945-1949)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美国要求苏联尽早参加太平洋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4分)
(2)据材料二,苏联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作战的条件说明了什么? (2分)
(3)结合材料一指出材料三表明了什么问题?(4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援华物资通过西北陆路运到中国,英美物资通过香港、越南和1938年开通的滇緬公路运到中国。威廉·凯宁在《飞越驼峰》一书中指出:“从这方面看,中国维持战争的能力完全变成了一个供应问题。”
材料二 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1942年3月,中国和美国合作,开辟了从印度阿萨姆邦汀江至中国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空中航线――驼峰航线。此后三年中,中、美通过这条航线,将大量物资空运到中国境内,中、美都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等
材料三 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签署《四国宣言》,提出:“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
——摘编自朱贵生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42年开辟驼峰航线的必要性。
(2)分析驼峰航线的作用。
(3)依据材料三分析《四国宣言》的主要目的。(3分)其基本宗旨在战后是如何落实的?(2分)
(4)依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正确解决当今国际社会所面临重大问题的认识。(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俾使我们和其他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在对德国和日本作战中,这是一个基本问题。我们的胜利乃是战胜那些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
——据杜鲁门总统一九四七年三月十二日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二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我们一直在进行谈判。我们在谈判中取得了一些进展,重要的事情上,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
——据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
材料三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998年2月8日在访问意大利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知道,要摒弃旧的思维模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的惰性是很强的。然后个别国家(注:美国)总是试图把一个单极世界的模式,也就是自己独一无二的领导作用强加给这个世界,这是不现实的,甚至可能是很危险的。”
材料一中,杜鲁门所说的“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在二战
后最指哪一国家?美国对其采取了什么政策?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尼克松为什么认为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
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90年代美国对外政策的目的,简要分析其原因。
上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美国对外政策对中美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简要说明。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杜鲁门说:“我决定,对日本的占领不能再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打算分割管制或划分占领区。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国和奥地利那样行动。”
——《杜鲁门回忆录》第一卷
材料二:1945年10月,占领当局指令修改宪法,(1946年)u月3日,《日本国宪法》在日本国会获得通过……《日本国宪法》第一条规定“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但同时内阁限制天皇的权利。过去只对天皇负责的内阁,现在发生了重大变化,依据宪法,只对国会负责。由国民选举产生的国会,即众议院和参议院,“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国家唯一的立法机关”。日本财阀……是特权商人与明治政权相结合形成的封建色彩极浓厚的垄断资本集团,1945年10月,根据占领当局的指令,解散财阀、禁止垄断的改革开始实施……
——吴于廑、齐世荣的《世界史·现代史》下卷
材料三:1948年12月24日,麦克阿瑟下令将囚禁的一批甲级战犯全部释放。1946年1月以来,按“公职整肃令”处理的战犯到1951年8月已基本上被解除整肃。
——李植丹、高明振《当代世界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美国处置战败国日本的意图。实际情况如何?
(2)材料二,分析美国占领当局的措施、政策及对战后初期日本历史发展的影响。
结合二战后初期国际形势的特点,分析当时美国对日政策的基本目的。
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符合时代的主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的结果使日本一跃而为新兴的军事强国,挤进了帝国主义的行列,构成对朝鲜和中国安全的威胁,进而纵横捭阖,与西方强国争权夺利。
日本对于三国干涉还辽,强迫它交出已到手的赃物,引为奇耻大辱,认定日、俄为争夺朝鲜和中国东北迟早必出一战。1904年2月,日、俄双方相互宣战。
――摘编自丁铭楠等《帝国主义侵华史》
材料二 1905年,日、俄签订《朴茨茅斯和约》。其主要内容有: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的政治、军事、经济的绝对利益;俄国自中国东北搬兵,除辽东半岛外,东北的一切地方均交还中国;俄国将辽东半岛的租借权、南满铁路太有关特权均无偿转让给日本。 ――摘编自赵建民《日本通史》
材料三 朝鲜半岛自分裂以来,民族饱尝对抗分裂之苦。“相约千年”的朝鲜和韩国首次首脑会晤,(2000年)6月15日在平壤落幕。双方在共商民族的和解与团结、交流与合作、和平与统一的大计上初结硕果,签署了《共同宣言》。北南首脑会晤的这一成果,利及北南、东北亚和亚太的和平与稳定。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材料四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的宗旨。……中国早就向世界庄严宣告,不论现在还是将来, 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胡锦涛在法国国民议会的演讲 (2004年1月27日)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甲午战争前日本利用什么机会出兵
朝鲜; 说明甲午战争后日俄矛盾日趋尖锐以致引发战争的原因;
分别归纳这两次战争对东北亚地区政治格局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导致朝鲜半岛出现分裂的直接
原因;归纳这次首脑会晤所取得的积极进展并指出其重要意义。
(3)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四,回答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原因。(6分)
(4)试举两例说明中国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所作的贡献。(2分)
(共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3年《星期六晚邮报》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安排的设想。具体措施有二: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二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材料二: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
材料三: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
——以上均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美国战后的什么战略意图?结合战后的国际背景进行分析。
(2)联系材料分析美国遇到的挑战主要指的是哪些力量的崛起?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苏联解体后,国际格局产生了哪些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彩虹是各不相同的颜色组成的,但它们汇集在一起,就成了一条绚丽夺目的彩带。我们的国家也是如此。我们有不同的习惯、哲学和生活方式。……我们的理想是可以汇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的……当我们结束这历史性的聚会,我们定能在世界的天空上看到那条希望的彩虹。
----德黑兰会议期间罗斯福在丘吉尔生日宴会上的演讲
材料二 我们在克里米亚这儿会晤,已重申我们的共同决心,在今后的和平时期中,一定要保持并加强在这次战争中使联合国家胜利成为可能和确定的目的方面和行动方面的团结一致。……唯有我们三国之间以及一切爱好自由的各国之间,继续增进的合作与了解,才能够实现人类最崇高的愿望——一种安全而且持久的和平……
——节选自《苏美英三国克里米亚会议公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彩虹”的寓意是什么?“我们”有什么共同的“理想”?
(2)结合材料一,指出为了看到“希望的彩虹”,会后盟军在欧洲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行动?这一行动有何意义?
(3)根据材料二,概括与会各国的设想。并结合战后初期国际格局的基本特点,简述这一设想是否得以实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美苏之间的斗争从两种制度、两大阵营之间的对抗转变
为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此后近半个世纪,尽管殖民主义体系的瓦解和第三世
界的兴起对美苏对抗起了很大的牵制作用,但未能根本扭转超级大国操纵国际政治的局面。
——孔庆茵《三种世界秩序模式的现实分析》
材料二: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全球化和恐怖主义等诸多新问题,美国不得不重视多
边合作,以便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新挑战。尤其是近一年来,美国陷入了经济危机,信贷紧
缩、股市动荡、企业破产、经济衰退,加之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美国也面临着极大
的困难。
请回答:
(1)材料一,概括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国际关系格局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⑵有人依据材料二的现象判断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后美国时代,你怎样认识这一观点?请说明
理由。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