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使人们“开眼界”的是
A.电视 | B.电影 | C.报纸 | D.广播 |
戊戌变法运动时期,社会上流传一首打油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做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这反映了
A.新服饰走向中下层民众 | B.不缠足运动风糜全社会 |
C.结辫陋习被彻底革除 | D.社会风俗改革之风悄然兴起 |
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网址是http//www.m1905.com,网址设置“1905”的寓意是( )
A.这一年电影诞生不久就传到了中国 |
B.这一年中国电影事业起步 |
C.这一年中国结束了电影无声的历史 |
D.这一年中国影片第一次获得国际荣誉 |
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
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
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20世纪初,中国偏远乡村出现了“穿洋装谒孔子”的现象。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的结果 |
B.启蒙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
C.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频临崩溃 |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清政府主持架设的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在
A.上海 | B.台湾 | C.南京 | D.北京 |
《中国现代化》一书记载:“民国元年后出现的几百家报纸、几十家学术或政论性杂志,以及十几万所大小学校,不仅使知识分子在数量上猛增,而且为他们提供了更为独立的职业(例如教师、记者)、社会地位和更大的社会流动可能性。”这反映了民国成立后( )
A.通俗性报刊更加活跃 |
B.报纸满足了市民文化消遣的需要 |
C.报纸实现了专门分工 |
D.知识分子队伍壮大,地位提高 |
辛亥革命后,一种新的服装款式开始在中国出现并流行起来,这种服装款式应该是:
A.中山装 | B.长袍 | C.西装 | D.旗袍 |
“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天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下列哪一项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A.铁路运输 | B.航运 |
C.航空 | D.电报通讯 |
1882年,上海街市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电灯。“创议之初,华人闻者以为奇事,一时谣言纷传,谓将遭电击,人心汹汹,不可抑制……以后试办无害,其禁乃开。”对此材料解析正确的是( )
A.中国政府禁止人们使用电灯照明 |
B.电灯的应用说明洋务运动取得成功 |
C.上海市民一直反对在市政中应用近代科技 |
D.近代城市生活受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 |
丁贤勇教授认为:“近代交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深刻的,它一方面改变着传统城乡经济格局、经济发展模式;另外一方面也影响着、推动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这表明近代交通
A.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B.中国向西方国家学习的步伐加快
D.有利于中国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D.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较为广泛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流行于这一时期的‘文明’一词,以其特有的模糊性和包容性罗括了种种旧俗之外的新事,使外洋飘来的东西在朦胧中减杀了腥膻气和夹生气。比之上一个世纪,‘以夷变夏’这个古老而又刺激过许多人神经的命题似乎已经在国人的灵魂和感情中越来越淡化了。”据此可以得出
A.近代中国的民众已接纳了外洋习俗 |
B.旧习俗已违背了近代化潮流 |
C.西方文明与中国旧习俗已完美融合 |
D.外来文明冲击了中国旧习俗 |
《女学报•做学生的快乐》(1903年)登载:“现在上海几个女学堂的女学生,一个个神清气爽、磊落大方……身体没有一点弯曲,好似春天的修竹一样细直……比那种涂脂抹粉、一步三扭的小脚伶仃的样子,真是天地了。”这表明当时上海
A.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 B.生活习俗发生了变化 |
C.人们的审美观向西方看齐 | D.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 |
民国时期,随着洋装在中国的流行,促成了中国服饰的改良。当时出现的中西合璧的服装是( )
A.西服礼帽 | B.男女礼服 | C.华冠儒服 | D.旗袍、中山装 |
1913年章太炎在报上刊登征婚广告,条件是:以湖北籍女子为限;须文理清顺;大家闺秀;要不沾染学堂中平等自由之恶习;有从夫之美德。其开创风气的表现是 ( )。
A.婚礼简约 | B.自主择偶 |
C.自由恋爱 | D.夫妻平等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