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9年英国人呤唎在广州街头散步,“看见很多中国姑娘的天足上穿着欧式鞋,头上包着鲜艳的曼彻斯特式的头巾,作手帕形,对角折叠,在颏下打了一个结子,两角整整齐齐地向两边伸出。……觉得广州姑娘的欧化癖是引入注目的。”下列对材料的理解,表述正确的是( )
A.女子缠足的恶俗已被政府明令禁止 | B.广州开放较早导致女子服饰普遍西化 |
C.西方工业品输入影响民众生活习俗 | D.沿海地区的开放使女子已经获得解放 |
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 | B.《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 |
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 | D.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 |
民国著名记者、作家曹聚仁曾有一个判断:“一部中国近代文化史,从侧面看去,正是一部印刷机器发达史;而是一部近代中国文学史,从侧面看去,又正是一部新闻事业发展史。”从社会生活史角度看,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
A.商业资本投资印刷业而获得丰厚利润 | B.废除科举制迫使读书人投身实业 |
C.技术革新扩大了大众传媒的影响 | D.社会变革促进了阅读习气的变化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在中国近代,“来自西方的商品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它没有大炮那么可怕,但比大炮更有力量,它不像思想那么感染人心,但却比思想更广泛地走到每一个人的生活里去。”下列西方事物成为中国人生活组成部分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西装 ②电话 ③无线广播 ④电影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③ | C.②①③④ | D.④①②③ |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衣食”篇中提出,“以中西的服饰相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材料表明作者的观点是( )
A.西装必将风行全国 | B.传统服饰有强大生命力 |
C.中西服饰各有特点 | D.列强侵略引起服饰变化 |
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宕延,以入架买空盘之误”。可见其创办的目的是
A.娱乐大众 | B.报道国内外大事 |
C.宣传政治主张 | D.传播商业信息 |
认真阅读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引自《上海研究资料》)
年份 |
人力车 |
马车 |
轿子 |
马 |
自行车 |
摩托车 |
汽车 |
公共汽车 |
有轨电车 |
1889 |
6984 |
544 |
9 |
11 |
0 |
0 |
0 |
0 |
0 |
1926 |
14600 |
0 |
0 |
0 |
3459 |
194 |
3764 |
172 |
922 |
注:1889年数字系3天平均所得,1926年数字则是2天平均所得
该表不能反映近代上海
A.汽车制造业有所发展 B.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
C.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D.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
从19世纪末自行车从西方传入中国,成为宫廷贵族的玩具;到20世纪60、70年代自行车和缝纫机、手表一起成为年轻人结婚必备的三大件;再到80年代,自行车逐渐成为中国人最重要、最普及的代步工具;如今自行车不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交通工具,也是人们健身、休闲的好方式。自行车命运的变迁不能说明
A.中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 B.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 |
C.中国自行车工业世界领先 | D.人们环保、健身意识的增强 |
1913年1月,《大公报》有文章描述当时女性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的现象:“于是有所谓女子北伐军,女子敢死队,有所谓女子同盟会,女子参政团,女子自由党。”这种现象反映了
A.自由平等的时代诉求 | B.救亡图存的历史潮流 |
C.民主共和的思想观念 | D.婚姻自主的社会风尚 |
从下面两幅图片可以看出
A.马嘎尔尼拜见方式折中了东西方外交礼仪 |
B.乾隆帝完全放弃了传统华夷观 |
C.中国传统的华夷观是清朝衰落的主要原因 |
D.鸦片战争后中国外交近代化 |
清远自行车爱好者翘首以盼的北江市区段南岸绿道工程即全省一条全程一线江景的特色慢行绿道现已开通。自行车从西方传入中国,先后成为宫廷贵族的玩具、年轻人结婚必备的三大件之一、代步工具和人们健身、休闲的好方式。自行车命运的变迁不能说明
A.中国自行车工业世界领先 | B.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 |
C.中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 D.人们环保、健身意识的增强 |
1863年3月7日,《上海新报》上刊登了如下的启事,由此可见
A.照相留念已成为百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
B.通商口岸的生活已发生某些变化 |
C.上海居民的生活明显带有半殖民地的色彩 |
D.标志中国照相业的诞生 |
晚清人士恽毓鼎的日记写道:“此辫与我相守五十年,一旦截之,不无恋恋。唯上流社会人俱已濯濯,余既不能杜门自守,不免驰骤于酹酢场中,日受刺激,只可降心从众矣。”由此看见他剪辫是出于
A.被迫顺应时局 | B.反清革命的需要 |
C.彻底与旧风俗决裂 | D.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
从清初的“剃发令”到太平天国的“蓄发令”,再到辛亥革命的“剪发易服”和随之出现的“保辫会”,国人的头发承载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下面对“辫发之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欧风美雨作用的产物 | B.体现了历史的不断进步 |
C.是激烈政治斗争的反映 | D.昭示了国人的文明程度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