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思想家王韬在论述铁路作用时说,“国家于有事之时,运饷糈,装器械,载兵士,征叛逆,指日可以集事”,他认为铁路的主要作用在( )
A.调运快捷 | B.连接中外 |
C.资源开发 | D.经济交流 |
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指出:“男女皆平等独立,婚姻之事不复名为夫妇,只许订岁月交好之和约而已,行之六十年,则全世界之人类皆无家矣。……全世界之人既无家,则去国而至大同易易矣。”在这里,康有为所要表达的思想主张是( )
A.婚姻与家庭革命是实现人类大同的重要途径 |
B.消灭家庭私有制实现人人平等 |
C.和约婚姻是实现人类平等的基础 |
D.男女独立式的婚姻制度将导致全世界的人无家可归 |
随着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文人论政”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社会背景是:①列强侵华,民族危机②政府腐败,人民困苦③思想启蒙,民智渐开④民主实现,言路畅通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下面是某同学自制的课外学习卡片“直隶总督袁世凯在天津的部分活动”。据其内容可以得出合理结论( )
A.天津的近代化运动走在全国前列 |
B.袁世凯是天津洋务派的代表人物 |
C.袁世凯率先冲破重农抑商政策 |
D.袁世凯的活动促进了天津的近代化 |
三峡博物馆保存有国家一级文物《大汉四川军政府示》。内容为:“照得编结毛辫,向非汉制所遗。自从满清入主,强迫人民为之。现已实行改革,积习自当力除。惟直光复伊始,剪否听民便宜。衣服暂可仍旧,并非必仿泰西。凡我大汉民族,切勿误会惊疑。”从中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有( )
①满汉矛盾体现为是否剪辫子
②体现了四川革命者理性、宽容的态度
③民国时期的“发型”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④20世纪初的剪辫子风潮首先从四川地区开始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②③ |
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
A.电报业 | B.大众报业 |
C.铁路交通业 | D.轮船航运业 |
“洋楼层叠,大厦云连。建筑宏伟,雕刻优美。电线铁道,纵横如网。汽车马车,往来如梳(梭)。广大公园,环植四时花木。道平如砥,旁植乔树,郁郁葱葱。微妙之乐,来自空际……烟筒林立,上矗霄汉。吐气成球,漫濛如雾。机声轧轧,声闻于天……未开之民,置身斯境,目眩神迷……曰文明文明,其在是矣”。材料反映出当时部分中国人眼中“文明”的核心是( )
A.近代交通工具 | B.近代化的城市生活环境 |
C.物质生活的近代化 | D.近代工业的发展 |
当时人们流传着:“不剪发不算革命,并且也不算时髦,走不进大衙门去说话,走不进学堂去读书。”一时间,剪辫浪潮席卷大江南北。此事发生在
A.鸦片战争时期 | B.辛亥革命时期 |
C.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 D.新文化运动时期 |
下侧漫画《发辫之将来》从本质上表明,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 )
A.盲目崇尚西洋风尚 |
B.刻意保存传统精华 |
C.旧有观念根深蒂固 |
D.主动破除国人陋俗 |
有学者指出,当中国从农业、前现代化国家迈向准工业化、现代化社会时,大家庭体系和家族社会也就不复存在了。中国近代最早由政府施行并对传统家庭产生瓦解作用的是( )
A.谕令各省广为制造增加就业 |
B.开办近代学校发展新式教育 |
C.发布废跪拜礼命令倡导人格平等 |
D.颁布近代法律否定家长宗法制度 |
下面是《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一段关于“文明婚礼”的描述:“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穿双西式履,凡凤冠霞帔、锦衣绣裙、红鞋绿袜一律不用;昂染登舆,香花簇拥,四无障碍,无须伪啼假哭,扶持背负;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请问,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
①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②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
③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
④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社会的进步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美国人何天爵在《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形象》中说:“1875年5月,一位尊贵的清朝官员与一位美国姑娘喜结良缘。得知这一消息后,我与领事想顺便就中美联姻一事向总理衙门的官员表示祝贺。……我的话说完之后,有一段时间是死一般的静寂。最后还是恭亲王先抬起了头,接着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说:今天真是热得可怕。”官员出现“死一般的静寂”是因为
A.婚姻观念简约文明 | B.中美文化趋向融合 |
C.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 D.政府无法掌控婚俗 |
近代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下列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轮船招商局成立引发外国轮船公司不安
②唐胥铁路的火车开始运输开平煤矿的原煤
③北京丰泰照相馆开拍电影《定军山》
④政府命令警察督查民众的 “剪辫”行为
A.①②③④ | B.③①②④ |
C.①③②④ | D.②①③④ |
清末的上海,“无论其为官为商为士为民,但稍有赢余,即莫不竟以衣服炫耀为务,即下至娼优隶卒,就其外貌观之,俨然望族之家。”民国初年,这种杜会现象较之清末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变化表明当时( )
A.服饰的西化现象逐渐风靡上海 |
B.政治变革促进了经济的空前繁荣 |
C.上海社会等级观念日益淡化 |
D.攀比之风盛行导致社会风气败坏 |
1872年,詹天佑随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留美期间,他深感中西方发展的差距,决心学好西方科技,报效祖国。詹天佑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成功建造了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滦河大桥 |
B.设计修建中国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 |
C.创造中国铁路史上的奇迹——设计修建京张铁路 |
D.支持保路运动和推动铁路建设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