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形成了一个积累大量财富的商人群体--淮扬盐商。康乾年间,"奢靡风习创于盐商,而操他业以致富者群慕效之",扬州地区物质繁荣、名流荟萃,周边乃至全国都追慕扬州,以至"作事轩昂,向曰'扬气'……尽事奢华也"。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1)阅读材料一,回答何谓"扬气"。它的出现对思想观念有何影响?
材料二 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了"。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2)材料二中的"洋气"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的原因。
材料三 20世纪末,中国百姓生活中,电话从"摇着打"到"走着打",汽车从奢侈品到代步工具。世界名牌服饰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可供选择的服饰多了,将服饰产品打造成国内甚至国际品牌,成了众多服饰厂家的经营诉求。世界服装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得到更多体现。
--摘编自严昌洪《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等
(3)对比材料二与材料三,分析中国人在对外态度上有何进步。
(4)综上,你认为影响社会生活风尚的因素有哪些?
医疗与卫生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民族、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其发展过程中必然伴随着社会内部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的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中叶后,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工商业城市人口骤增……英国依然遵循着自中世纪以来的自治及自由放任的传统,这种与现实社会脱节的地方管理使公共卫生更加恶化……医疗卫生改革者查得威克提出应设立一个中央政府部门承担公共卫生的基本责任等建议……1838年霍乱病再度流行,这终于使政府开始意识到卫生问题的严重性。至1848年通过《公共卫生法案》,建立了中央卫生理事会。此后中央政府干预公共卫生的思想被保留了下来,这也为英国向福利国家的迈进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张丽丽《19世纪英国公共卫生立法研究》
材料二 原夫西医之敢于操刀以剿人者,由于病人死后无论亲疏贵贱,皆许医者剐剔以搜寻所病而考其详……必其不惜死者以为救生之术而后可;若使人皆孝子慈孙,必不忍弃其祖父未寒之尸而听人之剐剔。此中华所不能行,而西医遂独擅其长也。
——摘自清朝大臣志刚《西医开刀》(1869年)
西人于医学最严,必先于其国中考证无讹,然后出试其技,惧以疏庸杀人也……西人治病不讲求切脉,专用补、泻二法,盖实者泻之,虚者补之……若其治西人验而华人或不验者,究因脏腑厚薄之不同耳。
——摘编自王韬《瀛蠕杂志》(1875年)
(西方国家)大城内,能开深沟,街道光,房屋不密,则清气多而污浊少……各西国瘟疫,较之昔时更少。凡开沟与冲沟为城中紧要之事……清积秽以肃观瞻,免发毒染,一也;禁病猪坏牛,认真严罚,以免生病,二也……设医局以重民命,四也;挑清粪溺,祛除病毒,以免传染,五也……即痘疮之患,传染甚危,若不创设痘局以调理,此症不知伊于胡底……各种致病之由,相沿已久,非一时骤能改革。况禁阻之权,非一家可能操,所谓有善法,尤贵有善人。
——摘编自郑观应《中外卫生要旨》(1895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英国医疗卫生改革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思想界对西方医疗与卫生的态度,并予以评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家,甜蜜的家”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中产阶级(包括经理、作家、教师、医生、律师等)的忠实信仰。当时有作家写道:“我在办公室里的生活与在家中的生活完全分离,我有两个自己:我是一个公民,我是一个男人。”当时有一封家信中说道:“他以为他可永远占有这个阶梯,殊不知他麾下某位头脑敏捷、胆识过人的家伙已突然取而代之”,有学者指出“家的真正本质是避难所”。在家庭内法律支持社会的传统,即父亲的意志是最高的。法律赋予丈夫对妻儿几乎绝对的统治权。“家庭天使观”是“甜蜜的家”之观念中又一个重要内涵。它认为家是一个妇女的工程,女人最主要的职责是相夫教子、操持家务等。随着中产阶级的日益壮大,他们的价值观为这一时期英国人,甚至包括工人阶级的普遍认同。维多利亚女王努力在人民心目中树立“国母”形象,一篇曾刊于家庭经济杂志的文章就指出:“没有了家,大英帝国也不可能荣华。”
——摘编自李宝芳《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中产阶级的家庭观念》等
材料二 20世纪20一40年代,中国城市多数家庭的成员从工商业、服务业等工作中获取收入,妇女从事职业拥有经济来源,家庭成员之间人身依附性减少。农村家庭的消费资料仍有一半或更多来自自家的农产品,以家长为中心的生活方式居多。民国政府新《民法》规定离婚和结婚一样自由。燕京大学女生有96.7%的人赞成“无爱情即离婚”,上海“审判厅请求离婚案多”,而农村家庭中离婚现象则并不多见,甚至“夫可以出妻嫁妻”。
——摘编自张国刚主编《中国家庭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甜蜜的家”之观念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20—40年代中国家庭变迁的特点。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影响这一时期中国家庭变迁的主要社会因素。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阐述你对家庭变迁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
农村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草市原来是乡村定期集市,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到宋代,其中一部分发展成为居民点,个别的上升为县、镇;而紧临州县城郭的草市,则发展成为新的商业市区。这类市区,居民稠密,商铺店肆林立,交易繁盛,与城郭以内的原有市区,并无区别。有的地方,甚至远远超过了城郭内的旧市区。这类草市,已经突破了原来乡村集市的涵义,成为州县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类草市,宋政府并不把它作为乡村的一部分,而作为城市的一部分加以管理。宋神宗熙宁年间,全国各地乡村都编排保甲,按时教阅,而对“诸城外草市及镇市”虽也编排保甲,但不把它们“附入乡村都保”,亦不按时教阅,而是与城市坊郭户一样,受厢的管辖,而在没有厢制的州县,则直接受县的管辖,同乡村完且脱节。
——农业科技史话(上)
(1)依据材料一,指出宋朝草市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材料二 英国城镇化初期的圈地运动对农民的盘剥,破坏了农业生产力,激化了社会矛盾。这个沉痛教训使英国政府认识到农业是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基础,政府必须制定相关法律来保证城乡统筹发展。从1948年《城乡规划法案》生效起,英国强化农业主体地位,严格控制农地开发,不管是私人或公共机构征用土地,都必须获得当局授予的规划许可证,并且向土地所有者支付补偿。通过实施该法案,使农业用地有了法律保障。英国城镇化在产业支撑方面创造了一种离土不离乡的乡村工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以乡村为依托,重点发展以农业为加工对象的乡村工业。乡村工业发展的逐步集中,推动了农业与工业的分工,实现了农民的就地转化,同时又为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提供了保障。它一方面把农村改造成为宜居的小城镇,导致了新工商业城市的出现和成长,促进了城市和乡村的融合,加快了农村的城市化过程;另一方面缓解了大城市沉重的压力。
——刘恩东 《英国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主要经验》
(2)依据材料二,概括说明英国是怎样推进城镇化建设的。
材料三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是“中国农村社会发展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社会运动”。救济农村即拯救国家的普遍认识,是乡村建设运动兴起的强大动力。乡村建设工作者认为中国农村的问题是愚、穷、弱、私,并针对性地制定了以文艺教育攻愚、发扬知识力,以生计教育攻穷,开发生产力,以卫生教育攻弱,培养强健力,以公民教育攻私,增强团结力的系统方法。乡村建设运动的内容,包罗宏富且成效显著。然而在当时的国际背景和土地制度下,乡建工作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所增加的收获,一旦国外农产品倾销,就不可能转变为农民收入的增加,所以,乡村建设运动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徐秀丽《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
有效获取和正确解读历史信息,是研习历史的重要前提。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儒家的“知天命”推动了古代的天文观察和天文学研究;天文历法的研究离不开数学,因而儒学把数学列为“六艺”之一,由此激发了很多儒生对数学的研究;儒家以“仁”为核心,于是以治病救人的医学为“仁道,主张“不为良相,但为良医”;儒家认为治国要以农为本,对农学的重视乃是其题中之意。其次,儒学的一些思想方法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积极意义。如孔子的“举一反三”、孟子的“苟求其故”,对于古代科学家开拓研究思路,探寻事物规律具有深远影响。
——摘自王永星的《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材料二 1915年各省工场数及职工数
省份 |
工场数 |
职工数(万) |
人口总数(万) |
山东 |
936 |
2.4774 |
3792 |
江苏 |
1288 |
14.2678 |
2588 |
安徽 |
386 |
2.468 |
1622 |
湖北 |
532 |
3.679 |
3414 |
云南 |
—— |
—— |
932 |
——摘编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三 下图是上海三兴烟草公司(成立于1924年,位于上海美租界)刊登在1926年10月10日《申报》上的一则“孙文牌香烟”广告。
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儒学对我国古代科技的影响。从儒学的发展历程看,你认为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两个高峰时期应该是什么时期?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3)依据材料三,可以研究出民国初期哪些历史主题?列举三项即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一组 图1 近代北京四合院 第一组 图2 近代北京四合院
第二组 图3 近代欧洲民居 第二组 图4 近代欧洲民居
比较两组图片,提取图片中有关近代中国与近代欧洲民居发展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纸,现存对这一封建官报作最早记载的文献,是载于唐代孙樵《经纬集》中的《读“开元杂报”》一文。他在这篇文章中记载了开元时期有一种每天条布于宫门之外的朝政简讯的讯息,孙樵将其内容与编年史《开元录》进行比较,发现每一条都有根据……,其中对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封禅事件的渲染极为隆重。到了后唐和宋代,这种朝政简报被通称为“朝报”,作为中央政府公开发布宫廷新闻的工具,直接向民众宣布,时效迅速。
──黄蝴《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材料二:《东西洋考》是1833年在广州由普鲁士传教士创办和主编的在我国本土上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采用中国纪年,引用儒家语录,内容是由宗教、伦理道德和科学文化知识组成……,它主要是为商业服务……设立新闻专栏……刊出中外贸易进出口货物的价目表,这两项属中文近代报刊首创。 1833年12月该刊第5期……向中国读者首次介绍了西方报刊的情况和新闻自由问题。
──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
材料三: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办的《青年杂志》创刊,揭开新文化运动序幕,也开始了中国报刊发展的新阶段。五四运动时期,以《新青年》、《每周评论》等杂志为主导,进步报刊鼓吹科学与民主,抨击封建专制……。在业务上,此时的报刊普遍改用白话文,报纸注重新闻特性,……编排更为科学活泼。之后,报刊获得较大发展,1926年全国报刊已有六百二十八种。商办《申报》、《新闻报》发行量超过十万份……。
──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邸报的功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外国在中国创办报刊的时代背景及其特点。
(3)依据材料三,概括《新青年》创刊后中国报刊发展的新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如何认识报刊业发展与人类文明演进的关系。
交通工具的变化,是国人对历史变迁的一种记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末民国时期的整个中国,就是这样一个交通工具的博览会,在新式交通工具奔驰于大地、航行于江河、飞行于天空的同时,有更多古老的交通工具仍在城乡水陆交通线上通行。
材料二:“造出争气车,献给毛主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当第一辆凤凰轿车驶进中南海时,周恩来总理坐上去绕着中南海兜了一圈,下车后语重心长地说:“还是水平问题啊!”
材料三:城市公共交通遇到了一种尴尬,……改革开放初期,非机动车(除了自行车和残疾人用车外)曾一度从城市的马路上消失。曾几何时,……下岗人员的增加,农村……劳动力也涌到城市找工作,……慢慢地发展为机动三轮车满大街跑,人力三轮车也卷土重来。
——据《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等
(1)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以材料二汽车制造业为例,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工业的生产状况。为改变这一状况,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3)材料三中的“尴尬”指什么?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交通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看到交通发展的轨迹。
材料一 秦汉的交通建设,在道路和河渠方面,以及馆舍邮驿,都很注意。道路之开辟者,有驰道,通西南夷道,通南越道,裹斜道,回中道,子午道,飞狐道,马援所刊道和峤(高而尖的山)道。尤其秦之驰道,“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
——白寿彝《中国交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时期道路修建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秦汉时期道路的修建对当时社会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
材料二 上海开埠前后,盛行的交通工具就是独轮车和轿子,这两种交通工具是中国传统式的,为中国所独有。当时的官吏、商人与小康市民,均乘坐轿子。租界开辟后,周围相继建成一些工厂,男女工都有。一些女工为了去较远的纺织厂上班,往往相约合坐独轮车前往,并且渐成风气。19世纪50年代上海租界外国侨民逐渐增多,式样洋派的西式马车应运而生,有双轮、四轮者,有一马、双马者,其式随意构造,宜晴宜雨。1874年,法国人米拉,从日本引进了黄包车,从租界当局取得了营业执照,最多时达到五六万辆。1901年一位叫李恩时的匈牙利人带了两辆汽车登陆上海,从那时起,上海乃至中国才有了汽车,汽车落户上海后,发展极为迅速。1908年3月5日,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正式通车营业,意味着上海现代公共交通工具的起步。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马路上,是各种交通工具最为混杂的年代,“每天要通过大量各式各样的车辆——汽车、卡车、电车、马车、自行车、人力车、独轮推车、手推车……以及成千上万的行人”。新与旧、快与慢,并驾齐驱,蔚为大观。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解读上海交通工具在近代中国前期的变化历程。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世界交通大事记
19世纪以前 |
人类的主要交通工具是畜力、帆船等。动力主要是自然提供的,行驶里程相对较短 |
1803年 |
美国人富尔顿造出了一艘蒸汽机轮船,在巴黎塞纳河上试航,轰动一时。 |
1825年 |
世界上第一条行驶蒸汽机车的永久性公用运输设施,英国斯托克顿——达灵顿的铁路正式通车标志着近代铁路运输业开端 |
1835年 |
德国第一条铁路(纽伦堡—菲尔特,6公里)通车 |
1886年 |
美国人福特发明了第一辆内燃机驱动的汽车,从此人类进入了汽车时代 |
1903年 |
美国人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终于飞上了蓝天,距离虽短,却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
(3)阅读上表,对世界交通发展历程划分阶段并说明理由。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交通迅速发展的历史条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三个新兴的社会现象是大城市的兴起。政府发起的自强运动,主要集中在沿海和条约口岸,这些地方更容易获得外国的支助,外国人及其企业如银行、贸易公司和工厂也主要分布在这些港口和租借地。而且这些地方比较安全、外资集中,使得中国商人都移居那里,同时,失去生计的农民也来到城市寻找工作,他们往往在外国人或中国企业家的工厂里聊以度日,越来越多的条约口岸成为中国金融、工业和人口集中之地,如上海、南京、广州、汉口和天津都发展成为相当规模和拥有一定财富的中心城市。城市和以城市为中心的工业成长,勾勒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崛起。
——摘自徐中约著《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城市化使工业化以前就已存在的社会问题更为激化。飞速发展的城市往往不具备城市基础设施,如卫生设施、水道网,甚至清扫街道的机构。众多的人住在穷困和拥挤不堪的地方,流行病极易蔓延。1844年,恩格斯写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揭露了曼彻斯特穷人们可怕的生活条件。伦敦东区的简陋破屋是19世纪欧洲最贫穷的地方。面对这些苦难,有些人认为城市意味着传统社会行为的毁灭,意味着宗教与现存社会秩序处于危险之中。他们有时甚至认为城市最适合于发动革命。从此“危险的阶级”使许多政府感到不安。
——摘自加亚尔等著《欧洲史》
材料三 1850年以后的65年……城市在西方继续发展。英国开始,好几个国家超过了50%的城市化水平线,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半数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里。不过,城市政府在应对由于增长而形成的压力问题中强化了自己的权力。公共卫生设施改善了,而且在城市历史上,死亡率第一次降低到出生率以下。公园、博物馆、有效的食品与居住设施法规,以及更有效的警察力量等,都为城市生活增加了安全感和物质与文化条件。
——摘自斯特恩斯等著《全球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大城市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则材料对城市化的态度,并予以分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引导)之以政(政令、法制等强权机构), 齐(整治)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材料二 有人说:服饰,是人体的又一层“皮肤”,是流动着的“‘软”雕塑。……
隋唐时期经济发达,比较开放,在服饰的特点上明显带有西域风格,妇女服饰讲究华丽,(对日本和服的影响)一般人是穿白色圆领的长裳,低下阶层穿的是用麻、毛织成的粗褐。多为宽裳、长裙、披(指披在肩上的长围巾)、发髻式样多样。还有特别的短袖半臂裳,是套在长裳外面,……
(明朝),洪武皇帝为削弱外蒙古的影响,强调中国人的服饰习惯应回归早期的中国朝代,如汉、唐、宋等朝。洪武三年和十六年,朝廷制定了一些与服饰相关的条例。……
清代是我国服装史上改变最大的一个朝代,清朝是个满汉文化交融的时代,尤其是服装文化, ……保留原有服装传统最多的非汉族王朝。清朝的衣服长袍马褂(骑马比较方便),早先是富贵人家才穿的服饰,平日所戴的便帽就是瓜皮小帽,颜色是外面黑,里面红。汉族妇女服装,一般为长袍长裤或长裙,高底鞋,发髻为“两把头”的梳法。满族妇女的服装主要是旗袍,早期是宽宽大大的,后来才变成了有腰身,在旗袍的外面再加一件背心。他们的鞋子也很特别,是一种花盆式的高底鞋。
……从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政府官员和人们在公开场合中都要求穿西式服装。出版在政府刊物上的服装章程描述了正确的着装,并有图画说明衣物和头饰的要求。然而,政府规定,各种式样的男女服装都只能取材于中国本土。确切地说就是,无论服装的外国起源或样式,凡是被选定为所有大小礼仪场合的新礼服,都应体现出新建立起来的国民自豪感。
1949年后的中国,服饰传统被摒弃在一旁。文化大革命十年间,男人和女人都只穿着统一规划的深蓝色或灰色的棉上衣和长裤。 ……
现代服饰一般分为时髦、流行与传统3类。时装是设计师们艺术创作的精品,实用性较小,往往只在时装发布会上昙花一现,瞬息即逝。其中一些生命力较强的服饰,受到人们的喜爱,则会超越国度,在国际一定范围内流行起来,就成为流行服装。除此之外,社会变革,文化变迁,现代科学的进展以及艺术潮流的涨落,都会影响纺织服装工业,引发人们更新服饰美的标准。
——摘自2006年10月16日 石狮日报
材料三 他(毛泽东)说:“我写的文章就是反映这几十年斗争的过程,是人民革命斗争的产物,不是凭自己的脑子空想出来的。先要有人民的革命斗争,然后反映在我们这些人的脑子里。既然有人民革命斗争,就产生要采取什么政策、策略、理论、战略战术的问题,栽了跟头,遭到失败,受过压迫,这才懂得并能够写出东西来。”
——摘自《人民日报》(2013年12月25日07版)
(1)材料一反映儒家治国的什么主张?与儒家这一治国主张相反的是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隋唐、明朝、清代、民国、文化大革命、现代的服饰特点,中国服饰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3)你是否认同毛泽东的说法?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近日,教育部网站披露了已经制定完成的高考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中高考英语改革的部分细节,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大家谈沦的焦点更引申到此举对中国“英语热”的影响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泾浜泛指洋场和租界。上海租界设立后,原来在香港、澳门、广州以及南洋的洋行纷纷在上海开设分支机构,随之一些作为买办和职员的广东人也到了租界。他们用粗通的英语充当贸易中间人,于是在洋泾浜附近出现了一种语法不准,带有中国口音的英语,称为“洋泾浜英语(Yang King Pang Fnglish)”。
同时在上海其他籍贯的商人为了争取与外商直接打交道,纷纷学习英语。一些出版商也乘机赶印了一种以中文读音注音的英文速成手册,直接就叫《洋泾浜英语手册》。所以洋泾浜又特指用中文音译的英文。开始洋泾浜英语多以广东地方的发音为准,以后随着宁波商人的大量涌现,逐步以宁波方言发音来注音。
——《百度百科·洋泾浜英语》
材料二 英语是目前公认的美国国语和英美技术与金融等领域的通用语,尤其是美式英语,似乎给予全世界的男人和女人——特别是年轻人——一种“充满希望”的感觉,物质进步、科学与实践经验进程的代名词。整个世界大众消费、国际交流、通俗艺术、两代人的冲突、技术专制都被融入到美式英语、英语引证和语言习惯中。
——乔治·斯坦纳
材料三 现在有“世界第一强势语言”之谓的英语,也饱受到其他语言的严重“污染”。2006年2月的《泰晤士报》曾发文评价“中式英语”( Chinglish)的影响,据总部设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全球语言监测机构”发布报告称,英语正在经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变革,第100万个英文字将在这年夏天出现。而且,自1994年以来加入国际英语行列的词汇中,中式英语贡献了5%到20%,超过任何其他来源。
——雷颐《张氏困境与央视尴尬》
(1)材料一中洋泾浜英语多以广东地方的发音为准,逐步以宁波方言发音来注音,从经济角度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2)材料二中“美式英语”为什么成为“物质进步、科学与实践经验进程的代名词”?
(3)分析材料一中的“洋泾浜英语”到材料三中“中式英语”的变化有何本质的不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通过对人类古往今来诸多文明的研究比较,提出了“挑战——应战”模式来解释文明的起源。他把自然界对人的刺激和人对人的刺激统称为挑战,把人对自然挑战的反应和人对人挑战的反应统称为应战。
——据汤因比《历史研究》
材料二:费正清认为中国近代史基本上是一部中国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历史。古代中国相对稳定的传统秩序一直延续到19世纪,此时它遇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而且更为强大的文明——西方文明,西方的冲击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和政治,注入了引起现代化并导致永久性变化的力量;面对这一冲击,中国作出的回应是逐渐引进“永久性变化”的要素的同时,背弃传统的“周期性变化”模式,走上现代化道路。
——李帆《韦伯学说与美国的中国研究》
(1)阅读材料一,用“挑战——应战”模式说明罗马法的发展演变。
(2)阅读材料二,用史实说明,在西方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和政治发生的变化。面对西方的冲击,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导致“永久性变化”的要素?
(3)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呈现哪些趋势与特点?中国是如何应对的?
问卷调查是以书面提问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年陈大齐发表了《北京高小女生道德意识之调查》。其中问“古人中你最佩服的人是谁?”学生们的回答是(按选数多少排列):孔子(97人)、颜回(33人)、花木兰(11人)、岳飞(9人)、夏禹、闵子骞、曹大家(各4人)、曾子、孟母、孔融、秦良玉、司马光(各3人)、孟子、班超、匡衡(各2人)、神农、舜、管仲、商鞅、缇萦、苏武、关公、孔明、王安石、欧阳修、方孝儒、文天祥、郑成功、林则徐、华盛顿、林肯(各1人)等。
材料二:1948年,有人对中国留美学生的政治态度进行了问卷调查。下面是问卷中的一些问题及回答情况。(左边数字为选择人数,括号内数字为所占百分比)
1.您认为中国的土地所有制应该如何改变?
218人(33.0%):平均分配(“耕者有其田”)
307人(46.5%):组建合作农场
65人(9.8%): 组建集体农场
2.您认为中国和平的获得应该通过:
① 119人(18.0%):现行政府彻底消灭共产主义者
②337人(51.1%):组建联合政府,包括国民党、中共、民盟、所有小党以及无党派人士
③ 118人(17.9%):建立联邦制
④ 18人(2.7%):共产党人掌握国家管理权力
——据黄岭峻《1948年关于中国留美学生政治态度的一次问卷调查》整理
请回答:
(1)材料一高小女生最佩服的人中,孔子居首的原因有哪些?随着“打倒孔家店”口号的传播,孔子形象在民国初年受到严重冲击,简析其原因。对于华盛顿和林肯各有一人崇拜的调查结果,你如何理解?
(2)从材料二中问题14的回答,反映出被调查者可能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
(3)结合时代背景及材料二中问题16的回答,指出中共在此前为“中国和平”提出过什么主张?进行过怎样的努力?新中国成立初的哪一制度建设与材料二中问题16的第②种回答类似。
(4)了解被调查者的个人情况是问卷调查的重要内容。以材料二为例,你认为问卷中还要设计哪些方面的问题?
鞋是常见的生活用品,但“脚上文化”却反映出了历史变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缠足,又称裹小脚,是中国20世纪初以前的一种风俗。手工的绣花鞋也就成了华夏民族独创的手工艺品,被世人誉称“中国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女性“足的革命”推动了“鞋的革命”,妇女不再以穿自己纳的布鞋为满足,喜欢穿花样繁多、美观大方的欧式鞋。下图是民国时期非常流行的一款国产欧式鞋广告。
注释:图中的女鞋广告语为
请回答:
(1)概括近代“鞋的革命”反映了妇女社会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上述图文资料,分析国产欧式女鞋流行的原因。
材料二:下面三幅图片一定程度上见证了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
(3)请概括说明每幅图片见证的历史意义。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