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遗嘱说:“必须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在孙中山一生的奋斗中,最典型地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三民主义 | B.新三民主义 | C.三大政策 | D.北上宣言 |
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
B.“驱逐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
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
D.“涤二百六十年之龌龊,复四千年之祖国。” |
文学家沙汀在回忆故乡——川西北的绵阳在辛亥革命后服装的变化时说:“那时,大家把辛亥革命称为光复,意思是兴汉灭清。男的一般装束是用黑绫子、黑纱帕包头,后头吊半截,说是给崇祯皇帝(明朝末代皇帝)戴孝。”这作为个案可以反映
A.民族主义被民众狭隘理解 | B.民权主义获得广泛认同 |
C.民众的审美情趣发生变化 | D.民生主义最为当时所需 |
下列近代报刊中,将②③归为同一类性质的理由最恰当的是
① ② ③ ④
A.同为近代以来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 | B.同属于娱乐性为主的报刊 |
C.都为政治运动制造舆论 | D.是不同时期政府的宣传舆论工具 |
“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3年前后,在孙中山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时,你应该这样回答他 ( )
A.“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后卷土重来” |
B.“继续承认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利益,以寻求其更大更广泛的帮助” |
C.“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倒向革命阵营,建立和巩固政权” |
D.“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要联合中国共产党,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 |
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2011年2月7日李长春就云南省乡村医生邓前堆28年溜索横跨怒江为村民解除病痛的感人事迹指出:把宣传先进典型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尽快帮助邓前堆实现“希望村子里修一条能通车的桥”的朴实心愿。中国人最早提出的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以防止贫富两极分化的近代化方案是
A.《天朝田亩制度》 | B.《应诏统筹全局折》 |
C.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 | D.《中国土地法大纲》 |
2011年4月30日至5月3日开展的“辛亥革命以来重要历史人物文献展” 将以辛亥革命胜利一百周年为契机,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民主革命先驱为民众争取三民主义做出的重大努力。1904年,《江苏》杂志有署名“荆鸵”者为五胡十六国时期屠戮胡人数十万的汉族人冉阂立传,颂其为“震古烁今,扭转乾坤”的“中国民族主义大豪杰”。这篇文章表明了当时
①民族主义以“排满兴汉”为主要内容 ②革命成为当时的主要潮流
③三民主义深入人心 ④革命以建立民主共和国为目标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伟大,不但因为他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而且因为他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这里“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主要表现在
A.提出三民主义 | B.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C.提出三大政策 | D.领导护法运动 |
二十世纪初,《浙江潮》载文《民族主义论》有“三十年来之制造派,十年来之变法派,五年
来之自由民主派”之说。这一说法反映了当时中国
A.政党力量多元化 | B.政权更替频繁 |
C.社会思潮演进加快 | D.民主革命进程加速 |
“民生主义和资本主义根本上不同的地方,就是资本主义以赚钱为目的,民生主义以养民为目的。有了这种以养民为目的的好主义,从前不好的资本制度便可以打破。但是我们实行民生主义来解决中国的吃饭问题,对于资本制度只可以逐渐改良,不能够马上推翻。”该段材料表明孙中山
A.揭示了资本主义不公平的根源 | B.放弃了走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 |
C.主张用民生主义改造资本主义 | D.接受了社会主义思想 |
“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 | 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 |
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 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
孙中山说“夫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见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瞠乎后也。”对上述材料理解不准确的是
A.欧美各国出现了的社会危机 | B.社会革命尚未完成 |
C.利用科学和工业为全民谋幸福 | D.“毕其功于一役”指武昌起义 |
“凡有识见的人,皆知道社会革命,欧美是绝不能免的,这真是前车之鉴。”孙中山想在中国进行“社会革命”的目的是( )
A.不愿少数满洲人专权 | B.不愿君主一人专制 |
C.不愿少数富人专利 | D.不愿欧美列强统治 |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材料 |
结论 |
A |
1524年有西班牙人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
西班牙成为世界工业生产中心 |
B |
清代规定“机户不得逾百张,张纳税当五十金,织造批准造册,给文凭然后敢织” |
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
C |
1832年议会改革,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1866年后又经过了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 |
英国已正式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
D |
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内乱之原因》中提及:“要以后真是和平统一,还是要军阀绝种。要军阀绝种,便要打破串通军阀来作恶的帝国主义” |
孙中山认识到军阀和帝国主义是实现和平统一的障碍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