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据此推断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何时何地
A.汉代江南地区 | B.明代苏杭地区 |
C.宋代太湖地区 | D.唐代关中地区 |
《北史·苏绰传》:“诸州郡县,每至岁首,必戒敕部民,无问少长,但能操持农器者,皆令就田,垦发以时,勿失其所……若有游手怠惰,早归晚出,好逸恶劳,不勤事业者,则正长牒名郡县,守令随事加罚,罪一劝百。”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是:
A.当时实行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体制 |
B.地方官员负有督促和组织农业生产的任务 |
C.国家制定了一些与农业有关的法律政策 |
D.重农政策严重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
《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何(何即萧何。编者注)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围墙)。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这表明,在汉代( )
A.买田置地是藏富传家的重要手段 | B.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
C.勤俭节约是为官执政的行为准则 | D.土地兼并现象尚不普遍 |
下列哪些语言反映了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
①湿耕泽锄,不如归去
②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
③肥田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
④且溉且粪,张我禾黍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 )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
以下选项是某历史学习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史话”时引用的内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汉朝以后,铁犁、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
B.唐制瓷业技术高超,已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
C.宋代“市”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形成街市 |
D.明清两朝推行“海禁”政策,禁止海外贸易 |
有学者认为,直到康乾盛世,中国的小农经济历经千年发展,已到了辉煌的极致。中国的GDP在晚清甚至达到了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然而这却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这说明此时中国
A.经济总量与劳动生产率在增长 | B.经济总量在世界处于落后地位 |
C.经济增长以传统的方式来实现 | D.经济类型和总量实现新的突破 |
分析下面人口简表,导致人口户数剧减的主要原因是
皇帝纪年 |
公元纪年 |
人口户数 |
人口指数 |
太祖开宝九年 |
976年 |
3090504 |
100 |
仁宗庆历八年 |
1048年 |
10723695 |
346 |
徽宗大观四年 |
1110年 |
20882258 |
676 |
高宗绍兴三十年 |
1160年 |
11375733 |
368 |
光宗绍熙四年 |
1393年 |
12302873 |
398 |
A.政治形势 B.生产力水平
C.社会动荡 D.思想文化
鞭打春牛是立春时节重要的民俗活动。北宋在立春的前一天,京城开封要向皇宫进贡春牛(泥制土牛),各重要衙署也置春牛于衙门前。到了立春之日凌晨,便将所有春牛打碎,此为“打春”。“鞭打春牛”的习俗反映了( )
A.我国古代对牛的崇拜 | B.牛耕在北宋时开始在我国南方普遍推广 |
C.北宋政府的农本思想 | D.我国古代的民俗的愚昧落后性 |
王家范、谢天佑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
A.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 |
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
C.小农经济非常脆弱 |
D.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 |
明中后期,租佃关系已普遍采取契约的形式,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浙、福建已经盛行定额租制,甚至还出现了货币地租,佃农对地主从人身依附关系为主向着以土地依附为主的方向过渡,获得更多的经营自由。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农民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 |
B.农村经济商品化 |
C.商品经济推动封建生产关系的变化 |
D.封建地租货币化 |
下列表格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会导致哪一结果( )
时间 |
人口(人) |
人均土地(亩/人) |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 |
27355462 |
32.54 |
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 |
102750000 |
6.89 |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 |
208095796 |
3.56 |
A.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
B.精耕细作农业进一步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
D.铁犁牛耕在江南开始推广
历史学者指出“公元十世纪以前,黄河的水流基本上安稳而平静,而东汉至唐末,仅有四十个年分有决溢的记载;但唐末至近代,黄河大小决溢达一千五百余次,不再是一条安稳平静的大河”从宏观的角度看,有关黄河的变化,下列解释何者妥适?( )
A.古代黄河上、中游地区的森林、草原比较完整。唐代以后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
B.唐代以后,历史重心往东移,关中地区的水利工程荒废,逐渐淤塞,泥沙集于黄河 |
C.安史之乱后,南方各方面的发展均超过北方,水利工程集中于南方,黄河已遭遗忘 |
D.黄河的决堤是因农民与水争田,不断在河边修筑围田、圩田,破坏自然生态的结果 |
“(江淮之民)其十之一,则坐拥一县之田,役农夫,尽地利,而安然食租衣税者也。”上述现象有利于( )
A.加强对农民的控制 | B.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
C.减轻对农民的剥削 | D.推动租佃关系的发展 |
下图为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牛骨刻辞,上面刻有“(王)大令众人 曰 (xié)田”。“ 协”字在甲骨文中象形成三耒共耕。关于卜辞中“众人协田”所包含的历史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①精耕细作农业开始出现 ②生产工具有少量铜器
③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④耕种者多为奴隶
A.②④ | B.①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