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1年,江苏巡抚曹时聘在给朝廷的奏折中写道:“(苏州)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臣所睹记,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当时的苏州( )
A.饥民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 |
B.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C.地方官员与商人相勾结欺压百姓 |
D.大量使用机器使工人失业 |
隋朝开通了京杭大运河,把北方政治同南方的经济连接起来,经历五代十国的分裂以后,北宋恢复了这条南北枢纽,京师开封已日益依赖通过运河运来的南方米粮,漕运成为北宋朝廷的生命线。材料观点实际上说明了( )
A.发展京师经济的重要性 |
B.京杭运河是北宋水路交通枢纽 |
C.建设都城防御的急迫性 |
D.国家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向南方 |
下列表格内容反映了中国15-16世纪农业生产的情况,据此可知当时( )
A.南北经济差异逐步扩大 |
B.北方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高 |
C.自然条件决定经济发展 |
D.南方农业生产效率高于北方 |
15世纪末16世纪初,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植棉、纺纱、织布或栽桑、养蚕、缫丝这种原先的农家副业,逐渐取代种植粮食的农家正业,出现了棉作压倒稻作、蚕桑压倒稻作的新趋向。这种现象反映了该地区( )
A.农业生产的衰落 | B.自然经济的瓦解 |
C.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 D.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
据《新全球史》记载,早在12世纪福建就进口稻米,而专门种植荔枝、柑橘及甘蔗高价销往北方,、尽管政府要求福建人种植稻米以减少对进口稻米的依赖,却收效甚微。这一现象突出反映当地( )
A.农业经济结构较合理 | B.农业生产受市场主导 |
C.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 | D.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
《汜胜之书》成书于西汉,现存3700多字,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书中记载有“区田法”、“穗选法”、“浸种法”等等。这说明我国古代农业( )
A.划分田地 | B.因地制宜 | C.精耕细作 | D.优选种子 |
唐后期至宋代,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土地兼并和土地买卖频繁。南宋叶适记载说“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材料主要反映了( )
A.宋代租佃关系不断发展 |
B.佃农之间土地买卖频繁 |
C.地权所有者在土地买卖中获利 |
D.政府维护地权流转 |
史籍记载,周朝在其867年的统治中,较大的自然灾害只有89次,发生次数较少;秦汉时期自然灾害明显增多,在440年中共发生各类自然灾害375次,平均1.4年就发生一次。这说明
A.土地大量开垦不利于生态的平衡 |
B.国家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有所下降 |
C.粗放式农业经营不利于环境保护 |
D.秦汉时期不重视天人关系的探求 |
以下选项是某历史学习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史话”时引用的内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汉朝以后,铁犁、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
B.唐制瓷业技术高超,已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
C.宋代“市”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形成街市 |
D.明清两朝推行“海禁”政策,禁止海外贸易 |
《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礁,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与“此渠”同一时期修建的另一古代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 | B.郑国渠 | C.灵渠 | D.井渠 |
明末思想家顾炎武在《吴中纪事》中指出:“富民有田而贫者多佃之,秋收之后,所得各居其半。”这反映了当时农村经济中的主要经营方式是
A.千耦其耘式经营 | B.田庄式经营 |
C.自耕农式经营 | D.租佃式经营 |
明朝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所获,朝登垅亩,夕贸市廛”;而浙江秀水县佃农“上米贸银,别以中下者抵租”。对材料现象解释最准确的是( )
A.农村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B.农村租佃经营成为主流 |
C.农业与市场的联系加强 |
D.农民所交地租有所下降 |
秦代规定“子壮则出分”,结果民间多数为父子两代家庭;汉代稍改其制,提倡“父母在不分异”,即父母亡后再分家,这样便形成了三代之家。这一变化说明( )
A.牛耕技术支配家庭规模 |
B.人头税的废除影响家庭规模 |
C.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形成 |
D.促进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
《汉书·食货志》记载: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这则材料反映( )
A.汉代农业生产效率高 | B.汉代农民税赋较轻 |
C.作者主张恢复井田制 | D.作者不认同商鞅变法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