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 综合题
高中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晁错复说上曰:“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矣。”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我们改革经济体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这种改革,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进行,只应该促进而绝不能损害社会的安定、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和国家财力的增强。
——选自《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材料一中描述的农业经营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请分析造成此特征的原因。(4分)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依据材料二分析其正确性。 (6分)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政府实施农业政策时应注意的问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掌握了某些基本的生活艺术时,西方仍然对此浑然不知。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打破这种平衡的是大工业的兴起……
——H. R.托尼《中国的土地和劳工》
(1)材料一中“经济体制”指什么?“大工业”“打破这种平衡”给中国社会政治带来了哪些影响?(4分)
材料二 宋朝放宽抑商的政策形成了商业大发展态势,各个阶层的人士都被卷了进来,他们在东京城中大量经营邸店,侵街占道,承当了街市形成的开路先锋和中流砥柱。同时,在巨大的人口压力下,东京原有的东、西两市无法应付城市给养和物资供应,于是首先在汴河两岸兴起的行市逐渐在全城扩展。皇室生活的奢华习气自北宋中期开始从上到下感染到黎民百姓,成为当时的社会时尚,东京处在时尚中心,俨然一座消费或寄生的城市,为了满足种种消费需求,城市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相应的商业、服务业项目,如商店、酒楼、饭馆、瓦子等,沿街分布,从而使完整的街市得以形成。
——摘编自《城市发展史讲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宋时造成东京市坊分离制度破坏的因素。
材料三 直到16世纪中叶,利物浦还只是一个人口只有500人的小镇。1650年代英国内战后,利物浦的贸易和居民人数开始缓慢增长。踏入十八世纪,同西印度群岛的贸易超过了同爱尔兰和欧洲的贸易,利物浦开始发展。而奴隶贸易的利润帮助该市迅速繁荣起来,到18世纪末,利物浦控制了欧洲41%,英国80%的奴隶贸易。同时这里也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地区之一,1830年世界上第一条客运铁路在利物浦和曼彻斯特之间开通。到十九世纪初,40%的世界贸易通过利物浦船坞,利物浦的人口继续快速增加,最终成为英国第二大都市。
——摘编自百度百科《利物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进利物浦城市发展的因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不策,只有流离饿殍耳。
━━━━━   董火胃《救荒活民书》
材料二 民有幸不役于人而有田自耕者,皆以等书于籍而公(官府)役之……至不胜(不能承受),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
━━━━━  欧阳修《欧阳文忠公全集》
材料三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极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
━━━━━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指的是什么?
(2)结合材料分析封建国家历来重视“积极培植自耕农”的原因和“自耕农这一阶层”却“经常分化”的原因。
(3)为什么“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 对小农经济都“尤为关注”,而封建政权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自耕农“经常分化”的现象?
(4)“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试从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全程对该政策作简要评价。(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太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辆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的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
材料二   我的家乡余姚离宁波不远。……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型的行业,……任何变革都像分娩一样,总是有痛苦的,但是在分娩以后,产妇随即恢复正常,而且因为添了小宝宝而沾沾自喜。……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她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以做,因此有些就与邻居吵架消磨光阴,有些则去念经拜菩萨。……有些女孩则纺织发网和网线餐巾销售到美国去,出息不错。               ——蒋梦麟《现代世界中的中国·民国初年》
材料三 旧时妇女织布匹,经纬之纱,都出女手。自洋纱盛行,而扎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此又今昔不同之一端,而生活中又少一技能矣。……女工本事纺织,今则
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坠落。                      —————方洪凯等修,黄炎培等纂《川沙县志》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
(2)依据上述材料,指出在近代变迁过程中乡民们“迷惘和阵痛”的表现。
(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表现及其所产生的影响。
(4)综上所述,就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过程谈谈你的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康熙以宽仁治人,晚年勤躯已倦,吏治十分腐败。当考官,收孝廉的钱;当军官,吃空额,捞军饷;收捐赋,火耗加到三成以上,几乎到了“人人顽劣无耻,个个面目可憎”的地步。雍正“以义正之”,冷面冷心,痛加整顿,这就得罪了最大的既得利益集团。清欠亏空,得了个“抄家皇帝”的绰号。安插密探巡访民情官隐,建立密折专奏制度,落下个怀疑诛忠的恶名。摊丁入亩、耗羡归公、士绅一体当差纳粮,动了官绅地主的钱袋子,触了“官怒”。文字狱得罪了天下读书人,落了个好谀任佞的恶名……雍正的丑恶形象在这些官员、读书人的“口诛笔伐”中,进入了老百姓的意识。套用他自己的话讲,正所谓:“做事易,成事难;成事易,守事难;得名易,保名难;保名易,全名难。”
——江天一《“圆明居士”如何成为“雍正皇帝”》
材料二  雍正本人是有作为的、对中国历史发展做出贡献的君主,而雍正朝,上承康熙,下启乾隆之治,使康雍乾三朝持续发展,成为清朝的鼎盛时期。更有甚者,雍正立志清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数百年积弊,所实行的摊丁入亩政策,成功解决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人口税问题,是巨大创举。所实行的耗羡归公和养廉银政策,具有现代财政预算、财政管理的意义。
——冯尔康《雍正继位新探》
(1)根据材料一,分析雍正帝施政的背景,并概括其经济措施。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雍正帝与康乾盛世的关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下列左图:半坡氏族的骨器、石器,右图为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材料二  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日“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六七六引《苏州府志》
材料三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给人的突出印象,一是洋,洋货充斥,洋房栉比,洋人满街,洋气氤氲;二是奇,水能自来,灯赛月亮,钟能自鸣,铁管冒电;三是妙,煤气灯、德律风、跑马、跑人(赛跑),种种西物西事,构思精巧,出人意表。我们看报纸杂志,看文人笔记,对七十年代前后的上海,用墨最多是洋、奇、妙。
——熊月之《近代上海形象的历史变迁》
材料四 上海、广州、天津、武汉等近代中国重要商业与工业城市均为通商口岸,构成中国近代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单就上海一地而言,据统计,1911年上海共有工厂48家,占全国工厂总数28.1%;1930年上海共有工厂837家,占全国工厂总数42.4%。
——周子峰《二十世纪中西学界的中国近代通商口岸研究述评》
(1)依据材料一指出右图与左图生产工具相比有何优点?右图生产工具出现对当时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分析明朝苏州城在经济领域出现何种新现象?结合明清时期的社会状况,分析新现象为什么没有推动中国的社会转型?
(3)依据材料三、四对近代上海的描述,从中可以获取哪些反映时代特征的信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往今来,社会经济处于不断的调整之中,并由此引发政治领域的相应调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丝麻葛绪捆布,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二: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公元9世纪中国出现了汇票形式的纸币(飞钱),用于从遥远的外地购买商品。随后私人金融家开始发行票据,只需付3%的手续费即可兑换成现钞。1023年政府收购了最有名的一家钱庄,票据首次兑换成由政府担保的纸币。
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需要同样发达的经济组织。宋朝时的中国已经有了一些经纪人,奔走于地方市场与中央市场之间。宋朝人精通批发和零售的概念,谙熟合同、利息、合、股公司、营销点、特许经销权、仓储和佣金。宋朝的中国已经有了专业经理,负责经营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的公司。宋朝时还有理财专家,负责客户的投资业务。
——(美)查尔斯·默里《文明的解析》
材料三:1872年,侨商陈启源从英国购买机器设备在广东南海创建了继昌隆缫丝厂。该厂“出丝精美,行销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
——《经济发展历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小农经济的特点。
(2)据材料二,宋代出现了哪些近代经济因素?据你看来,这些因素为什么没有进一步发展,使中国步入近代社会?
(3)据材料三,中国社会经济出现什么新变化?这种变化会引发哪些政治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经济结构的变化,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传统社会农业生产的经营模式和耕作方式。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摧毁了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瓦解着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面临“千古未有之变局”。
——摘自《历史学家茶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自鸦片战争后到19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经济结构出现的变动。产生这种变动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1952——1956年我国经济结构变动表

类    型
1952年
1956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9.1%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制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不足1%
个体经济
71.8%
7.1%

(3)材料三反映出建国初期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这一变化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律的历史和文明的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连。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五表 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第九表 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 诸八议者(注:八议指亲、故、贤、能、功、责、勤、宾等),犯死罪,皆条所坐及应议之状,先奏请议,议定奏裁(注:一般死罪可降为流罪);流罪以下,减一等。
——《唐律疏议》
材料 三 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尉缭子·治本》
材料四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清回答:
(1)阅读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十二铜表法》与唐律的特点。
(2)依据材料三归纳小农经济的特点,指出与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我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3)材料四中的“民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如何落实的?综上探究,你认为法制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缘特色往往成为研究文明形成中不可忽视的因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夏朝(前2070年-前160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自禹至桀传17君,14世,共四五百年。夏朝的统治中心在豫西晋南,四境“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这里的江为鸿沟水,……济指济水……河指今陕西、山西、河南三省间的黄河,淮指淮水。由此可见,夏朝领土范围大致东起豫东平原,西到华山,北起济水,南达淮河。”
----张岂之《中国历史·先秦卷》
材料二 希腊位于地中海东部的巴尔干半岛,东临爱琴海,海岸线曲折,天然良港众多,海岛星罗棋布…… 半岛上层峦叠嶂,纵横的山岭和交错的河流将希腊人分割在彼此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岛上。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希腊出现两百多个奴隶制小国,史称“城邦”或“城市国家”。
----人教版《必修一》教材
请回答:
(1)从上述两则材料中可看出孕育了中华文明和古希腊文明的摇篮各是什么?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华文明和古希腊文明产生的独特环境决定了它们各自怎样政治统治特色?简要分析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你可以得出关于文明史的哪些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经济结构是否合理,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明清政府极力控制、压迫商人阶层。这是中国社会同西方社会根本的、最有意义的差别。
(1)材料一中,明清政府极力控制、压迫商人阶层的具体政策有哪些?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民国初年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表(单位:千元)

(2)材料二反映了民国初年工业发展有何突出特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古代王朝都城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下表为中国古代部分朝代都城及现今地名统计表。

注释:①商代商城原在亳,今河南商丘北,公元14世纪,商王盘庚把瑚蝴壮迁址殷。
②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至洛阳。
③隋唐两代均以洛阳为东都,
④1421年,明成祖朱棣把明代商嗡从应天(今南京):迁到北京。
⑤1644年,清军入关占领北京,清政府把高强郎氇归匕京,开始了对全国的统治。
阅读表格,从中分别提取中国古代王朝都城选址的两项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予以说明。(要求:信息准确,史论结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宋时期,在鄂西民族地区推行的羁縻政策,到宋元交替时期,逐步发展为土司制度。土司制度既是集历代王朝治理经验之大成,也是在宋代羁縻政策的基础上直接发展而来的。土司制度的意义在于羁縻勿绝,承认少数民族世袭首领的地位,给予官衔,以实行间接统治。
材料二、元代土司制度弊病甚多,土司对内残暴统治属民,对中央叛服无常,长期骚扰与之接壤的汉民,土司之间也不断战争,为此明清统治者大多主张改土归流,即在条件成熟的地方,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尤其是康乾盛世时期,国力强大,中央已经有足够的力量加强对少数民族管理。
(1)根据材料一回答,羁縻政策的实质是什么?意义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回答,明清实行改土归流的原因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宋)范成大
材料二
 
材料三 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记载:从1700年至1820年,中国的GDP不但排名世界第一,占世界的比重也由22.3%增长到32.9%,创有史以来单一经济体占世界GDP合计的最大比重。
在19世纪的前70年里,仅占世界人口2%的英国。一直掌控着世界工业生产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世界贸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最高时其工业生产占世界总量的50%,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材料四  “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
读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经济模式?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有何特点?
(2)从材料二的图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当时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3)比较材料三中不同时期中英两国的发展状况,概括说明经济规模曾居世界第一的中国为何没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原因。
(4)材料四中,亚当·斯密认为中国明清时期经济“停滞于静止状态”。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质文明的创造与科技、政策、社会环境息息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一一摘自(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二 凡荒政十有二:一曰……;四曰发赈;五曰……;六曰出贷;七曰蠲(免除)赋;八曰缓征:九曰……。
—一摘自《大清会典》
(1)根据材料一,归纳影响中国古代小农经济不稳定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清代救灾、减灾的主要措施(不得摘抄原文)。
(3)综合上述内容,你认为中国古代能否从根本上解决救灾问题?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三  以海外之有余,补内地之不足,内地无足轻重之物,载之番境皆为珍品。是以沿海居民操作小巧技艺及女工针绣,皆于洋船行销,岁收入番岛银洋货物百十万入我中土……
一一《中国古代经济史纲》
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有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船,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一一《论南洋事宜》
(4)据材料三概括对外贸易的有益之处。
材料四 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太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辆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的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一一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
我的家乡余姚离宁波不远。……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兴的行业,……任何变革都像分娩一样,总是有痛苦的,但是在分娩以后,产妇随即恢复正常,而且因为添了小宝宝而沾沾自喜。……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她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以做,因此有些就与邻居吵架消磨光阴,有些则去念经拜菩萨。……有些女孩则纺织发网和网线餐巾销售到美国去,出息不错。
——蒋梦麟《现代世界中的中国·民国初年》
旧时妇女织布匹,经纬之纱,都出女手。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此又今昔不同之一端,而生活中又少一技能矣。……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坠落。
——方洪凯等修,黄炎培等纂《川沙县志》(民国二十六年版)
(5)依据材料四,指出在近代变迁过程中乡民们“迷惘和阵痛”的表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