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这是苏格拉底临终前说的话,一代思想家为真理和自由而殉道。与此相对应,中国思想界当时的状况是( )
A.孔子为宣传“仁”和“礼”带着弟子周游列国 |
B.儒道法等各流派正为自己的主张而争鸣 |
C.董仲舒天人感应的“大一统”思想得到尊崇 |
D.明清统治者大兴文字狱,实行思想专制 |
儒家思想能够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与它自身的不断改造和发展有密切关系,主要表现在 ( )
①孔子提出“仁”的思想
②荀子主张礼法并施
③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④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荀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B.程颐———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
C.王阳明——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 |
D.黄宗羲——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
下面是某班学生在整理过去错题中的一道题目:“题干,组合选项”,正确答案分别如下。
根据选项及答案判断该题比较的应该是
A.春秋战国儒学和文艺复兴 | B.宋明理学和文艺复兴 |
C.董仲舒新儒学和启蒙运动 | D.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
孔子主张重人事而远“天道”,孟子提倡“济天下”,董仲舒强调“圣人之为天下者,兴利也”,降至宋明,理学家把提倡“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大学》抬到了“四书”的地位。这说明儒家思想( )
A.逐渐成为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有效工具 |
B.不断调整以顺应经济发展需求 |
C.一贯强调积极人世和社会责任担当之精神 |
D.坚持追求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 |
某校举行《儒学是进步作用大,还是消极作用大》的辩论赛,在陈述环节中有一方出现了知识性错误,请你指出它是哪一项?
A.早期儒学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
B.汉武帝时期儒家学说开始定于一尊 |
C.两宋时期产生的理学实现了儒学的更新 |
D.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们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背叛者 |
某校学生在进行题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下表,其中论证最为严谨的是( )
话题 |
人物 |
看法∕史料 |
结论 |
专 制 统 治 |
孟子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A.先秦诸子具有民主思想 |
董仲舒 |
天子受命于天 |
B.天人感应思想强化君主专制 |
|
黄宗羲 |
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C.该思想已成为当时正统思想 |
|
谭嗣同 |
君,皆大盗也 |
D.维新派都反对君主立宪 |
胡适认为:儒字即“懦”,儒者是西周统治下的殷商旧邦知识分子唯唯诺诺、苟且偷生的写照。然而,自孔子之后,儒家不再是懦弱的代名词,而是积极入世、自强不息的一族。以下各项言论中,不符合胡适这一观点的是
A.“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C.“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
D.“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论语》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与这场对话体现的观点最接近的是( )
A.认识你自己 | B.知识即美德 |
C.因信称义 | D.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
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主要在于( )
A.儒家思想代表封建统治阶级利益 |
B.儒家思想本身具有兼容和发展的特性 |
C.孔子对中国人的影响非常深远 |
D.其它思想不能对儒家思想构成威胁 |
随着社会的变迁,儒家文化自身也在不断地充实和发展,下列各项能够体现儒家思想与时俱进精神内涵的是:
①汉代董仲舒将“春秋大一统”融入儒家思想
②宋代儒学家将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
③明清时期的儒学家将儒学神圣化
④当今为建立和谐社会充分发掘儒家思想的深层内涵
A.①② | B.①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明代佛学大师憨山德清有一句名言:“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A.注重研究社会现实 | B.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
C.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 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 |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评价一位哲学家:“他将佛家顿悟之说施用于中国儒学的思想体系内。”黄仁宇意在强调
A.董仲舒以“君权神授”发展儒学 |
B.李翱从“性命之源”的高度理解儒学 |
C.朱熹以“存天理,灭人欲”提升儒学 |
D.王阳明以“致良知”强调内心修为发展儒学 |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贤者曾留下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符合的是( )
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之人之父”。要“知行合一”。
乙:“工商皆民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丙:“辟邪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之所从矣”。
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A.王阳明、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
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 |
C.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
D.王夫之、程颐、王阳明、顾炎武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