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选择题
高中历史

“没有‘文化大革命’,也就没有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巨大进步。”“如果没有‘文革’,中国的改革不可能来得这么快。”“文化大革命”对改革政策出台的主要影响是(   )

A.完善了中国经济制度
B.宣告了原有政策的失败
C.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鼓励民众发展私营经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刘少奇同志在一次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从1953年起,我国已经按照社会主义的目标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因此,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个像现在向各位代表提出的这样的宪法,用法律的形式把我国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肯定下来。”制定“这样的宪法”的大会应该是(    )

A.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宪法实现了将“民族的政治统一、自由主义的诉求、工业化的起飞、军人的国家传统与专制集权的法统”融为一体。该宪法是(   )

A.《权利法案》
B.《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C.《德意志帝国宪法》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法国l875年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由两院联合组成的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内阁由总统任命,但对议会负责”;l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皇帝在军事、财政问题上享有否决权。”这说明英、法、德三国(   )

A.议会都居于国家权力中心
B.法律地位至高无上
C.资产阶级完全掌握了国家权力
D.政体都体现了权力制衡的原则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世界史研究领域开始大谈“复辟与反复辟斗争”问题,其代表论文《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封建王朝复辟问题》指出:“任何一次新旧社会制度的更替,都是经过长期、反复、曲折、复杂的阶级斗争而实现的”,“反动的统治阶级”,“在被推翻之后”,“总是千方百计地企图复辟”。可见,当时世界史研究

A.侧重英法国际关系的演变 B.体现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认真贯彻了“双百”方针 D.受到中苏关系变化的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以下著作分别体现毛泽东思想形成、成熟、发展三个阶段特征的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井冈山的斗争》 《新民主主义论》
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新民主主义论》 《论十大关系》
C.《井冈山的斗争》 《新民主主义论》 《论人民民主专政》
D.《井冈山的斗争》 《论十大关系》 《论人民民主专政》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版本高中历史课本的单元内容如下,此单元内容最适合的标题是
第1课 先秦儒家与两汉经学……2
第2课 宋明理学……7
第3课 家族制度与君主政治……12
第4课 礼制规范……17
第5课 儒家文化的传播……22

A.儒家文化与古代中国 B.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C.中华文明的发展演变 D.宗法对古代观念的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美、德、法三国曾先后分别于1787年、1871年、1875年制定和颁布了本国宪法,三国宪法的相同点主要有(   )
①实行责任内阁制      ②成熟的资产阶级代议制
③议会都是两院制      ④促进了本国社会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6年是美国总统大选年。根据你对1787年宪法的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②各州选出选举人组成选举团选举总统
③美国的内阁只对总统负责
④美国总统享有包括宣战权在内的行政权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宗法制 D.宗法制和郡县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79年,国务院183号文件指出:农工商联合企业有权对已经完成购销任务的农产品自行组织加工生产,各相关部门应当将这种加工生产纳入计划范围,对其进行所需物质的供应。材料表明我国农工商联合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是

A.在计划经济主导下,具有一定自主权
B.以市场为导向,享有独立自主权
C.执行国家统购统销的计划生产任务
D.高度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相统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战败无可置疑地证明了满人无力应付时代的挑战,自强运动那种表面化的现代化,无法使江河日下的统治获得新生。”符合这一论述的历史过程是(    )

A.从禁烟运动到鸦片战争
B.从洋务运动到甲午战争
C.从维新运动到义和团
D.从戊戌变法到清末新政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末问世的《适可斋记言》一书写道:“江浙妇女贪上海租界佣价之昂,趋之若鹜,伸有弃家者,此未见者也。”“自租界北辟,男以商贩营生而奢华渐起,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也。声气远播之后,内地妇女之妄想自由,误用自由者,逐相率至沪,父母丈夫不能阻也。”这段言论反映近代中国

A.出现男女平等的社会潮流
B.男耕女织小农经济解体
C.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对中国的影响增强
D.传统农业社会的观念受到冲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5年,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必须“使我们的政策,具有明确的人民性质和深刻的民族性质”,必须使苏维埃本身适应目前策略变动的各种需要。中国共产党人这一认识

A.强调了土地革命的重要性
B.指引红军战略转移的胜利
C.为国共双方和解创造条件
D.为持久抗战奠定思想基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代小说《红楼梦》不但文学造诣高,同时也留下许多当时观察社会生活的材料。书中写道:贾敬热衷追求神仙,却因误服丹砂丧命。死时,独子贾珍出了远门,家人只好作主,先请人将遗体移往尼姑庵安置。等贾珍回家后,再按服丧守孝之理办理后事。根据这段故事呈现的现象推断,下列说明最恰当的是

A.追求神仙乃是士人普遍风气
B.社会上儒释道文化兼容并存
C.尼姑社会地位已经高于道士
D.儒家礼教地位低于释道传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