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造纸的知识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 ——利普斯《事物的起源》
材料三: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⑴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以“四大发明”著称,请问四大发明分别是?材料一中说古代中国科学技术非常发达,请在医学和数学方面各举一例以证明。
⑵根据材料二、三,分析中国的四大发明如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⑶明清时期中国科技逐渐落后于欧洲,原因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5月11日,在英国伦敦,保守党领袖戴维·卡梅伦在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前发表讲话。卡梅伦当晚接任首相职务。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权卡梅伦组建英国新一届内阁。
——中新社伦敦5月11日电
材料三:在代议制下,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领导。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1 ⑴
(1)材料一中,图一到图二的变化,标志着英国确立了什么制度?哪部法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在国王统而不治之后,由哪个机构执掌英国行政大权?
(2)卡梅伦成为英国首相,应具备什么条件?以他为首的新内阁应该向谁负责?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对英国历史产生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原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美国亚洲学会会长何柄棣先生在《明初以降人口及相关问题》一书中论述了玉米和甘薯对明清时期的移民开发和人口增长所产生的影响,他写到:“直到十八世纪初,南岭山脉的大部分丘陵和山岭还覆盖着森林,农业较少开发。东南沿海各省日益增加的人口压力,最终迫使东南的贫苦农民开垦长江流域内地省份的丘陵和山区,这一过程可能一直继续到太平天国时期。结果这两种比较新的作物变成使长江流域高地得到系统开发的主要手段。”
……垦荒的“棚民”在长江流域的省份和福建到处可见,但尤其集中在江西和湖南的山区 。地方志的解释说:“大抵山之阳宜于苞谷(玉米),山之阴宜于番薯……可食至次年三月。棚民垦山,深者五六尺,土疏而种植十倍。然大雨时行,溪流湮淤。十余年后,沃土无存,地力亦竭。”这种连续大量种植玉米、甘薯的农业行为,到十九世纪初期已经使许多地方受到报酬递减规律之害。……汉水流域的垦荒和农业报酬递减加剧,使何柄棣先生得出了一个别有会心的结论:“这一地区及川北部分地区成为嘉庆元年至九年白莲教叛乱的中心,也许并非偶然的巧合。”
——摘编自《玉米与明清的移民开发》
材料二 历史上,中国没有遇到同期英国那样的较大规模的移民分流的机会。玉米、甘薯的输入使明清时期的中国移民走向了山岭。他们继续向自然伸手,在土里刨食。当十八世纪中国人口急剧增长的时候,朝廷和地方官员都把垦荒和推广种植玉米、甘薯作为缓解人口压力的重要途经。据有关统计资料,十八世纪末,中国养活了当时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还多。但是中国取得这样的成就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其影响至今犹存。
何先生的著作完成于一九五七年,他的观点没有引起国内学界的注意,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
——摘编自《玉米与明清的移民开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玉米和甘薯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2)垦荒者为什么被称为“棚民”?你如何理解材料一所说的“许多地方受到报酬递减规律之害”?
(3)你如何认识何柄棣先生关于白莲教叛乱原因的结论?(在下列备选题中任选一题回答)
题一:如果同意这一结论,请写出完整的推论。
题二:如果不同意这一结论,请说明理由。
(4)简述十六到十八世纪英国移民的流向及其原因。
(5)人口和环境是几百年来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两个重要问题,材料二反映出中国历史的局限加剧了自身的人口与环境危机。试予以说明。
2009年12月7日—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举行哥本哈根大会,决定2012—2017年的全球减排协议,中美作为世界两个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成为世界的集点,同时两国作为当前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国关系正常健康的发展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美建立合作关系,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员。美国人军事、经济等方面援助中国的抗战,中国战场的抗战有力配合着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日军的作战。
材料二二战结束后,美国帮蒋介石运输军队以抢夺抗战胜利果实,还为国民党装备军队、训练军事人员、给予贷款和物资,支持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1946年,美蒋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国从中攫取了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各方面的特权。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和外交上孤立的政策,企图扼杀新中国。1950年,美国发动侵朝战争,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派遣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阻挠我国对台湾的解放。中国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60年代,美国发动侵越战争,从南面威胁中国,中国援越抗美。这一时期,美国还利用台湾问题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
材料四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于28日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结束了中美20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8年12月16日,《中美建交联合公报》发表。1979年1月1日,中美建立起正式外交关系。中美建交以后,双方在反恐、朝核、伊核、中东问题、经济合作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合作。但中美关系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如在台湾问题、人权问题上美国百般刁难中国,致使中美关系的发展呈现出一波三折的特点,尤其是台湾问题在成为中美关系的焦点。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分析近现代中美关系走过的主要阶段特征。
(2)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
中国古代几千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民族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制度存在着千差万别。现在中国,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只有承认这种差异,并且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措施,才可能更好地维护各民族的团结,巩固国家的统一。
材料一 唐朝疆域空前广大,统治者总结前代的经验,认识到如果单纯依靠武力,一方面难以征服众多的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另一方面,对依靠武力征服的地区难以维持长久和有效的统治。于是他们采取"偃武修文"的方针,对一些较强大的民族政权,唐政府往往采取册封的方式以维持友好或臣属关系。这些被册封的首领和政权,有义务去长安朝贡,他们的军队要接受唐朝的调遣。在其他民族地区唐朝则直接建立了大量羁縻府州。唐朝一代,在西域(今新疆与中亚)、东北、岭南、外蒙古等地共置羁縻府州近千个。羁縻府州的都督和刺史都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世袭充任。同时,唐朝又在这些边疆地区设都护府和节度使来统领这些羁縻府州。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大规模推行"册封"、"羁縻州"等制度的原因。
材料二 元行省辖区广袤,权力空前,但我们较少看到双方发生矛盾冲突的材料,元灭亡也并非亡于地方的分裂割据......(行省)"不得承制署置属吏","十省之属自篼库(保管仓库的役吏)而上,皆命于朝,非若古藩僚佐得自辟也";"诸行省用及千定(锭),必咨都省";"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而后行";军事上在批准调军程序、委任统军人选等方面要受中央节制,布置调换戍兵、整点军队等事宜更是由朝廷直接掌握。御史台,行御史台,和各道廉访司对行省的工作进行严格的监察。行省内部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官员的任用上实行种族交参的原则,这样就在行省官员内部形成互相牵制、分权制衡的状态。在地方区域设置上,这一制度人为的使自然区域隔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如"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
(2)根据材料二分析行省制度没有导致地方割据的制度因素。
材料三 清朝中央设有专门负责边疆民族事务管理的机构--理藩院。它起初只是管理蒙古事务,后来随着疆域的开拓,将新疆、西藏等地区的事务也纳入其内,凡爵禄、朝贡、定界、贸易、宗教诸政令,并归管辖。前代的类似机构通常为礼部下属,而清朝的这一机构直接受皇帝领导,地位与六部等同,因而在行政上事权专一,对驻边大吏有直接指导的权力,上通下达,效率简捷。驻边大吏统领边区军民政务,其设置名目因地而异。早在入关之前,清已经颁布《蒙古律书》,行用于蒙古地区,入关后不断修订,至乾隆六年修成《蒙古律例》,乾隆末年,其内容已扩充到12卷,209条。嘉庆年间对其又进行大规模增补修订。此外清廷也针对不同边疆地区颁布了一些区域性立法,如《青海善后事宜十三条》、《回疆则例》、《钦定西藏章程》等。
(3)根据材料三指出理藩院与以往类似机构的不同,概括清朝民族立法的主要特点。
材料四 清朝皇帝频繁的召见边疆各族王公、活佛、喇嘛、土司等上层人物,其中到承德避暑山庄觐见者,称为"围班"。乾隆在《避暑山庄百韵诗》序中写道:"我皇祖建此山庄于塞外,非为一已之豫游,盖贻万世之缔构也。"
避暑山庄借助自然和野趣的风景,形成了东南湖区、西北山区和东北草原的布局,共同构成了中国版图的缩影。这里发生的一系列重要事件、重要遗迹和重要文物,成为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最后形成的历史见证。宫殿区制式为缩小的紫禁城,坐北向南,正宫有一条中轴线,全部建筑分九进安排。"丽正门"为正宫中轴线的起点。三字用满、藏、汉、维、蒙五种文字镌刻。丽正门后是午门,康熙、乾隆曾在那里多次检阅侍卫的步射技巧,所以又称作"阅射门"。"普宁寺"建筑融会汉、藏建筑风格,又兼容汉、藏两地佛教的不同理解......
(4)结合材料四中部分建筑特点,分析清廷"万世之缔构"的具体内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材料二 增开宜昌、芜湖、温州、北海为口岸;长江沿岸的安庆、湖口、沙市等处准许停泊外轮,并上、下客货。
——1876年签订的中英《烟台条约》
鸦片入口每箱(百斤)缴纳税厘110两后,由华商持凭单运销,中途不再征税。
——1885年签订的《烟台条约续增专条》
(1)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英国又取得了哪些新的侵华权益?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什么影响?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的外交历程,就是冲破各种阻力走向世界,与各种不同类型国家逐步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历史。
1949~2009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
(2)材料三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三次建交高峰,请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出现图中建交最高峰的原因。
材料四
亚太经合组织会标 上海合作组织会标
自1999年中国正式宣布派遣高素质警官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以来,公安部紧密配合国家总体外交,积极主动地开展了国际维和工作。从2000年向东帝汶派出维和警察以来,已先后向联合国7个任务区派遣维和警察1569人次。其中。向海地派遣维和警察防暴队8支1000人次。
——中新网
(3)根据材料四指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有何建树?
材料五 1980年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空间的扩展,是探索建设申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体现。
(4)阅读材料五,概述中国对外开放空间扩展的过程。
(5)根据上述材料,综述中国近现代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的变化。
材料一:韩非子在《有度》篇中说:“威不两错,制不二门。”这是韩非子借用《管子·明法篇》中的话,即“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群臣共。”故曰“威不两错。”又曰:“法政独出于主,则天下服德;法政出于臣,则民不听。故明主之治天下也,法政独制于主,而不从臣出。”故曰“制不二门。”
材料二: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统一,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认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材料三: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害者,君而已矣。”
回答:以上三则材料各自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材料一:……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实,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春秋繁露》
材料三: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三段材料分别属于哪位思想家的主张,他们各处于什么时代?
(2)三段材料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政治观点?
(3)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与材料三的观点有什么本质差别?为何会出现这种差别?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战后初期到70年代,70年代前期到80年代后期,80年代末至今。概述上述三个阶段经济格局演变的情况并分析演变的原因。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合会的继续,它协调了列强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尤其是在中国的复
杂矛盾,形成了远东大干洋地区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
(1)美国发起召开华盛顿会议的意图是什么?
(2)为什么说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
(3)简要说—说中国问题的由来。你从华盛顿会议对中国问题的处理中得到了什么认识?
(4)为什么说华盛顿体系是不牢固的?哪一国有可能打破这一体系?为什么?
材料一 巴黎和会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坚持要求萨尔盆地归并法国。对此,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你可以把德国的殖民地剥夺,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警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但结果还是平等的……为了(防止德国报复)这些理由,所以我们坚决反对超出必要的范围把德国人民从德国的统治下割给别国。”
——《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巴黎和会上,法国要求向德国索取的赔款总额,比整个法国的财产还多得多。美国坚决反对这种无限勒索、杀鸡取蛋的做法,主张既要维持德国经济运转在一定水平之上,又要索取适量的赔款。
——《历史教学》
材料三 当威尔逊将其“十四点计划”带到巴黎兜售时,劳合·乔治讽刺地说:“这位充满理想主义的总统真把自己当作一个传教士,他的任务是拯救欧洲困苦的异教徒。”克里孟梭说:“威尔逊谈起话来像个基督耶稣,做起事来,却像个劳合·乔治。”
——《历史教学》
回答:
(1)劳合·乔治对法国总理的要求表示反对的原因是什么?结果如何?
(2)美国反对法国提出的对德国赔款的“无限勒索”的原因有哪些?
(3)扼要分析巴黎和会期间,英、法、美三国矛盾斗争的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仲舒复对日:“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南宋)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材料三: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明)李贽《藏书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二、三,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2)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史记·秦始皇本纪》里记录了秦统一六国后群臣进行的一场宫廷辩论: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延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了解了这场辩论的经过,请你想一想:
① 王绾与李斯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② 秦始皇采纳了谁的建议?他采取“求其宁息”的措施是什么?对后世有何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Ⅱ
材料二 (在广东佛山罗定)凡一炉场,环而居者三百家,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十艘。计一铁场之费,不止万金,日得铁20余板则利嬴,得8、9板则缩。
——摘自屈大钧:《广东新语卷·15》
材料三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M.Godtey)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选自《中国全史·商贾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四大城市繁荣与发展的主要原因。
(2)你认为材料二中所反映的生产状态属于什么性质?说说你的理由。
(3)结合材料一、二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4)材料三中郭德利认为“引发人们经营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据材料分析他的论据是什么?除此以外,你认为明清时期阻碍工商业发展的因素还有哪些?最终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文摘自哥伦布《航海日志》: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 ·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他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 ——《中世纪晚期的西欧》
材料二 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由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赐福,我在那绵延六百英里长的小西班牙岛(指海第岛)上得到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 ——《哥伦布的遗言》
材料三 陛下可以统治此间……人们可以在这里获得黄金……但我以为陛下最好不采用掳掠的方式去取得黄金。如若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则诽谤和污蔑便可避免。如此,所有的黄金便会万无一失地源源不断进入陛下的财库中。 ——《哥伦布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1503年
请回答:
哥伦布为什么“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材料二中哥伦布说“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实际是怎样的?
材料一所述西班牙君主派哥伦布前往东方的目的是什么?从材料二、三看,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根据材料,你怎样认识材料三中所说的“公平交易”?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