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综合题
高中历史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两国已形成一套较为健全的议会民主制度。请分别说出这时俄国和日本的政治体制是怎样的,与英法的主要差异是什么?从这四个国家由封建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所走的道路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历史原因。说明:答题时要概括论述,不要罗列具体过程。

来源: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练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果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则债权人有权拘禁债务人,甚至可以给债务人戴上脚镣。在拘禁债务人60后,双方未达成和解,则债权人可以连续3次把债务人牵至广场集市出卖。如果第三次没有出卖掉债务人的,或者没有人为债务人代为清偿和提供保证的,那么债权人就可以把债务人卖到外国甚至是杀死债务人。如果债权人是多数的,就由债权人对债务人的肢体进行分配。
  材料二:查士丁尼皇帝以集罗马法律之大成而著称于世,他所编纂的法典在他即位期间得到了实施。《查士丁尼法典》保留了罗马在法学上天才性的创造成果,后来成为欧洲许多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也许没有哪一部法典对世界有这么持久的影响。 
——迈克尔·H·哈特(美)著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请回答:
  (1)读材料一,判断它可能出自哪部法律?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迈克尔·H·哈特为什么把查士丁尼列入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3)你如何看待以上材料所涉及到的两部法律的历史地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两汉、隋唐、明清三个时期为例,说明我国古代农业在土地利用方式上的进步。据此谈谈你的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习中国中国古代的政治,一个总的特征就是专制,为什么西方却这么早就出现民主政治呢?试分析其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穆罕默德·阿里是一个对埃及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人物。据此请完成:
(1)阿里是怎样登上埃及政治舞台的?
(2)阿里改革的基本出发点是什么?
(3)阿里改革对埃及的近代化起了什么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判断题(本大题5小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并在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每小题2分,共l0分)
1.明太祖废丞相、设内阁,雍正帝设军机处,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2.“冷战”是指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以遏止共产主义。推行马歇尔计划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
3.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与美国、印度钢和电产量的比较(人均)见下表,鉴于表中所反映的情况,1953年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五”计划决定要重点发展重工业。

 
中国(1952年)
美国(1950年)
印度(1950年)
钢产量
2.37公斤
538.3公斤
4公斤
发电量
2.76千瓦时
2949千瓦时
10.9千瓦时

4.1917年十月革命后,苏俄(联)在探索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先后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5.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l号,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胡锦涛在纪念抗日战争60周年的大会上高度评价了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形成的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战争态势,强调了各自对抗战的历史作用,我国从2015年某月某日开始,每年的这一天被视为抗战胜利纪念日。作为一名中国人,要时刻以史为鉴,也请你牢记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请回答。
(1)抗战胜利纪念日是每年的?
(2)你知道有哪些历史意义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安石:“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务。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臣因尝论天下事如弃棋,以下子先后当否为胜。又论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
——摘编自(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一人立标,万人射之,强者最其近,弱者恶其远。岂标有远近哉,亦射者之力不同耳。安石敢为异议而不顾,其才力气勇,必有大过人者,待急于见功,知有已而不知有人,知有利而不知有害,故其为法也,即无不善,以刚狠暴戾之心行之,宁有不为害者乎,况乎其未能尽善也。
——(清)张彦士《读史矕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根据王安石“去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主张所要调节的矛盾及对应的变法措施。
(2)材料二肯定了变法中的王安石有哪些长处?作者认为哪些因素制约了王安石变法的实际效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做题《历史上重大改革与回眸》】(16分)
材料一 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dí,即买进粮食)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去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矣。      ——《商君书·外内》
材料二 熙宁四年(1071年),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
熙宁五年(1072年),颁行市易法。在京城设市易务(后改为市易司),以100万贯作本,负责平价收购商人滞售的货物,赊货给商贩贩卖,也向商贩发放贷款。商贩赊货物及借款,需以财产作抵押,5人以上互保,每年纳息二分。
(1)材料一中商鞅认为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在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及目的。
(3)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对商业的态度及目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片反映了1929~1933年美国的社会状况:

请回答:
(1)结合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概括,危机造成了怎样的影响?(6分)
(2)美、德、日选择摆脱危机的方式有何不同?(4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阅读下列图片: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隋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它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治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解决私人问题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其它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有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伯利克里
材料三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总统乔治·布什国庆日演说
材料四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不是抽象的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呈现的主要特点。
(2)依据材料二,归纳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3)结合美国政体的有关内容,分析材料三的主要观点
(4)材料四所说的“特殊民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如何体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不是抽象的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此观点说明了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
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931年土地改革路线
材料二 一方面要规定地主应该普遍的减租减息,不得抗不执行。另一方面,又要规定 民有交租交息的义务,不得抗不交纳
——中共1942年《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



20090601

 

材料三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抗日战争时期采取什么土地政策?作用?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于何时?这次地改的主要目的有哪些?
(3)这次土改在政策上同1931年土改政策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4)这次土改的意义?
(5)综合以上材料,简要概括中共制定土地政策的主要依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看世界近代史,可能会对l8世纪——l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哪些重大事件评价较高?
(2)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评价新航路开辟。
(3)综合上述材料的观点,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19世纪40——60年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6年11月,中央电视台隆重推出12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引起广泛关注和思考。阅读下列选自《大国崛起》的解说词,回答问题。
材料:“大国之谜依然是一个难解的题目,各国的学者提供的答案也是众说纷纭。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上百位接受采访的国内外专家在谈论这个话题时,都十分看重思想文化的影响力在大国崛起中的作用。”在16━17世纪,推动英国崛起的文化成就有哪些?  

来源:高考全真模拟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中国)黄仲舒
材料二:没有权柄不是出自神的……君主的权力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治理人民的国王是上帝的一个仆人……                 
 ——(意大利)阿奎那
材料三:“国王在世上可以行使一种神圣的权办气……除上帝之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
——(英国)房姆士一世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理论?
(2)这三种理论分别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出现的?其实质是什么?
(3)这三种理论都起了什么样的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