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异彩纷呈,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他们又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创作者的心声、社会的喜好、历史的脉动和时代的风貌。其中,向世俗化的转变即是特点之一,世俗化完全是一个值得肯定的积极趋向,世俗化肯定现世生活,肯定大众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阅读下面图片:
|
|||
|
|||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1)不再以山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不同。
(2)包括第四等级的所有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公民人会选举或罢免公职人员……
(3)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与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山口。
材料二 (1)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人小授予宫爵。
(2)……全国划为4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
(3)……凡从事“本业”者,”呷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共同涉及了哪些方面的问题?(3分)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两个改革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方式有何不同?(3分)
(3)比较雅典和秦朝政治制度对各自国家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
1933年《东方杂志》开展了“新年的梦想”征文活动,活动征文乒映了当时中国思想领域的动向。
材料一 “新年的梦想”专栏文章来源统计表;共142篇
材料二 “新年的梦想”专栏文章名人梦想录(部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这些征文的来源有何特点?(2分)
(2)根据材料二,有哪些作者表达了社会主义的梦想?(2分)结合国际国内背景,分析这一时期知识分子向往社会主义的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二,概述当时知识分子提出了哪些近代化梦想?(4分)
近年米,在世界各地建立了数以千计的孔子学院,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的传播。儒学:在当今世界再次焕发出巨人的生命力。(13分)
材料一 孔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论语》
材料二 伏尔泰(1694-1778年),在他的《哲学辞典》中说,我全神贯注地读孔子的这些著作,我从中吸取了精华,除了最纯洁的道德之外,我从未在其中发现任何东西,并 且没有许的假充内行式的蒙骗的味道。”,他义说,主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尊从孔子法规的时代。”。他宣称’,:“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伏尔泰《哲学辞典》
材料三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 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材料四 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发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国家的现代化成为主要目标时,全体国民能够形成集团,协力组织,大规楔地开展经济建设。……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斗,提倡力争。……正是这种刚健有为 的性格、自强不息的精神,韩国才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让经济稳步复兴。
——王淑臣《韩国民族精神中的儒教精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怎样韵财富观?‘(2分)
(2)伏尔泰为什么会对孔子的思想推崇备至? (3分)
(3)材料三反映了鲁迅的什么思想? (1分)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分)
(4)根据材料四,指出儒学对韩国民族精神的影响。(2分)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儒家思想历史作用的认识。(3分)
2009年10月1日,迎来了祖国60周年华诞。回顾1919年以来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非常有趣的是到2009年,在九十年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依次为1919年到1949年、1949年到1979年、1979年到2009年。
请回答:
(1)经过了第一个30年艰苦的奋斗,中国社会最为深刻的变化是什么?从中说明了什么 最根本的问题? (2分)
(2)第二个30年与第一个30年相比,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发生了什么变化? (2分)在这个30年里中国共产党人的哪些主要思想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2分)
(3)有人认为中华民族在第三个30年里的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是民族振兴与崛起, 请以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大业、外交和科技方面的成就各举一例来说明。(4分)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汉书》“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厂为郡县’。”这表明秦把新创的政治制度推向全国。
材料二 “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内部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大国,也不是可持续的。”“就世界大国英国而言,大宪章是在十三世纪初成文的,过了近五个世纪,君主立宪才成为成文的宪政原则,而民主制的到来还要通过十九至二十世纪的多次改革。真实意义上的“一人一票”的民主直到二十世纪中叫‘才在英国实现,此刻距大宪章已有七个世纪的历史,距光荣革命也有二百五十多年的历史’。”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
材料三 佩弗在《远东》中说:“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材料四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北平群众聚集在中南海新华门前,热烈庆祝会议的召开。毛泽东指出:“现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
请回答
(1)秦朝具有创新意义的政治制度是什么?(1分)它产生怎样的深远影响。(2分)
(2)英国君主立宪成为成文的宪政原则的标志是什么?举一例说明“民主制的到来还要通过十九至二十世纪的多次改革”来实现的。(2分)
(3)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是指什么? “荒唐可笑”的原因是什么? (2分)
(4)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成后我国实行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1分)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有何发展? (3分)
(5)综合以上材料,你得到哪些启示? (4分)
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人用诗歌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用诗歌吟咏王朝兴替、世事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唐 李白《估客乐》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唐 王建 《夜看扬州市》
材料二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唐 张籍《野老歌》
材料三 今朝半醉慨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宋 陆游《杂赋》
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 ——宋 王安石《商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商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2)根据材料二,指出该诗所记录的社会政治经济现实。
(3)根据材料三你能看出哪些历史信息?面对商品经济发展的状况,宋政治依旧实行什么经济政策?为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外国学者大都按照自己的眼光来认识和理解中国历史。如美国著名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所著的《全球通史》中写到: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革命;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封建领主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材料二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请回答:
(1)概括提炼作者关于中国三次“大革命”成果的见解。(不得照抄原文。3分)
(2)依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三次革命] |
主要领导人物 |
“革命”后实施的进步措施 |
|
政治文明方面 |
文化发展方面 |
||
第一次 |
秦王嬴政 |
① |
统一文字 |
第二次 |
② |
③ |
取消学校读经等 |
第三次 |
毛泽东 |
④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
(3)作者所说的三次“大革命”中,你较为看重哪一次?为什么?
材料三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在代议机构的设置上,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两院制,有的实行一院制。
(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代议制民主是怎样确立的?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具体方式”有哪些不同?试举例说明
(5)近现代以来中外政治制度的不同发展模式给你有何启示?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朝简明学制图
注①:专门为贵族子弟设立的贵胄学校
注②:以民间子弟为教育对象的一种属于社会基层的地方官学
材料二 癸卯学制图(1904年颁) 材料三 壬子癸丑学制图(1912年--1913年颁)
依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朝学制的特点。(3分)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癸卯学制具有什么突出的时代特点? (2分)并分析其产生的社会原因。(3分)
(3)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壬子癸丑学制又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各有何进步作用? (6分)
(杭州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高考科目质检)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对工业文明的一片批判声中,一批思想家也走上前台,发出了另一种声音,他们坚决为现有的工业制度和社会体制辩护呐喊,这批思想家主要有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在斯密看来,市场的自由竞争实现了社会生产要素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引导着人们实现着个人利益,也增进着国家的财富,这是现行社会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是个人财富与国民财富增长的动力。就生产形式而言,自由竞争并不会带来生产的无序化,相反,在市场的自由调节下,社会在朝廷均衡的生产,实现自然的和谐与有序。斯密坚定地认为,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级相竞争了,只有这样,才能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才能激活起“经济人”天生具有的一种创造欲望和创新能力。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5-1936年)和其他著作中认为:投资对利率变动与未来收益的预期反应灵敏,是决定经济活动水平的动态因素。这就表明政府采取谨慎而适当的行动是能够恢复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改变税收政策和公共支出,政府就能直接影响商品和劳务的需求量;通过金融倾向政策以控制利率,政府就间接影响投资的水平。
―――摘自《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凯恩斯经济学》
材料三:新的形势已经向传统的经济学派如凯恩斯主义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一批新的经济学理论和流派应运而生。现代货币学派、供给学派、新凯恩斯学派和现代制度主义是纷繁复杂的诸多经济流派中最具代表性和最具影响力的派别。
……
所谓供给学派,是和凯恩斯的合理需求理论相对立的,是强调经济结构中供给方面的重要性,并从中寻求对策的理论。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亚当·斯密经济思想的主要特征及基本主张。
(2)简述马克思发展亚当·斯密经济思想的表现。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凯恩斯的经济思想与亚当·斯密相比较有什么不同?分析凯恩斯经济思想的实质及这种经济思想给资本主义国家带来的影响。
(4)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主义为什么会受到严峻的挑战?根据材料三概括供给学派的经济思想与凯恩斯的不同之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 三年,(周)幽王嬖爱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后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当时各国记载的历史皆称史记)曰:“周亡矣。”
——《史记·周本纪》
材料三 “夏商周断代工程”于1996年正式设定,成为中国“九五”期间重点科技公关项目。为了使工程规定的目标能顺利实现,国务院成立了由国家科委副主任邓楠为组长、七个部委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李铁映、宋健二人为工程特别顾问。聘任历史学家李学勤、碳—14专家仇世华、考古学家李伯谦、天文学家席泽宗为工程“首席科学家”,主持由21位不同学科的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工作。
——陈宁《“夏商周断代工程”争议难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的对象主要有哪几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析,为什么“周太史”发出“周亡矣”的感叹?
(3)史料一般分成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两大类。从研究西周历史的角度看,材料一、二所引用的史料属于哪一类?材料三中“夏商周断代工程”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有什么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山东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应直接归还中国;至于二十一条、1918年中日关于山东的换文,以及英法等国与日本之间关于山东的协约,均因欧战爆发所致,此次和会应予以变更。中国代表团另提交了取消二十一条、直接收回山东权利的书面照会。
──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的讲话
日本代表宣称:胶州湾自日本占领后,事实上已为日本领属,而且中日对于胶州租借地和铁路问题已有成约;如果山东问题不能圆满解决,日本将不在和约上签字。美国代表提出:中日先于1915年就山东问题订约换文,1918年又有续约,且英法同日本也有协定,承认日本在山东的权利,和会须维持各项条约的神圣性。英国代表则提出山东问题两项解决办法:或按照中日协定条件,或使日本继承德国权利。
──据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
材料二:(1919年)6月24日以后,北京外交部接连电告代表团:国内局势紧张,人民要求拒签,政府压力极大,签字一事请陆总长(注:外交部长陆征祥,中国代表团团长)自行决定。……当时国内公众团体以及某些省份的省长们甚为焦急,纷纷致电代表团,坚请拒签。
──摘自《顾维钧回忆录》第一分册
材料三:因感觉大会对山东问题解决办法之不公道,中国代表团曾于1919年5月4日对最高会议提出正式抗议,并于5月6日声请保留。……媾和会议,对于解决山东问题,已不予以中国公道,中国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务,不能签字。
──摘自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团宣言》
根据以上材料,评述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努力
要求:内容应包括外交努力的主要目标、经过、结果及其评价。答题应成文,无需罗列材料,限180字以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地;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摘自《诗经·小雅·北山》
材料二 有渰(yân)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摘自《诗经·小雅·大田》
材料三 邢侯与雍子争田,雍子纳其女于叔鱼以求直,及断狱之日,叔鱼抑邢侯,邢侯杀叔鱼及雍子于朝。 ――摘自《国语·晋语九》
材料四 季孙欲以田赋,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曰:“丘不识也。”
――摘自《左传》哀公十一冬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土地制度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种土地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有什么变化 ?这一变化是如何发生和发展的 ?
(3)材料三说明了这一时期土地关系变化中的一个什么问题?
(4)材料四说明了什么问题?
(5)这一组材料的记载实质上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变化?
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六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的条件。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争取较长时间的和平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但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请回答:
(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实质是什么?
(2)我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会遇到哪些问题?为什么?
(3)我国应该如何抓住这一有利的条件和机遇,迎接这一挑战?
(4)请说出我国为迎接这一挑战所作的努力。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