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城市(40°43′N)主街道可看到旭日或夕阳位于街道正中间的景象。这种“悬日”景观的出现其实是自然与人工建筑的搭配。该图显示的是该街道某年5月28日日落“悬日”景象,据此完成问题。
出现这种景观,说明图示街道的走向为( )
A.东—西向 | B.东南—西北向 |
C.南—北向 | D.东北—西南向 |
该街道出现“悬日”景观,既有日出的时候,也有日落的时候。若天气条件允许,每年5月28日和7月12日会出现日落“悬日”,那么,出现日出“悬日”的日期应为( )
A.2月28日和4月15日 | B.6月22日和8月30日 |
C.9月23日和11月29日 | D.12月5日和次年1月8日 |
图2中,ABC为昏线,AD、BE为纬线的一部分,BD、CE为经线的一部分,读图完成问题。
若A与B的时差与B与C的时差之比为1:2时,则E点的日出时间比D点
A.早12小时 | B.早8小时 |
C.晚12小时 | D.晚8小时 |
若BD与CE的长度之和为一年中的最小值,则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华北平原小麦返青 |
B.天山牧民迁往高海拔地区的草甸牧场 |
C.长江三峡大坝的水位不断升高 |
D.欧洲的圣诞树销售火爆 |
该图为以O为极点的部分日照图,图中阴影部分为夜半球。据此完成问题。
图中时刻( )
A.太阳直射在105°W经线上 |
B.北京时间为15时 |
C.南京的日出时间早于北京 |
D.全球新的一天的范围小于全球的2/3 |
此时( )
A.巴西高原草木葱茏 |
B.北极极光绚丽多彩 |
C.长江流域阴雨连绵 |
D.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
图为从极地上空俯视地球,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阴影部分为黑夜。据此回答题。
甲点位于乙点的 ( )
A.东南方 | B.西南方 | C.西北方 | D.东北方 |
下列关于图示中各点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自转线速度甲地大于乙地 |
B.自转角速度甲地小于乙地 |
C.甲、乙两地地方时相差11小时 |
D.丙地地方时接近正午 |
如果地球是一个半径为R的正球体,读下图(阴影代表黑夜),回答 下列各题:
此日,图中甲地的白昼时间长为
A.10 时 | B.11 时 |
C.13 时 | D.14时 |
图示时刻,北京时间为
A.次日6 时 | B.当日18时 |
C.次日5 时 | D.当日19 时 |
若角A的度数为21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日直射点纬度约为21ºN |
B.该日后湖南各地昼长不断缩短 |
C.23.5ºN该日昼长约为14小时 |
D.此时甲地太阳高度为21度 |
下图为北半球某纬线圈的昼夜分割情况,其中AMB为昼弧,α最大时为30°,α由0°增大到30°的过程中,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地球公转的线速度越来越慢 |
B.天山牧民由山麓转到山坡放牧 |
C.悉尼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
D.北京午后出现对流雨的频率增大 |
下图表示不同地点6月22日的日落时刻与日照时数(阳光实际照射地面时数)之间的关系。读图,完成小题。
位于南半球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甲地日照时数少于乙地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因素 | B.昼夜长短 |
C.海陆位置 | D.天气状况 |
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A.昼夜长短的变化 | B.四季的更替 |
C.运动物体偏向 | D.地方时差异 |
图示中,此日P地的日出方位是( )
A.东北方 | B.东南方 | C.正东方 | D.正南方 |
读下图,外圆为晨昏圈,中心点0为太阳直射点,N为北极点,A点的地理坐标为 (66°34′N,0°),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0点的地理坐标为
A.0°,0° | B.23°26′N,180° |
C.23° 26'N,0° | D.0°,180° |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E点和F点都在赤道上 | B.E点和F点都在回归线上 |
C.0点此时昼夜平分 | D.AEB为昏线 |
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所示的日期约为 ,判断依据是什么?
(2)此时,地球运行在 (填“近日点”或“远日点”)附近。
(3)弧MAN是 (填“晨”或“昏”)线。此刻,下列各地的地方时分别是:B ,C 。
(4)此时,A地的太阳高度是 ,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
(5)字母所示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是 和 。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当晨昏线处在C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赤道上昼夜平分 |
B.北半球各地昼长达最大值 |
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
D.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 |
当晨昏线从CD→AB之间的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 )
A.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 |
B.北半球各地夜渐短昼渐长 |
C.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
D.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渐小 |
下图为黄道平面与地球球面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图中①点为黄道平面与地球球面交接线的最北端,②为该交接线上一普通点。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若太阳直射点到达①点时,北京时间刚好为18时36分,则①点所在经度为( )
A.30°E | B.159°W | C.21°E | D.无法确定 |
已知②点的纬度为15°N,某年太阳直射点移动到该点的日期恰好为5月1日。据此推测,这一年11月1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最可能为( )
A.10.5°S | B.15°S | C.19.5°S | D.24°S |
读下图,判断下列问题。(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此时太阳直射的地理坐标是( )
A.0°,30°E | B.0°,60°E |
C.30°E,30°W | D.0°,120°E |
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 )
A.日界线本初子午线 | B.0°,180° |
C.0°,150°W | D.150°W,180° |
此时( )
A.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 | B.悉尼和伦敦的昼长相等 |
C.塔里木河水位达最高 | D.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
下图中甲、丙在晨昏线上,此时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时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 )
①南半球 ②北半球 ③东半球 ④西半球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对图中此时甲、乙、丙、丁各地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白昼时间比乙地长 |
B.乙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可达90° |
C.各地昼长乙>丙>丁 |
D.各地日落的先后顺序是甲、乙、丙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