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7-9题。
7. 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A. |
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
B. |
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
C. |
降水变率增大 |
D. |
河道淤积 |
8. 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③④ |
D. |
①④ |
9. 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A. |
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
B. |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
C. |
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
D. |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如图所示,某海拔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
(1)指出玄武岩台地形成以来因流水侵蚀而发生的变化。
(2)根据侵蚀程度,指出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次序,并说明判断理由。
(3)说明玄武岩台地上有平顶山、尖顶山分布的原因。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4所示的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附近气象站(海拔3367米)监测的年平均气温为﹣2.6℃,年降水量约291毫米,集中在夏季,冬春季多风。
(1)说明冲积扇和山坡堆积物中砾石的差异及其原因。
(2)分析分布在山坡表面的沙和粉沙的空间迁移过程。
(3)说明冲积平原水分条件比山坡和冲积扇好的原因。
参照如图,在造岛物质满足水渗透的前提下,人工岛形成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下淡水区的条件是( )
①降水充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②降水充沛且季节集中
③人工岛足够长
④人工岛足够宽
A. |
①③ |
B. |
①④ |
C. |
②③ |
D. |
②④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荷的云团,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分布。在美国龙卷风多发区,活跃着"追风人",他们寻找、追逐、拍摄龙卷风,为人们提供龙卷风的相关信息。
(1)读图,指出龙卷风多发区湿热气团的主要源地,抬升的原因,以及气流发生旋转的原因。
(2)分析美国中部平原在龙卷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3)解释美国中部平原龙卷风春季高发的原因。
(4)说明龙卷风被人们高度关注的理由。
西西伯利亚平原年降水量南北差异较小,但南部较干,主要原因是南部( )
A. |
沼泽分布少 |
B. |
太阳辐射强 |
C. |
河流向北流 |
D. |
远离北冰洋 |
图3为某年内我国地跨10个经度区域的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第3~5题。
3. 据图可知,( )
A. |
清明节之前各地阴雨连绵 |
B. |
5月起雨带开始向北移动 |
C. |
35 N以南地区秋高气爽 |
D. |
35 N以北地区伏旱严重 |
4. 该区域( )
A. |
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 |
B. |
绝大部分属于内流区 |
C. |
东部降水受暖流影响大 |
D. |
人口密度北部大于南部 |
5. 芒种至小暑期间,( )
A. |
该区域南北气温差异大 |
B. |
塔里木河蒸发量大,出现断流 |
C. |
白昼时间北京比上海大 |
D. |
"雪龙号"科考船抵达南极大陆 |
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下图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河床断面。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9~11题。
9.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 )
A. |
1-3月 |
B. |
3-6月 |
C. |
6-9月 |
D. |
9-12月 |
10.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 )
A. |
径流量增大 |
B. |
河道淤积 |
C. |
流速加快 |
D. |
河床展宽 |
11.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 )
A. |
切断潮流泥沙补给 |
B. |
加速汛期洪水下泄 |
C. |
提高潮流冲淤能力 |
D. |
拦截河流入海泥沙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图7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
(1)对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2)指出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
(3)分析8月该河段河底淤积的原因。
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9~11题。
9.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 )
A. |
构造运动 |
B. |
流水 |
C. |
冰川 |
D. |
风 |
10.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 )
A. |
地面沉降 |
B. |
流水侵蚀 |
C. |
风力侵蚀 |
D. |
冻融塌陷 |
11.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 )
A. |
水土流失 |
B. |
沼泽化 |
C. |
土地沙化 |
D. |
盐碱化 |
贝加尔湖(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6~8题。
6.贝加尔湖形成于( )
A. |
地壳断陷集水 |
B. |
火山口集水 |
C. |
河流改道 |
D. |
滑坡阻断河流 |
7.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 )
A. |
湖区降水量加大 |
B. |
入湖径流增多 |
C. |
湖盆在加深 |
D. |
入湖泥沙增多 |
8.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
A. |
湖面蒸发弱 |
B. |
湖泊面积大 |
C. |
湖水盐度低 |
D. |
湖水深度大 |
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图2所示。据此完成10-11题。
10. 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 )
A. |
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 |
B. |
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 |
C. |
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 |
D. |
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 |
11. 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 )
A. |
日照更长 |
B. |
气温更高 |
C. |
植被更密 |
D. |
海拔更低 |
2017年5月5-6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图4为"5月6日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7-8题。
7.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是( )
A. |
甲 |
B. |
乙 |
C. |
丙 |
D. |
丁 |
8.此时,远在我国南方戊地的天气状况为( )
A. |
晴,西南风 |
B. |
阴,西北风 |
C. |
晴,东南风 |
D. |
阴,东北风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