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线指锋面与地面的交线,下图反映某地区某年2月10日~12日的锋线移动情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锋面:
A.属于北半球冷锋 | B.属于南半球暖锋 |
C.造成江淮地区梅雨天气 | D.在其控制下阴雨连绵 |
10日~12日期间,甲地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A.11日的深夜 | B.12日的深夜 |
C.11日的日出前后 | D.12日的日出前后 |
读某大洋某季节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示洋流环流系统最有可能出现的月份是( )
A.3月 | B.6月 | C.11月 | D.12月 |
据图判断,该季节,下列关于①半岛东部沿海地区的描述中,符合的是( )
A.此时正受暖流影响 | B.进入湿季,低温多雨 |
C.受东北信风影响,高温干燥 | D.此时正受寒流影响 |
②海区洋流向东流的主要动力是( )
A.东北信风 | B.东北季风 | C.西南季风 | D.东南信风 |
下图为某日中国东部一条经线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图中S加箭头的符号表示沙尘暴)。
读图,回答下题。
该日最可能出现在 ( )
A.1月 | B.4月 | C.7月 | D.10月 |
当北印度洋海区洋流与印度洋海区南赤道暖流方向一致时( )
A.松花江正值结冰期 | B.长江流域易发生洪水 |
C.天山冰雪大量融化 | D.广州处于高温季节 |
关于我国河流汛期同河流补给来源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全年流量稳定 |
B.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夏汛最明显 |
C.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常形成秋汛 |
D.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在夏秋季节 |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常用的方法之一。下面示意图可表示某些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箭头呈逆时针方向。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如果该图为大气运动循环模式,MN为下垫面,则( )
A.丙点气压大于丁,因而气流由丙流向丁 |
B.丁地是海洋,甲地是陆地 |
C.盛行风带④影响下可能是高温多雨的气候 |
D.气压带甲控制下是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
如果该图为地球上水体循环图( )
A.箭头代表洋流,则MN为赤道 |
B.箭头代表洋流,则MN附近的洋流可能是寒流 |
C.箭头代表水循环,MN为下垫面,则人类活动对环节③的影响最大 |
D.箭头代表水循环,MN为下垫面,则甲处代表海洋 |
读图“三种陆地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甲代表的水体是:( )
A.雨水 | B.冰川融水 |
C.潜水 | D.承压水 |
箭头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 )
A.1~2月 | B.3~4月 |
C.6~7月 | D.10~11月 |
鄱阳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由此导致的箭头a、b流量的变化趋势是:( )
A.a变大 | B.b变稳定 |
C.a在丰水期变小 | D.b在枯水期变大 |
读下图,叙述正确的为
A.图①湖水的输出形式为蒸发,这类湖多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平原区 |
B.图①为咸水湖 |
C.图②类型的湖多分布在内流区域 |
D.青海湖是图②类型湖的典型代表 |
陆地上各种水体不断流动,互相转换,下图中(图①、②是河流横断面,虚线为潜水位)能正确反映河流洪水期水体之间补给情况的是 (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下列关于河水补给来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以雨水为主要补给来源的河流,汛期都在夏季 |
B.我国东部地区的河流都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 |
C.北半球河流的枯水期都在冬季 |
D.一条河流可有几种补给来源,以其中的一种为主 |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当上海地区出现图中的天气系统时
A.该系统给上海地区带来狂风暴雨天气 |
B.上海阴雨连绵 |
C.伏旱天气 |
D.连续性降水天气 |
当该天气系统的位置和强弱异常时
A.该天气系统位置偏南时,我国北方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 |
B.该天气系统位置偏北时,我国北方地区易发生干旱灾害 |
C.当该天气系统北跃时间提前,我国南方会发生洪涝灾害 |
D.当该天气系统姗姗来迟时,雨带就会长时间滞留在江淮地区 |
如果氢气球充气时接近饱和状态,升空后不久便会爆裂,主要原因是
A.由于升空后气温降低,气球收缩而破裂 |
B.由于升空后气温升高,气球膨胀而破裂 |
C.由于升空后空气密度减小,气压降低,氢气球膨胀而破裂 |
D.由于升空后空气密度增大,气压升高,氢气球因外界压力太大而破裂 |
试题篮
()